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松
全運會,是全國運動會的簡稱,是目前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宣統(tǒng)二年,即1910年舉辦的“全國學校區(qū)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該項賽事在辛亥革命后被認為是“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在此之后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又舉辦了6屆全運會。在這7屆全運會中,舉辦于上海的“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六運會”)堪稱最為成功、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體育盛會。諸多報刊雜志對其展開了專版報道,例如《東方雜志》還特別為此發(fā)行號外。對這樣一項中國人自己的大型體育賽會,位于上海由英國人創(chuàng)辦的《字林西報》同樣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賽會期間專門開辟出單獨的版面對整屆運動會進行了全方位的報道。本文基于此,展開對外媒視角下該屆體育賽會的報道研究。
1933年,在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首都南京舉辦的“第五屆全國運動會”結束之后,當時政府曾決定自“六運會”開始,在南京與各省市之間每隔兩年舉行一次,“六運會”則定在上海舉辦。關于“六運會”的申辦成功,“六運會”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潘公展先生在 “六運會”大會報告中特別提到了上海申辦“六運會”的動機和背景,“民國二十二年五屆全運大會,公展為上海市代表團總代表,因鑒第一次全國體育會議,決定每二年在首都與地方(民國二十四年)舉行一次,于是鄭重向大會提出請求,列舉上海市自受一二八禍變以來,欲謀復興,非從多方面努力不可,現(xiàn)正從事建設,于市中心區(qū)建筑大規(guī)模之體育場,及交通便利,設備完美,與我國歷來提倡體育之成效,并引起世界之觀聽各點,陳述于五屆全運大會”[1],最終體育大會決定于1935年“雙十節(jié)”在上海舉行“六運會”。教育部據(jù)此決議聘請了包括當時上海市長吳鐵城在內(nèi)的43人為大會籌備委員,組織籌備委員會,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擔任大會榮譽主席。此后上海市政府首要之務即于1934年春季在當時的上海市中心籌建大型體育場。“七月呈準中央發(fā)行公債三百五十萬元,以一百萬元為建筑運動場之用,八月在市立第一公園開地三百畝,開始興筑,迄大會啟幕前竣工?!盵2]《字林西報》中是這樣介紹這座新落成的體育場的。
根據(jù)體育場管理部門負責人發(fā)布的聲明,市民中心體育場可容納5萬到6萬名觀眾。其他運動場的座位容量分別是網(wǎng)球場3 000人、排球場1 000人、籃球場3 000 人、棒球場 1 000 人以及游泳館 3 000 人[3]【注1】。
這座體育場被命名為上海市體育場 (即上海市江灣體育場)。整個運動場主要由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3個部分組成,運動場可坐觀眾4萬人、立2萬人;運動員宿舍可容納2 500人,游泳池可容納觀眾五六千人,整體的硬件設施超過了上屆的南京中央運動場,為當時的遠東之首,它擔任了“六運會”開、閉幕式以及各項比賽的任務。
該屆全運會十分周到地為部分提前到達的參賽代表隊提供了許多熱身賽的機會,此類比賽有一部分正是在新落成的江灣體育場進行。
本周隨著來自中國各地、香港、南海各島嶼等參加“六運會”代表隊的到達,賽會為他們安排了有趣的足球、網(wǎng)球和游泳比賽。周日,被看作中國最強球隊的香港足球隊的隊員們將會在延平路體育場與外國隊伍交手。從紙面實力以及知情人的估計,香港足球隊十分有希望奪得全國足球冠軍。中國足球的偶像李惠堂毫無疑問將參加比賽。明晚在位于江灣市民中心體育場的游泳館,一場埠際游泳比賽將在上海隊和香港隊之間展開。周三晚上,上海外國游泳隊將會在相同的地點與香港上?;旌详犖檫M行一場表演賽[4]。
