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 徐昉
在高校這樣一個“微型社會”里,“占座”好像已經成為了一項必備技能。不占位子,可能吃飯時端著盤子無處落腳,上課的時候聽不見老師在講些什么……相比較而言,自習室的占座現(xiàn)象最為嚴重,食堂占位吃完就走,教室上完課了你也不會一直待著,而自習室呢,可能從早上占好坐位,晚上才會來看書,又或者臨時有事就不去了,那么這個座位一整天都沒法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做到“人隨書走”的同學,少之又少。
(一)教室自習性能的弱化及圖書館自習室的優(yōu)勢。隨著高校的連年擴招,在滿足更多人上大學愿望的同時,也造成了學校資源的緊張。上了大學后,再也沒有固定的教室和座位,隨時隨地換教室、換座位,造成了學生心理上的不安定,更多的時候你可能找到了一個教室剛準備開始看書,卻發(fā)現(xiàn)這里即將被用作上課的教室。連續(xù)換了好幾個教室以后,再也無法安心學習了,這時圖書館便成了最優(yōu)選擇。相比較教室和宿舍,圖書館自習室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開放時間上,早上7:00-晚上22:00,可以說是全天開放,滿足了每個時間段學生自習的需要,開水全天免費供應。硬件設施上,實木桌椅,桌子相較宿舍、教室更大,可供理工科學生繪圖;夏、冬兩季空調正常開放,冬暖夏涼;豐富的藏書,基本滿足在校生的各種需求,自習時需要用到的參考書,觸手可及;無線網絡覆蓋全館,可以寫論文、查資料。學習氛圍與環(huán)境上,良好的學習氛圍,安靜整潔的環(huán)境,是圖書館最大的優(yōu)勢。相較于宿舍嘈雜無序的環(huán)境,打游戲、聊天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來圖書館的目的大多是學習,偶有不和諧的聲音,也會受到周圍目光的質疑。
(二)圖書館自習室管理的疏忽。獨立學院的圖書館普遍存在建館時間短,人員配備不充分等問題。人手的緊張,造成一些館員需要承擔多個崗位的工作,精力也相對分散。而對于自習室通常不配備專門的老師,實際上,即使配備有專門的老師,也無法在上班以外的時間段兼顧到自習室。對于此,多數(shù)院校通過選聘學生助理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這一勤工儉學制度,有利有弊。一定程度緩解了圖書館人手不足的壓力,而且用學生管理學生,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更容易溝通。但由于圖書館和學生助理之間缺少相應的制約機制,基本上處于一種較松散的狀態(tài),特別是到了期末復習階段,圖書館自習室利用率最高、最繁忙的時段,有些學生頻繁找人換班、替班,無法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由于近年來占座行為愈演愈烈,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惡性競爭,學生助理處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不成熟,稍有不慎,容易造成言語上的沖突,激化矛盾。學生助理本身的威信力不夠,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自習的學生容易滋生僥幸心理,讓其無計可施,仍需借助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力量。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及他人的潛移默化。伴隨著近年來就業(yè)壓力的增加,考研、考證的人越來越多,這類考試有著戰(zhàn)線長、復習資料多等特點。參加這類考試的學生,一般需要固定的座位擺放考試復習資料,選擇座位時不希望被旁邊的同學干擾,一張四人座的座位,基本上只能容納1-2人學習。這樣的心態(tài),無形之中降低了自習室座位的利用率,激化了矛盾。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原因,還有一些同學,或者是學長學姐的經驗之談,或者是有了太多次來圖書館“無位可坐”的經歷,隨意的放兩本書在桌上,可能一整天都不見人影,求個心理安慰。歸根結底,還是由于當代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把個人利益和意愿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很少考慮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加之大學生心智不成熟,容易受他人行為、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使自習室的占座行為在潛移默化之中,由個人行為擴大為群體現(xiàn)象,并進而演化為一種惡性競爭。
(一)充分利用圖書館現(xiàn)有空間,合理規(guī)劃自習室?,F(xiàn)有的圖書館基本是按照以藏為主的功能設計的,館內藏書面積遠遠大于閱覽面積,造成圖書館內學習空間狹小,無法滿足廣大學子的學習需求。不同于公共圖書館,獨立學院的圖書館主要服務對象為學生,自習室是圖書館利用率最高的場所,在改善自習室環(huán)境的同時,可以適當擴大自習室的范圍,將尚未利用的空間予以開發(fā)。比如在公共區(qū)域放置桌椅,供需要背誦或者討論的同學使用。在四樓、五樓等較高樓層設置考研自習室,學生憑號入座,四人一桌全部坐滿,在實現(xiàn)人員分流的同時避免考研的學生受到“清書”的困擾,提升自習室的學習氛圍與座位的利用率,更加方便管理。此外還可以適當延長閱覽室的開放時間,除中午休息時間外,盡量保持和自習室開放時間一致,保證學生的自習時間的連貫性,使得閱覽室的座位得到充分利用。
(二)明確學生助理職責,加強自習室管理。學生助理普遍工作狀況是積極性不高,工作時間無法保證,和館員的溝通交流不夠,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圖書館方面對學生助理也缺乏系統(tǒng)的管理模式。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完善學生助理從招錄到上崗再到考核的機制,現(xiàn)有的招錄方式一般是從大二勤工儉學的同學中經歷申請到面試,選出學生助理,直接上崗,缺少了上崗之前的培訓、上崗之后的考核等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助理在平時的工作中無法明確自己的職責,工作態(tài)度也相對散漫。對于此,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招錄模式,勤工儉學的學生自主申請,開展學生助理培訓,有針對性地灌輸對自習室管理中所需的技能,每人管理一段時間或者每人管理一個自習室,考察參加培訓學生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表現(xiàn),學期末選出最適合的學生助理。在自習的管理上也需要圖書館更多的參與其中,不能完全讓學生放手去做,了解學生助理在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創(chuàng)造一種共同進步的模式。
(三)積極推進宣傳,引導學生樹立“不占座”的思想。實際上,再多的外部干預措施,都不如引導學生自覺樹立“不占座”的思想。在新生入館教育時,應當加入自習室相關規(guī)定的的學習,大一的學生一般會有班級組織集體晚自習的規(guī)定,出入自習室的頻率不高,這時候進行觀念的灌輸效果最好。此外可以在各自習室的顯眼處張貼《自習室管理章程》,“不得占座”的宣傳標語。而對于較為明顯的占座行為,比如上文提到的一本書占著座位一天的,可以采取一定的懲戒措施,將占座書籍暫時保管,認領時登記下來,與班主任聯(lián)系,對其進行單獨教育。還可以聯(lián)合宣傳部門,適當曝光一些較為嚴重的占座行為。當然懲戒不是主要目的,教育學生合理使用圖書館的資源,慢慢培養(yǎng)出“不占座”心理認知,才是最主要的。此外還可以舉辦“占座與不占座”的主題辯論賽,讓學生主動參與這個問題的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思想的灌輸,自主完成思維方式的蛻變。
近年來,隨著自習室矛盾與沖突的擴大化,傳統(tǒng)的“清書法”已經不再適用,座位管理系統(tǒng)越來越多被采用,雖說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只是治標不治本。歸根結底,要解決自習室占座的問題,需要多方的努力:學校方面解決自習室資源短缺的問題;圖書館方面加強自習室的管理,提高服務的質量;學生方面自覺遵守自習室的規(guī)章制度,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