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詩睿 董崇波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高校軍事訓練工作的發(fā)展各個階段,并探討了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軍事訓練工作改革與創(chuàng)新策略,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基于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軍事訓練工作;改革策略;創(chuàng)新
通過梳理近年來我國普通高校軍事訓練工作的進展,為了促進高校軍事訓練工作的順利進行,應當在明確高校軍事訓練工作發(fā)展歷程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措施。
一、高校軍事訓練工作的發(fā)展階段
1984年,第六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頒布了第二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該法規(guī)定在校大學生需要接受相關軍事訓練,校園內或者軍隊中都可以開展軍事訓練工作。到1985年,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在我國某些高級中學和高等學校中組織開展了相關學生軍事訓練行動,制訂了規(guī)范、組織、全面的訓練計劃,在軍地相關部門和學校的大力支持和關心下,學生們通過一套行之有效的軍事訓練方法,強健體魄,磨練意志,軍事訓練行動取得了有效進展,并不斷獲得認可和贊揚。
2001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和辦公廳轉發(fā)了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發(fā)布的《關于在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開展學生軍事訓練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01]48號),該通知規(guī)定從2001年開始,學生軍事訓練活動要納入全國各地的教學內容中,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要提前統(tǒng)籌安排學生軍事訓練工作,大力推進軍事訓練活動的進程,這一通知表明了普通高校軍事訓練行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軍事訓練工作由試點時期進入到全面發(fā)展時期。
1994年、2002年、2006年內,教育部、總參謀部和總政治部三次修訂并下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該大綱是普通高等學校進行軍事訓練工作的參考條例和制度。到2006年,教學大綱再次經過修訂,細化了軍事訓練課程的目標、內容、性質、評價、要求和建設等各方面的標準,修訂后的教學大綱讓軍事訓練課程進入了建設化的時代。我國高校學生軍事訓練工作在30年的不斷發(fā)展中得到了極大進步,高校學生軍事訓練工作培育了大量高素質的優(yōu)秀人才,為國防后備力量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制訂了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在軍地協同下吸納了許多優(yōu)秀的教師,提高了師資力量,實現了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戰(zhàn)略目標,促進了我國軍事教育的蓬勃發(fā)展。盡管軍事訓練工作進展良好,但是一些困難也阻礙著高校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方面,高校擁有自主辦學權利,導致學生軍事訓練工作逐漸不受重視,另一方面,軍事訓練工作中,學生和教官發(fā)生沖突等一些極端事件讓學生軍事訓練工作進展停滯。這些事情讓社會大眾質疑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的必要性,軍事訓練工作的發(fā)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促進學生軍事訓練工作的開展,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軍事訓練工作的育人功能,需要犧牲一部分利益,創(chuàng)新軍事訓練工作的內容和形式,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章制度進行軍事訓練,讓學生軍事訓練工作重新煥發(fā)生機,減輕軍事訓練工作的壓力和困難。
二、改革、創(chuàng)新學生軍事訓練工作
(一)學生軍事訓練課程要以國防教育課為主
學生軍事訓練課程的名稱沒有得到官方的統(tǒng)一,人們使用不同的名字來稱呼這個課程。而國辦[2001]48號文件明確規(guī)定:“各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級中學要把學生軍事訓練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科學的規(guī)劃和組織,嚴格落實學生軍訓工作?!贝送?,《國防法》和《國防教育法》中指出:“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庇纱丝芍瑖k[2001]48號將此課程叫做軍事訓練,又稱軍訓。而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聯合下發(fā)了《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普通高等學校根據這一教學大綱,將此課程叫做軍事課,軍事課包含了軍事理論課和軍事技能訓練兩個主要方向。
普通高校進行學生軍事訓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培養(yǎng)具有愛國觀念、集體意識和國防觀念的當代優(yōu)秀大學生,在此基礎上讓大學生學會軍事技能,保護自己的同時提高國家的國防后備力量。結合普通高校進行學生軍事訓練的目的得知,在國防教育課程、軍訓和軍事課這三個稱謂中,只有國防教育課程這一稱謂比較符合訓練目的。學生軍事訓練工作是要將國家建設成為“全民皆兵”的形式,將軍事訓練作為通識基礎課普及到各大高校中。此外,“軍訓”和“軍事課”這兩個稱謂既助長了國際上“中國威脅論”等言論,又沒有向學生和家長學生說明軍事訓練工作的真正意義,而“國防教育課程”這一稱謂促進了軍事訓練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助于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的早日實現。因此,可以將課程名統(tǒng)一為“國防教育課程”,由“國防教育理論課”和“軍事技能訓練”組成“國防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
(二)重視國防教育課程的落實
國辦[2001]48號文件指出,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生和??粕紤摫匦迣W生軍事訓練課程,軍事理論課教學時間為36學時,軍事技能訓練時間為2到3周。各高等學校應當依法而行,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進行軍事訓練工作,還要將課程建設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按照國家安全觀的內容,擴展國防教育課程的內容和教學形式。同時,需要修改教學大綱,增加“國家傳統(tǒng)安全”等版塊的內容,提高國防教育課程的現代化意識,讓課程內容緊跟國際戰(zhàn)略形勢的發(fā)展。此外,還要提高國防教育課程的科學化、潮流化和專業(yè)化,讓國家軍事教育事業(yè)得到長久的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愛國的高素質優(yōu)秀人才,提升國防后備力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課程建設工作的進行,國防教育課程應當成為高校軍事訓練工作的重心,有助于國防教育學科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擴大。
參考文獻
[1]別敦榮,李家新.我國高校公共課設置及其改革策略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2:18-26.
[2]張美紀.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軍事訓練工作改革與創(chuàng)新思考[J].中國培訓,2016,16:106+108.
[3]徐靖,徐則平.論地方高校軍事課中的學科瓶頸及應對策略[J].教育文化論壇,2017,905: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