大會官方組織此類比賽的目的無外乎有二,一是幫助運動員調(diào)整比賽狀態(tài),二是對新體育場進行一番實戰(zhàn)檢測。在當時,賽會組織方能夠考慮得如此周到實屬難得?;叵氪饲爸袊约号e辦的全運會,以及組織、參與的遠東運動會,乃至后來參加的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們大多為旅途勞頓所累,到真正比賽的時候往往難以發(fā)揮出真實水平,以至于留下諸多遺憾。
為了舉辦此次全運會,不論是各體育組織,抑或是上海政府都為之殫精竭慮,力圖在上海舉辦一次完美的全運會?!蹲至治鲌蟆分袑τ谡麄€上海如何迎接“六運會”的到來有這樣的描述。
本土運動組織、總會以及東道主在過去的幾周一直忙于迎接源源不斷抵達上海的各支代表隊[5]。在過去的幾周里,賽會組織官員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做大賽之前的最后準備,所有的一切都已準備停當,以確保賽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在各方面為運動員提供幫助。大批工人一直忙于體育場的收尾工作,現(xiàn)在所有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完成,靜待開幕式的進行[6]。
此次“六運會”之所以可稱為空前的一次體育盛會,除了頂級的硬件設施之外,不論是在規(guī)范化、參與人數(shù)等方面皆為前所未有。規(guī)范化方面,教育部為此擬定了全國運動會舉行辦法的各項比賽章程,即《全國運動大會舉行辦法》,并于1935年3月11日頒布。該屆全運會也成為了第一屆也是唯一一屆按照國民黨政府頒布的章程舉辦的一屆全運會。關于參賽人數(shù),在《字林西報》的前期報道有過提及。
從明日起至十月二十日,將有逾2 273名運動員匯聚上海共同角逐于江灣新市民中心體育場舉行的“六運會”。運動員來自中國的大江南北,只有貴州隊缺席。同時還有來自菲律賓、馬來亞以及其他地區(qū)的華僑代表隊。參賽的人數(shù)之眾超過上屆洛杉磯奧運會來自40個國家參賽的不到2 000名運動員。在“六運會”上,有來自各省市及海外的38支隊伍參賽。即使西藏、蒙古、西康、新疆和黑龍江等偏遠地區(qū)也選拔運動員赴上海參賽[5]。
參賽人數(shù)能夠超過奧運會足可見該屆全運會規(guī)模之大。其中,西藏代表隊是首次參加全運會。至此,中國大陸地區(qū)所有省份均派遣代表隊參加中華民國時期的全運會,從體育的維度來看,國民政府第一次實現(xiàn)了區(qū)域的統(tǒng)一。除去國內(nèi)各省市代表隊以外,來自菲律賓、馬來亞、爪哇等地的華僑也紛紛派出代表隊參賽,人數(shù)在歷屆全運會中算得上非常之多的。當然,這里不得不提的是這些華僑代表隊能夠得以回國參賽離不開一些海外華商的大力支持。
許多海外的中國富商展現(xiàn)出他們慈善的一面,投入資金資助海外華僑來訪隊伍,其中就有馬尼拉的Mr.C.C.Lim,他個人組織資助了馬尼拉隊。同時,Mr.Aw Boon-haw(胡文虎)投入大筆資金供147名馬來亞男女華僑運動員參賽[5]。
當時全國運動會不僅是全國各省份、區(qū)域之間一次以體育為名義塑造國家歸屬感的大會,同時也是國民政府借以在中國與南洋華僑之間建立民族認同感的平臺,全運會之于歸國參賽的華僑不再只是體育那么簡單。誠如著名史學家何炳松在一篇歡迎胡文虎先生帶隊參加全運會的致辭中所說,“當此金風送爽之秋,正吾人揚鞭躍馬之候,健兒角藝,我武維揚,凡我同胞,無不雀躍,我馬華僑胞亦由胡文虎先生率領百余健將,不辭跋涉,萬里歸來,知祖國之積弱,謀體育之救亡,其意之深切也”[7]。報道中提到的胡文虎先生是著名的南洋華僑企業(yè)家、慈善家。胡文虎先生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便開始贊助華僑體育活動,所作貢獻包括提倡組織體育會、招待體育團體、鼓勵競賽、資送選手參加比賽、建設運動場所五大類?!?935年10月上海舉行第六屆全國運動大會時,胡文虎親自擔任總領隊率領馬來亞的華僑選手回國參加競賽,開馬來亞華僑體育史上之先河。胡文虎除了領隊前往之外,并負擔不敷經(jīng)費,全部共達叻幣二萬三千多元。”[8]由此可見在當時,不論是在華僑體育還是在國人體育的發(fā)展過程中,如胡文虎等個人都曾發(fā)揮過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運動會正式開幕前一天,《字林西報》除了刊登出各比賽項目的具體時間地點,還對開幕式流程作了大致的介紹。
