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

    2019-11-23 06:07:01李瑩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1期
    關鍵詞:芽眼結薯切塊

    李瑩

    馬鈴薯是我國北方居民秋冬季節(jié)主要的蔬菜消費品種,具有耐貯存、好運輸、價格低、營養(yǎng)豐富等特點,深受人們的歡迎。

    一、品種選擇

    根據本地區(qū)的環(huán)境、市場的需求,選擇商品性好、早熟、抗病性強、沒有被真菌、細菌和病毒感染的、沒有機械損傷、芽眼淺、塊莖大、產量高的品種。

    二、深翻整地

    選擇土質疏松肥沃,透氣性好,排灌好的地塊進行種植。深翻可有效調節(jié)土壤性狀。在上茬作物收獲后,對土壤進行深翻,翻地深度為15cm-20cm,同時結合深翻,每畝地施入5000kg農家肥,精細耙耱,使土壤達到深一、平、松和凈的標準。如果墑情不好,可以先灌水增墑,然后再進行整地。深翻可提高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改善土壤性狀。

    三、深施基肥和種肥

    馬鈴薯是喜肥農作物,合理適量深施基肥和種能是馬鈴薯增產的關鍵。

    1、基肥

    深翻前,將2/3腐熟好的農家肥平鋪在要種植的地塊上,然后進行深翻。播種時,再剩余的1/3的農家肥開溝施入,每畝農家肥用量在5000kg-7500kg。

    2、種肥

    種肥是將尿素15kg、過磷酸鈣30kg、硫酸鉀30kg混合在一起,播種時點施在兩薯塊之間。

    四、種薯處理

    為防止出現出苗不齊、苗不壯的現象,打破種薯在較低溫度下的形成的休眠狀態(tài),在播種前要將種薯進行處理。

    1、曬種

    在晴天把挑好的種薯平鋪在通風、透光的室內晾曬,薯堆高20cm-30cm,室內溫度保持在10℃-15℃,每天翻一次,使種薯均勻見光,當芽眼有小白芽時就可以切芽播種,出芽長度為0.5cm-1cm為宜,不宜過長,幼芽過長,播種時易折,影響出苗。

    2、切塊

    為節(jié)約用種量,減少成本,確保馬鈴薯能出苗整齊,播種前選擇健康的種薯,進行切塊。切塊時采用縱切法,切前將切刀用75%酒精浸泡10分鐘左右,自薯頂至臍部,每個種薯切2-4塊,每塊保留1-2個芽眼,盡量讓每個切塊都有頂部芽眼。切塊不宜過大或過小,約在30g左右,過大增加成本,過小生長所需營養(yǎng)不足。盡量做到隨切隨種。

    五、播種

    1、適時播種

    播種期的確定對馬鈴薯的增產影響非常大。要依據本地區(qū)的氣候條件而定,阜新地區(qū)通常在晚霜結束前20-30天,地溫保持在10℃度時為播種適期。一般在3月下旬開始播種。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增加經濟效益。種植密度過小,植株徒長,結薯多但是單個果小,密度過大,結薯大但結薯少,影響產量。一般種植株距為18cm-30cm,行距為60cm-70cm。

    3、播種

    阜新地區(qū)適合壟作,播種時開深度為10cm-15cm的播種溝,然后點種、施肥、合壟覆土。根據土壤條件、氣候和種薯大小決定覆土的厚度,不能太深或太淺,通常厚度在7cm-8cm。隨著播種再將用75%辛硫磷按1:2000拌成的毒土撒施在種塊旁邊。

    六、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馬鈴薯生長發(fā)育并取得高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馬鈴薯的生長狀況、生育階段的特點等進行栽培管理。

    1、發(fā)芽期管理

    馬鈴薯從播種到幼苗出土大約在30天左右。隨著地溫和氣溫逐漸升高,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得很快,土壤極易板結,容易出現雜草,這個時期應及時松土,保墑除草。土壤特別干旱時,要澆小水來促使出苗。當苗出齊時,盡快查苗補苗,確保全苗。

