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內容摘要】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演示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對實驗方法進行不斷調整,將課本知識與演示實驗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培養(yǎng)高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關鍵詞】演示實驗 ?高中生 ?重要作用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學生學習都是停留在課本知識上面,他們無法將書本上的知識結合到現實上來。面對這種情況,在物理教學中開展高中物理演示實驗就變得非常重要。
一、在物理教學中實現演示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以及動手能力
對物理教學來說,演示實驗是重中之重,也是物理課的基礎所在。應該利用演示實驗將課本知識在現實中實現出來,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從原本的抽象知識變成了形象知識。不僅如此,演示實驗還有利于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欲望,從而有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不需要老師督促,學生就會自發(fā)的愛上物理,喜歡物理。舉個例子來說,高中物理課本上的物態(tài)變化對學生來說只是生硬的知識,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做一個簡單的演示實驗。首先我們可以拿出來一個玻璃器皿給學生看,學生面對新奇的事物肯定會感到非常的好奇,等到他們湊近一看,他們就會發(fā)現在玻璃器皿的玻璃壁上面有規(guī)則不一的紫色顆粒。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跟學生解釋這其實就是碘的固體形態(tài)。只需要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操作,將帶有碘固體形態(tài)的玻璃器皿在酒精燈上稍微晃一晃,這時候紫色小顆粒就會變成紫色的碘蒸氣充滿整個玻璃器皿。這種現象雖然在老師的心里非常的常見,但是在學生的眼中,這一切都顯得那么神奇。在學生好奇的不斷追問下,我們就可以開始講書本上的升華知識,而這時候恰恰是學生最容易理解的時候,學生通過這一現象輕而易舉的就將升華的知識印在了自己的腦海里。
二、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
學校的物理實驗其實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但是很多時候都是以老師為主導,學生按部就班的根據老師的步驟一一操作,其實這種方式是十分不對的。在新課改頒布后,教師在演示實驗中理應扮演一個促進者的角色,這一角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自己觀察物理實驗中的問題所在,讓其探索實驗的奧秘所在,老師只需要在學生困惑不解的時候向其解釋就行了,這樣學生才會有動腦思考的興趣,也會更加開心的投入到物理實驗中去①。學生會在實驗中發(fā)現問題,那么這一問題在他們的腦海里就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學生自主操作實驗,需要他們對整個實驗進行理解探究,使書本上的知識得以應用。一場實驗是離不開分工合作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好的相互協作,擁有團隊精神,這對他們進入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幫助。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教導學生學習光學原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日常生活非常常見的貓眼來做實驗。貓眼作為一個日常生活中隨手可見的物件,可是其原理是很多人所不理解的,不明白為什么這樣一個小小的洞就可以讓我們看清楚門外人的整個長相。在演示試驗中,我們可以給予每個實驗小組一個貓眼,讓他們對其進行“解剖”,看看里面的零部件是怎么回事,等貓眼拆卸完成的時候,學生就會發(fā)現其內部構造非常簡單,不過就是一個凹透鏡跟一個凸透鏡。學生學習了書本上關于凹透鏡以及凸透鏡的知識,這時候他們就會動腦思考,凹透鏡跟凸透鏡是怎么實現貓眼功能的。有些學生可能很快就能夠通過畫圖得知,外部的凹透鏡由于焦距比較短,所以外面人的長相就會變成一個縮小版的正立人像。而這時候凸透鏡就可以將這個人像變成放大的影像。這時候可以給學生提出一個疑問,為何貓眼從外面看不見里面的人,由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等到學生通過團隊合作討論得出正確答案的時候,那么他們就可以牢牢的記住凹、凸透鏡的工作原理。
三、多開展一些課外小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學習的興趣不應該僅限于課堂,應該開展一些安全小實驗,讓學生在課外自己完成。這一類的小實驗要更貼近生活。以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品為實驗的材料,讓學生明白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②。當然了,這種小實驗需要擁有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比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水果電池,讓他們明白為何有的水果能夠導電有的卻不行,讓學生在對比中不斷的分析,然后取得成功。這會讓學生很有成就感,然后喜歡上高中物理這一學科。
結束語
高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是不可或缺的。通過正確引導學生參與實驗,自己動手實踐,不僅可以讓學生真正了解課本知識的可用性,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勵他們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是真正能夠給我國提供人才的教育方式。
【注釋】
① 范海濤. 高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作用分析[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2).
② 胡韓榮. 高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作用[J]. 物理教師,2010,31(4):26-26.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