開幕式時,所有代表隊將組成一個大的檢閱方陣。各單位將分為4個部分,由領隊持各自隊旗位于前列帶領。整個檢閱方陣將以青天白日旗為引領,隨后跟著的是樂隊,以及賽會官員,最后是兩千多名運動員,以及他們的領隊、教練和訓練師。開幕式之后將會為這座耗資120萬美元修建的體育場進行一個簡短的落成儀式[6]。
作為上海本土的外文報紙,加之該屆全運會在本土舉辦,《字林西報》自然投入了很多注意力在上海代表隊的身上,也免不了要對上海隊在該屆全運會上的表現(xiàn)作出一些展望。
在1933年南京全運會上,上海隊獲得了10項男女項目中的各5個冠軍。從目前上海隊的身體健康程度以及綜合能力來看,上海隊或許將在“六運會”上帶走大多數(shù)的錦標。上海對于即將到來的運動會作出的貢獻包括組建了歷屆以來參加田徑項目人數(shù)最多的代表隊,其中一些是男女項目都包含在內(nèi)[9]。
《字林西報》能如此有底氣地斷言上海將在“六運會”上取得優(yōu)異成績是有依據(jù)的。一方面“六運會”在上海舉辦,東道主擁有得天獨厚的主場優(yōu)勢。另一方面,從歷屆全運會上海隊的成績來看,其總體實力一直名列前茅,自然而然讓人對其充滿信心,而最終的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預測。
“六運會”的開幕式時間定在了1935年當時中華民國的“雙十節(jié)”,在無形中為本次大會增添了幾分政治色彩。不知出于何種原因,《字林西報》中對于開幕式的描繪十分的簡單,并未作過多的渲染,而這也符合《字林西報》對于各類大型體育賽事報道所采用的一貫風格,即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賽事本身。
今日是中華民國的“雙十節(jié)”,這一節(jié)日假期之于上海體育史是十分獨特的,因為“六運會”今日在江灣市民中心的新體育場召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C.T.王博士(王世杰)、上海市長吳鐵城以及眾多官員到場出席。運動會于上午10點開始,開幕式典禮在主體育場舉行,預計現(xiàn)場將高朋滿座[10]。
根據(jù)現(xiàn)存文獻對當時開幕式場景的敘述,其中最令人動容的部分當屬東北五省參賽隊?!皷|北五省選手均穿孝服,周身黑色,所舉旗幟黑白各半,以示不忘關外之白山黑水,觀者動容,甚有下淚者,亦此次大會中之特殊感觸也?!盵11]
開幕式結束之后,緊接著開始的就是各項比賽。“六運會”的比賽項目包括田徑、全能、游泳、足球、籃球、網(wǎng)球、排球、棒球、國術,共19項錦標,男女項目不盡相同,其中男子共有11項,女子8項。在該屆全運會上,女子比賽項目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充,達到接近與男子項目平齊的地位。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也能夠反映出這一時期中國女子體育發(fā)展之迅猛。除去正式的比賽項目,該屆大會還增設了一些表演賽項目,這一點在《字林西報》中也提到了。
不同的隊伍將參與包括跳水、舉重還有競走等在內(nèi)的表演賽項目,鑒于中國將在1936年奧運會中首次參加舉重比賽項目,該項目比賽將會變得非常有趣[9]。
除去文中提到的跳水、舉重和競走比賽以外,還有小型足球、摔跤、馬球以及自行車等表演賽項目。此類表演項目最終成績并不計入大會總成績。
有“運動之母”稱號的田徑項目可以稱得上是全運會各比賽項目中的重頭戲。該屆全運會為了配合當時遠東運動會的舉辦方式,將田徑項目分為田賽和徑賽兩個錦標。除此之外為與奧運會等世界大賽同步,田徑比賽采取每項取前6名的排名辦法,因而在“六運會”的頒獎典禮上,人們會看到前6名運動員站在從高到低的階梯狀領獎臺上,與現(xiàn)在差異很大。結合前面5屆全運會上的田徑比賽來看,田徑項目整體呈現(xiàn)著水平不斷提升的態(tài)勢,到“六運會”舉行之時,全國的田徑運動開展得尤為火熱,各地的整體水平也均有顯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初的兩屆全運會中,所有的項目名稱和成績均采用是英制,即碼、英尺、英寸。當時的比賽項目為男子100碼、220碼、880碼、120碼低欄、880碼接力等。中華民國時期“第一屆全運會”中100碼10秒8的成績相當于100米11秒9的成績,這個成績在現(xiàn)在看來基本上不了臺面。從“第三屆全運會”開始,項目名稱和成績才全部改為公制,即米、厘米等。到“第四屆全運會”才第一次出現(xiàn)女子項目。