    2、幼苗期管理

    幼苗期大約15-20天。苗出齊后,及時進行中耕,耕深為8cm-10cm,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中耕后10-15天,開始第二次中耕,可結合中耕追施1次復合肥,每畝約10kg,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施肥可澆一次小水。

    3、發(fā)棵期管理

    發(fā)棵期馬鈴薯由莖葉生長轉變塊莖生長的,這個時期應以促為主,加強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培土。通常情況下中耕2-3次,以淺耕為主,為防止薯塊露出地面,培土高度在植株封壟前應為15cm-20cm,以中耕培土的方式來控秧促薯,促進植株從莖葉生長向塊莖生長。這個時期植株需水量較大,要求土壤見干見濕,每7-10天澆1次水,如果缺肥,可結合澆水每畝施放15kg-20kg復合肥。

    4、結薯期管理

    結薯期是馬鈴薯需要水肥的高峰期,這個時期要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部生長,促使結薯,促控結合。在現蕾期時結合培土追施一次結薯肥,以鉀肥為主,氮肥為鋪,根據植株的長勢決定施肥量。這個時期還要注意保葉防病,以保證足夠的光合作用,延長結薯期。剛結薯沒封壟的時候深松土1次,停止中耕,在塊莖快速膨大的時候應當及時供水,通常5-7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濕潤。開花后通常不再施肥,如果后期有脫肥早衰現象,可用磷鉀肥結合微量元素,并結合對晚疫病的防治,葉面噴肥2-3次。結薯后期要少量供水,保證土壤見干見濕,以降低塊莖含水量,方便貯存。封壟后盡量減少田間作業(yè),以免碰傷莖葉。

    七、收獲與貯藏

    1、收獲

    阜新地區(qū)一般在七月上、中旬進行收獲,收獲前5-7天,距壟面高2cm-3cm進行割秧。在晴天時進行采收,不可使薯塊在烈日下暴曬,然后裝袋堆放運輸。

    2、貯藏

    馬鈴薯收獲后,先進行預貯,將馬鈴薯放在通風陰涼避光處,攤晾7-15天,進行層堆,覆土,厚度約10厘米。入窖時要將馬鈴薯分類裝袋堆放,貯存溫度保持在1-4度。

    (作者單位:123200遼寧省彰武縣彰武鎮(zhèn)農科農機站)

    猜你喜歡
    芽眼結薯切塊
    椰糠與草炭配比生產馬鈴薯原原種的綜合技術分析
    中國馬鈴薯(2022年3期)2022-09-13 09:46:46
    比薩切塊
    費烏瑞它切塊與整薯播栽的性狀和產量
    農技服務(2020年8期)2020-08-19 04:13:38
    馬鈴薯不同基因型試管薯形成能力比較及遺傳位點分析
    中國馬鈴薯(2020年3期)2020-07-17 06:58:02
    不同激素及添加物對馬鈴薯組培苗生長的影響
    葉面調控對馬鈴薯新品種微型薯結薯的影響
    作物研究(2019年2期)2019-04-02 05:11:14
    基于色飽和度三維幾何特征的馬鈴薯芽眼識別
    魔芋切塊繁殖的生長特性及產量分析
    長江蔬菜(2018年10期)2018-06-23 03:37:30
    馬鈴薯芽眼圖像的分割與定位方法
    發(fā)芽土豆帶著毒
    荣成市| 县级市| 万山特区| 麻江县| 平昌县| 来凤县| 丹凤县| 栾川县| 临猗县| 铜鼓县| 江孜县| 商丘市| 太仓市| 石门县| 高密市| 兰溪市| 安庆市| 句容市| 宿州市| 桑日县| 定陶县| 南木林县| 日照市| 玉田县| 开原市| 九龙城区| 临江市| 桑日县| 沁源县| 遵义县| 眉山市| 清流县| 扶绥县| 昂仁县| 奉新县| 墨玉县| 肃北| 米脂县| 辽阳市| 濮阳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