劉昊昕
(廈門英才學校,福建 廈門 361022)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由于升學壓力的存在,導致各級學校都非常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對學生運動能力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致使學生的綜合能力有限,學生后期發(fā)展容易遇到瓶頸,難以提升?;@球屬于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通過籃球運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作、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意志,提高學生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中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通過在這段時期內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籃球教學與訓練,完善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是教育中的重要問題。本文對核心素養(yǎng)下中學籃球教學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完善中學籃球教學的相關內容,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yǎng)、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體育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核心素養(yǎng)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yǎng)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yǎng)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中學籃球教學應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從宏觀上講,中學籃球教學的目的應是遵循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運動技能的提升、團結協作意識的塑造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完善這些方面作為培養(yǎng)的方向,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豐富自己的思想,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中學階段面臨升學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長、學生、學校在教學中更加注重文化課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體育在教學中的地位一直不高,長期以來形成了體育課非常重要但在教學中沒有人重視的尷尬局面?;@球作為中學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籃球技能的訓練,提升學生的運動熱情,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與意義。
中學籃球教學長期以來延續(xù)傳統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運動的熱情,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籃球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培養(yǎng)僅局限于運動技能的培養(yǎng),沒有發(fā)揮籃球的深層次內涵和挖掘籃球教育的功能。通過充分理解核心素養(yǎng)的深層次內涵,在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籃球運動的熱情,使籃球教學不僅成為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一項運動,也要讓籃球教學成為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其他學科中形成善于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育。
教學中目標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共同努力完成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積極備課、上課并組織學生在教學中完成教學的任務,通過一個個小的目標組成一個大的教學目標并最達成教學的總目標。長期以來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學生對運動技能掌握目標的達成情況,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情感目標、德育目標的實現。在教學中通過在上課的初始階段設定情感、德育目標使學生了解此目標并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不斷深化強化該目標的實現。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通過設定小組教學,使小組間的同學相互交流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在這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問題的出現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學生間的交流和合作能力,促進了學生情感目標的實現。教學結束階段組織學生對場地器械進行回收及對場地中垃圾的清理,達成環(huán)保意識的育人目標。
教學內容是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上課的參考,在籃球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設定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不同地域中學階段的體育教材各異,而籃球又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采用不同的教材致使教學內容各異,但是大體上籃球教學的內容主要設定在直線運球、單手肩上投籃、胸前傳接球等幾個項目,許多小學教材的教學內容和初中的教學內容相似甚至相同,這一方面導致教學的延續(xù)性不強,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內容在進入中學之后再進行學習一遍;另一方面導致教學中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降,重復進行同樣內容的學習,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導致教學效果差。在教學中首先應該對教材的設定進行重新梳理,編定一體化課程,使教學內容具有銜接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學難度加大,如在小學階段進行單手肩上投籃的教學與訓練之后進入中學階段的學習內容可以加大為行進間運球急停后單手肩上投籃,加大這個難度之后運動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速度快一點。相反,運動技能掌握較慢的學生在進行這個練習時可以降低速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與訓練,提高上課質量。
長年對相同的教材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與訓練,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產生職業(yè)倦怠,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教師需要處理家庭、孩子及教學等多方面問題的時候,教師的學習的動力下降。首先,在教學中學校層面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促使教師不斷接受新鮮的教學方法,督促教師進行學習。其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公開課比賽,通過比賽提升教師學習新知識的動力,通過公開課能夠使不同年齡段的教師在一起進行學習與探討,發(fā)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其他教師的新鮮教學方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再次,通過網絡研修的形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極大地豐富了教育教學的資源,給教師的學習帶來了更多的便捷,通過網絡能夠使不同地域的教師進行交流與學習。教師同樣需要加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在教學之余不斷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進行學習,同時在教學中不斷對教學進行反思,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教學中教學方法對產生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樣的教學內容、相同的學生,采用的教學方法不同,教學效果也會產生較大的差異。信息化時代帶來了豐富的物質和信息,教學如果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行改變,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會有進步和提升。中學階段的籃球教學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提升課堂的效率,使課堂真正成為探討、提升的場所,而不是教師表演的場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教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對信息和資源的整合,使學生通過互聯網在課余時間進行下節(jié)課教學內容的學習,發(fā)展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微信或其他聊天工具在課余時間對教學內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最終解決問題,在課上主要是對教學內容的重新梳理。這種教學形式極大地提升了課堂的空間。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和示范占據大部分時間,而采用這種教學能夠使課堂最大限度地進行訓練與錯誤動作的糾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傳統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階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教育對教學提出的更高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急需要通過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在教學中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被調動。如今中學新課改多次提到教學模式的改變,通過在教學中轉換師生角色,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輔助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方面提升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中展現自我,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另一方面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調動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進行籃球單手肩上投籃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定小組教學的形式進行,將班級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間通過共同的探討學習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要領并選派學生進行講解,然后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同小組學生進行錯誤動作的糾正,在動作掌握之后再進行投籃比賽。這種教學模式將課堂完全還給學生,使學生的才能達到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核心素養(yǎng)強調個人和團隊的合作,注重學生自主發(fā)展、合作參與、創(chuàng)新實踐。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亟須轉變,通過在中學籃球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與提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發(fā)展能力的實現。建議教學中通過梳理教學目標和內容完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提升教師的業(yè)務能力,轉變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中學籃球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