《字林西報》中對于一些田徑比賽項目在預賽中的表現(xiàn)有這樣的描述。
本屆運動會目前的田徑項目水平和成績總體上較低于之前的紀錄,這可能是由于大多數(shù)比賽包含了預賽在內(nèi),所以在預料之內(nèi)[12]。在男子百米賽跑中,只有兩組預賽出現(xiàn)了較好的成績,分別是10秒7和10秒67,十組預賽中的其他獲勝選手則跑得相對較慢,用時均超過11秒,最快的在11秒1,最慢的在11秒3。女子50米短跑中的成績也不盡如人意。與之前6秒9的紀錄相比,8個小組的預賽都沒能跑進7秒[13]。
由此可見,在預賽階段各比賽項目的成績并不突出。當然,或許這是由于當時的運動員已經(jīng)有了在進入決賽之前保留實力的意識,《字林西報》也曾在劉長春的水平發(fā)揮上表達出這樣的觀點。
在男子100米短跑第二回合中,4個小組預賽的成績不甚理想。中國最快的短跑運動員、奧運代表隊選手劉長春在第一小組中僅次于來自馬來亞的選手傅金城,他跑出了11秒1。觀眾們就劉長春在決賽中獲勝的機會產(chǎn)生了許多討論,他們堅信劉是為了保存實力[14]。
當然,最終比賽的結果證明大家的猜想是正確的,劉長春最終以10秒8的成績奪得百米冠軍。
盡管歷屆全運會以來,各比賽項目的水平和成績已經(jīng)有了顯著的提升,但是與世界水平相比,差距仍然不小。若究其原因定會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從《字林西報》中對于一些比賽場面的報道也可略見一斑。
在男子400米欄的比賽中,總體上運動員們的姿勢都不太規(guī)范,大多數(shù)運動員對于規(guī)范的跨欄的方式,即跨欄的時機節(jié)奏方面知之甚少[12]。多數(shù)選手都采取直跳過桿的方式,更多地則采用西方的背越式,這種方法幫助世界上的運動員將紀錄提高了6尺9英寸[13]。符保盧和王禾姿態(tài)標準,其他選手不論是在姿態(tài)還是技巧上都難以令人滿意[15]。
除跑步項目外,在眾多需要配合器具的田徑項目中,中國運動員不論是在技術動作,還是在比賽姿態(tài)方面都顯得不是十分規(guī)范和標準。一方面可能是缺乏專業(yè)的訓練和指導;另一方面可能參加世界大賽機會較少,所以在諸多方面無法與世界頂尖水平接軌。
“六運會”田徑項目上,上海隊成為了最大贏家,男子15個項目中,8個冠軍被上海隊得到,女子11個項目中,上海隊則拿下7個冠軍?!蹲至治鲌蟆访咳盏娜\會版面也用大號加粗的標題昭示著上海隊的節(jié)節(jié)攀升,“上海的勝利”“田徑男女項目冠軍均被本地選手奪得”“上海隊全運會處于領先地位”“全運會上海隊領先優(yōu)勢擴大”“本土代表隊全運會取勝勢不可當”。
論及個人,在“六運會”田徑比賽的賽場上最受人關注的運動員有劉長春、賈連仁、符保盧、李森、陳榮棠等。
劉長春作為當時唯一一名奧運選手,他所參加的各項比賽均受到了外界的高度關注。帶著“中國第一速度”的頭銜,劉長春的表現(xiàn)不負眾望。除了奪得男子100米的冠軍,劉長春在男子1 600米接力決賽中的表現(xiàn)堪稱精彩?!蹲至治鲌蟆穼ζ溆性敿毜拿枋觥?/p>
在第一圈,馬來亞隊取得領先,提升了每圈的完成度,而上海隊則落在了最后。雖然各隊在交接棒時顯得有些笨拙,但是上海隊依舊在第二圈開始時遠遠處于落后的位置,遼寧隊處于領先,廣東隊和馬來亞隊緊隨其后。上海隊第二棒發(fā)揮出色,在第三圈時將排位上升到了第二名,遼寧仍然排名第一。第四圈和沖刺圈事后被證明是上海隊的戴淑國和排名第一的遼寧隊劉長春之間的決斗,被看作代表中國最快速度的劉長春在最后一百米的速度驚人,戴實在難以望其項背,最終劉長春以10米的優(yōu)勢領先戴撞線奪冠,廣東隊、馬來亞隊、青島隊和南京隊競爭激烈分別占據(jù)后四名[16]。
上海隊男子運動員賈連仁摘得男子800米和1 500米兩項冠軍,同時創(chuàng)造了800米新的全國紀錄,他在800米決賽中表現(xiàn)最為驚心動魄,《字林西報》中這樣寫道。
李世民從比賽的開始階段就以強勁的步伐處于領先的姿態(tài),賈連仁和董淑昭則在身后緊緊跟隨,直到過了300米標記處,賈連仁才反超到了第一位。在進入到第二圈時,賈加快了自己的速度,在彎道進直道時采取了全力沖刺的步伐,領先其余的選手10米之多,但是在最后50米沖刺階段他險些喪失領先優(yōu)勢,驚險撞線。在李世民和董淑昭之間的第二名的爭奪十分激烈,前者以分毫之差擊敗了后者。工業(yè)部長陳先生在比賽結束之后為運動員頒獎[17]。
上海隊著名撐桿跳高運動員符保盧毫無懸念地奪得了撐桿跳冠軍,并打破全國紀錄。《字林西報》記錄了符保盧奪冠的表現(xiàn)。
下午舉行的男子撐桿跳高不論是對于現(xiàn)場觀眾還是沒有比賽任務的運動員們來說都充滿了吸引力。他們的期望并沒有落空,上海隊的符保盧跳出了3.90米的高度,打破了之前3.80米的全國紀錄。同時,上海隊的另一名選手王禾也以3.85米的成績打破了紀錄排名第二[15]。
談及符保盧,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作為一名中俄混血兒,長相高大英俊的他不僅主演過電影,還是第一個在奧運賽場上代表中國進入復賽的運動員,擺在他面前本是大好的前途,可他卻在盧溝橋事變后毅然選擇了參加空軍,駕機殺敵,最終不幸于1943年墜機身亡,他的經(jīng)歷可謂是中國體育史上的一段傳奇。
上海隊女子運動員李森可謂是“六運會”田徑賽場上最閃耀的一顆明星,她包攬了女子50米、100米、200米3項冠軍,并打破200米全國紀錄,成為“六運會”田徑比賽最大贏家。《字林西報》也用了“本土明星李森閃耀賽場”這樣的大幅標題并配以圖片,展示李森在該屆全運會中的出色表現(xiàn)。也正因為在“六運會”上的出色表現(xiàn),李森贏得了“女跑王”的稱號,并因此得到了代表中國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機會,成為了當時中國田徑代表隊中唯一一名女運動員。
上海隊女子運動員陳榮棠奪得鉛球、鐵餅兩項冠軍,并且在鐵餅比賽中打破了全國紀錄。《字林西報》對此有詳細報道,并且特別在全運會專版上刊登了她的照片。
上海隊的陳榮棠在女子鐵餅比賽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紀錄——30.035米,之前的紀錄為28.06米。上海隊的另兩名選手陳淑芬和丁桂梅分列二三位,成績也不錯。在比賽臨近結束時,由行政院副院長為6名運動員頒發(fā)獎項[18]。
總體上來說,“六運會”田徑比賽各比賽項目成績在總體平均的基礎上略有提升,共誕生了11項新的全國紀錄。
游泳運動中國古已有之,但在中國游泳運動真正作為一項競技活動開展還是要追溯到19世紀晚期,最早的游泳競技運動基本都由洋人開展,中國人參加較少。全運會最初并沒有設置游泳比賽項目,開始于1930年“第四屆全運會”。當時只設男子比賽項目,從“第五屆全運會”開始增設女子項目,計算方法也開始由英制改為公制。
“六運會”游泳比賽共設有13個項目,其中男子8項,女子5項?!傲\會”游泳比賽一開賽就吸引了大批觀眾到場觀戰(zhàn),場面十分火爆,體現(xiàn)出當時民眾對于游泳項目的熱情和關注?!蹲至治鲌蟆访枋隽碎_賽當日比賽現(xiàn)場的盛況。
昨日,數(shù)以千計的觀眾云集江灣市民中心體育場旁的游泳館,觀看“六運會”游泳項目第一比賽日的比賽。到上午11點,游泳館內(nèi)所有廉價座位被搶購一空。當下午1點比賽開始時,全場早已座無虛席。由于場內(nèi)有許多樹立的記分牌,同時媒體席也被觀眾強占,導致眾多媒體代表找不到合適的視角觀看比賽[19]。
連媒體席也被熱心的觀眾們占領,當時比賽現(xiàn)場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而比賽的精彩程度也確實不枉諸多民眾的熱心支持。男子游泳項目誕生3項新的全國紀錄,女子共5個比賽項目全部創(chuàng)造新的全國紀錄。要論起泳池中最受人矚目的明星當屬香港隊的“魚美人”楊秀瓊。除了長相秀麗,在“六運會”之前,她就已經(jīng)在“五運會”上大殺四方,聲名遠播,因而該屆全運會她的比賽自然受到了多方面的關注。而她在第一個比賽項目50米自由泳上的意外落敗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當日最令人失望的比賽出現(xiàn)在接下來的這一賽事中,中國的“魚美人”楊秀瓊在50米自由泳比賽中屈居第二,排在劉桂珍之后。比賽場面十分激烈,這使得觀眾們激動地站了起來。36秒2的成績比楊秀瓊在昨天兩次打破的36秒慢了0.2秒[20]。
盡管楊秀瓊在前面的預賽和復賽接連創(chuàng)造出36秒的成績,但是她并沒有能夠?qū)⑦@種狀態(tài)帶到?jīng)Q賽,遺憾落敗。盡管輸?shù)袅说谝粋€項目,但是楊秀瓊在接下來參加的兩項個人項目(100米自由泳和100米仰泳)中重新找回狀態(tài)奪回冠軍,并打破全國紀錄。
男子項目中風光最盛的兩名運動員當屬香港隊的陳振興和馬來亞華僑隊的楊維莫。前者奪得了50米和100米自由泳冠軍,并打破50米全國紀錄,后者均以創(chuàng)400米和1 500米自由泳全國紀錄的成績奪魁。
最終男子項目獲得冠軍數(shù)量前3名分別為廣東、香港、馬來亞,女子項目則是廣東、香港、山西。從第四屆全運會到1948年第七屆全運會共產(chǎn)生45項游泳比賽桂冠,其中香港25項、廣東7項、馬來亞7項、遼寧4項、印度尼西亞2項。從中可以看出,中國的游泳項目開展蓬勃的區(qū)域大多還是集中在香港、廣東等少數(shù)大城市,發(fā)展十分不均衡。
該屆全運會中最精彩的球類比賽首先要提到的是足球比賽。參賽隊伍原為20支,青海隊由于路途遙遠未能趕到,其中廣東、香港、上海、馬來亞華僑4隊人才濟濟,實力之強勁是歷屆所未有。從《字林西報》中這段描寫可以看出足球比賽自復賽階段之后受人關注的程度。
上午11點,3萬余名足球愛好者早早來到體育場占好位置以觀看下午進行的足球半決賽,最終馬來亞負于香港,廣東擊敗上海。到下午12點45分,超過7萬名男女觀眾幾乎布滿了整個體育場的看臺[21]。
盡管足球項目在全運會上受到了最熱切的關注,但是各地區(qū)實力差距的懸殊讓人難以忽視。在初賽階段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比分的懸殊比賽。
下午4點,冠軍大熱門香港隊碰上安徽隊,以19:0的巨大比分擊潰對手。中國足球迷們的偶像李惠堂和K.D.Lee包辦了球隊的大多數(shù)進球[22]。在湖北對陣江西的足球比賽中,湖北隊毫無懸念地以13:0擊敗了江西隊。如同比分所顯示的那樣,比賽場面呈現(xiàn)一邊倒,湖北隊在技術等各個層面都遠勝于對手。第二場比賽在10點開始,由廣東對陣山東,最終前者以9:0帶走了比賽的勝利[23]。
總體上來說,足球?qū)嵙Ψ植汲尸F(xiàn)出由東南往西北遞減的態(tài)勢。最終馬來亞華僑隊負于香港、廣東擊敗上海,兩隊會師決賽。在前5屆全運會足球比賽中,上海隊憑借本土聯(lián)賽強隊球員們組成的隊伍共奪得了4屆冠軍,然而這次在家門口的比賽卻無奈鎩羽而歸。決賽當天,由上海市長吳鐵城到場為比賽開球,《字林西報》對于這一情節(jié)有這樣的記錄。
當兩隊列隊站定,香港隊隊長李惠堂回應了廣東隊的祝賀。隨后大會通過擴音器宣布市長吳鐵城將到場代廣東隊為比賽開球[24]。
最終,擁有球王李惠堂的香港隊3:1擊敗廣東隊奪得桂冠。李惠堂在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
男子籃球項目是參加隊伍最多的一個比賽項目,有24支之多。河北、北平、南京和上海4隊晉級半決賽,最終,擁有南開五虎之一唐寶堃的河北隊擊敗南京隊奪得冠軍。女子項目有16支隊伍,上海隊一路過關斬將,擊敗馬來亞華僑、河北、江蘇、廣東,基本上以橫掃姿態(tài)摘得冠軍。
籃球比賽中菲律賓華僑隊在對陣四川隊時罕見地得到了百分,《字林西報》是這樣記錄的。
昨日在籃球場上,來自菲律賓的海外華僑組成的隊伍在對陣四川隊的比賽中全隊共計得到了100分。這場比賽堪稱市民中心體育場迄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比賽。當時還出現(xiàn)了機械記分牌不能打出百位分數(shù)的橋段,這個小插曲逗樂了全場2 000名觀眾。四川隊僅得到22分[25]。
在當時各隊場均得分最多只有五六十分的年代,出人意料打出的百分讓現(xiàn)場的記分牌都猝不及防。
“六運會”的網(wǎng)球賽場男子只看3人,許承基、邱飛海、林寶華,女子則是王氏姐妹稱霸。許承基是爪哇華僑,實力超群。在該屆全運會上他先是3:1戰(zhàn)勝林寶華,最后以3:0擊敗邱飛海奪得男子單打冠軍?!蹲至治鲌蟆返膱蟮廊缦?。
憑借一發(fā)的出色表現(xiàn),中國來自爪哇的戴維斯杯選手許承基以3:0擊敗上海隊老將邱飛海,捧得全運會冠軍。盡管獲勝者的實力上的占優(yōu)讓這場比賽的結果看來理所應當,但是現(xiàn)場兩千名觀眾仍然見證了全運會網(wǎng)球賽場上最出色的比賽[26]。
許承基在中國網(wǎng)球的歷史上毫無疑問地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代表中國參加戴維斯杯,首次幫助中國在該項賽事取得勝利。兩屆全英硬地網(wǎng)球賽(僅次于溫布爾登網(wǎng)球賽)冠軍,曾闖入溫布爾登網(wǎng)球賽十六強,最高排名世界前十,這些在現(xiàn)如今看來依舊沉甸甸的榮譽讓當時的世界網(wǎng)壇也印刻下了中國人的身影。
而在男子雙打的決賽賽場上,正是邱飛海和林寶華組合的上海隊對陣許承基、許承位的許氏兄弟組合,邱林兩人最終實現(xiàn)了復仇?!蹲至治鲌蟆穼@場決賽的場面是這樣描述的。
林寶華和邱飛海代表上海隊打出了最好的狀態(tài),以3:0直落三局擊敗了備受喜愛的爪哇許氏兄弟,從而實現(xiàn)了在該項目上的衛(wèi)冕。許多觀眾對于本場比賽很快便淪為一場二流比賽感到十分失望。許氏兄弟當中的弟弟一如既往地發(fā)揮不穩(wěn)定,而萬眾期待的許承基則經(jīng)歷了糟糕的一天。比賽中很少出現(xiàn)對拉的局面,許多得分都是來自失誤。邱飛海的穩(wěn)定和高吊球在這場勝利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27]。
女子比賽中來自山西的王氏姐妹,王春菁和王春葳球藝超群,無可匹敵。姐妹倆奪得雙打冠軍的同時,姐姐王春菁拿到了單打的冠軍。這對青春靚麗的混血姐妹花是“六運會”賽場人最賞心悅目的一道風景線,攝影記者們將許多鏡頭給了她們。而王氏姐妹的成功要歸功于她們的父親,清朝末年留洋的秀才王憲,他在英國學習期間認識了姐妹倆的母親英國人愛倫·派克?;貒螅糠曛苣?,夫妻倆都要打網(wǎng)球,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使得王氏姐妹從小就與網(wǎng)球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當時網(wǎng)球開展十分局限的中國,王氏姐妹的出現(xiàn)令人眼前一亮。
其他球類項目中,上海排球男女隊皆戰(zhàn)勝廣東隊奪得冠軍,男子棒球上海擊敗廣東奪冠,女子壘球廣東取勝上海捧杯。
除了對全運會賽場上的戰(zhàn)況給予充分的關注,《字林西報》還將目光對準了賽場內(nèi)外發(fā)生的相關新聞。
就連在全運會之前當時的上海市政府針對全運會期間交通管控所頒布的條令也在《字林西報》的報道范疇之內(nèi)。
沒有中國駕照的私家車主,如果希望觀看有來自中國各省市、特別地區(qū)38個代表隊接近3 000名運動員參加的“六運會”,聽到上海市長吳鐵城昨日發(fā)布的決定將會十分高興,決定內(nèi)容為在全運會期間支付2元就會為他們提供有效期為11天的臨時駕照[3]。
對著名的《東方雜志》在全運會期間發(fā)行的??策M行了推廣和介紹。
英漢雙語印刷,賽會贊助者親切作序的手冊將會提供許多有用的信息,有詳細的賽事表、項目一覽表、手記以及運動員和隊伍的照片,還包括全國和遠東運動會紀錄,以及全運會會歌[28]。
除此之外,《字林西報》還記錄了上海的基督教青年會特地為“六運會”的相關人員舉行的一場特殊的晚宴。青年會的秘書長Mr.K.Z.Loh在晚宴上發(fā)表講話,內(nèi)容大概是這樣。
在他的歡迎致辭中首先代表這個組織歡迎各位賓客的到來。他很感激大家對于基督教青年會在中國培訓運動員和推廣體育鍛煉方面起到的先鋒作用給予的贊揚[29]。
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發(fā)表了結束致辭,他首先也是對于基督教青年會對中國體育的貢獻表示感謝。
他提到很榮幸自己能夠在“五運會”和“六運會”擔任總裁判長的職位。這樣,他才得以目睹體育的吸引力和各項成就的發(fā)展。他還提到了一些基督教青年會外國代表的名字,M.H.Exner博士、C.H.Robertson博士、J.H.Gray博士、J.H.Crocker博士和A.H.Swan博士,感謝他們在中國體育初創(chuàng)時期所作出的貢獻,包括幫助新式學校的領導者們喚起民眾對體育的興趣,并培養(yǎng)他們;無私地從這個國家退出并將領導權移交給已經(jīng)有資格和能力的中國官員和運動員[30]。
此外,張伯苓還對中國體育提出了自己的希冀。
他指出,中國仍然在運動員發(fā)展方面落后于其他國家,不應滿足于現(xiàn)狀,直到中國的運動員帶著決心以及成為勝利者的期望不斷刻苦訓練,這種期望不只是局限在遠東運動會,還應放眼世界奧林匹克[30]。
作為中國體育一直以來積極的倡導者和推動者,張伯苓先生對于中國體育的期盼在此一目了然。
各項表演賽項目中最受矚目的無疑是應邀前來的三十二軍馬球隊,他們在10月18日下午為觀眾們獻上了馬球表演賽。
下午3點,一場馬球表演賽在體育場中心的足球場進行,共進行6局,每局6分鐘。這場比賽是由中國第三十二軍帶來,他們將在接下來的周末與當?shù)氐鸟R球隊進行比賽。運動員必須控制好自己的馬,因為表演場地只有正規(guī)馬球比賽場地一半的大小。運動員分為黃紅兩隊,最終前者以8:7贏得比賽[31]。
當時馬球運動在北方發(fā)展較為蓬勃,然而在南方從事這項運動的大多還是在華的外國人,至于三十二軍之所以開展這項運動的原因在《字林西報》也有談到。
通過騎兵部隊總指揮在比賽中展現(xiàn)的興趣來看,馬球運動在北方得到了極大地推動。近日抵達的8名運動員正是來自這一部隊。他堅信這樣一種智慧,即鼓勵他的年輕軍官們?nèi)W習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騎手,因為他認為對于他的下屬而言馬球運動是一種很好的鍛煉手段。出于這個目的,他們擁有一個特別的馬球教練T.S.Neppo[32]。
因而可見此次大會邀請三十二軍馬球隊抵滬進行表演賽,想必也帶有推廣該項運動的目的。談到三十二軍,就不得不提及他們在中國近代體育中扮演的角色。當時,第三十二軍軍長兼河南省主席商震將軍出于對體育的關心,在軍中開設體育部和體育訓練班,設有足球、籃球、田徑、馬球、拳擊等項目,并且每一師設有總教練一人。全軍除了日常訓練以外,人人從事運動。其中,三十二軍拳擊隊的4名運動員還在1936年的奧運選拔賽中獲得前四名,從而得到了為國征戰(zhàn)的機會。軍隊體育在中國體育發(fā)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值得思考的一個方面。
在該屆全運會各比賽項目結束之后,各比賽獲勝者應邀與在滬外僑組成的隊伍進行了一系列國際邀請賽,《字林西報》對總體賽況有這樣的記錄。
中國隊在昨日進行的國際邀請賽中捍衛(wèi)了榮譽,只輸?shù)袅艘粓鎏飶奖荣惡鸵粓霾莸鼐W(wǎng)球比賽。代表上海的外國足球隊與中國隊戰(zhàn)平,使得觀眾們緊張、興奮不已[33]。
相較于開幕式的一筆帶過,《字林西報》對于該屆全運會的閉幕式作出了比較細致的描述。
在一天包括田徑、網(wǎng)球、籃球和足球等項目在內(nèi)的國際邀請賽結束之后,本土外國隊伍以及全運會運動員齊聚主席臺前的體育場,唱國歌,并聆聽孫博士講話,隨后由大會主席向大家發(fā)表感謝講話。講話結束之后,伴隨著數(shù)千名仍然到場觀看閉幕式的觀眾們的掌聲,大會向獲勝隊伍頒發(fā)獎項。在主席臺前高高飄揚了11天的會旗被降下,在一個愉悅的儀式過后,會旗被移交給了教育部代表。伴隨著軍警樂隊的演奏,整個儀式進入尾聲,各支代表隊旗手退出體育場[34]。
在10月23日的《字林西報》上還刊登出了“六運會”的門票收入以及觀眾人數(shù)的各項數(shù)據(jù)。
據(jù)官方昨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江灣市民中心舉行的為期11天的“六運會”門票收據(jù)金額大約是10萬元,到場觀眾人次累計超過100萬[35]。
這些數(shù)字非常直觀地展現(xiàn)了“六運會”的受關注程度。
中華民國“第七屆全運會”舉辦之時,距離“六運會”已經(jīng)過去了13年,“第七屆全運會”組織渙散,競技水平大不如前,這也使得“六運會”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最為成功的全運會。《字林西報》此次對于“六運會”的報道內(nèi)容詳實,從前期即早早地對運動會進行了報道,對于各項比賽的記錄也是巨細無遺,但是綜觀所有《字林西報》“六運會”報道,缺乏體育評論,且對運動員個體的關注度也不高。除此之外,作為一份立足于上海的報紙,《字林西報》給予了上海隊更多的關注??偠灾?,作為一份旨在為上海外僑服務的報紙,《字林西報》能在全運會期間用如此大的版面對“六運會”進行綜合性的報道,足見整個在滬的外僑社會對于該項體育盛會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注釋:
【注1】本文中的新聞報道的直接引用均為當時 《字林西報》相關報道的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