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琴,肖勇洪,張 蕾,滕 超,吳 洋△,周唯踐
(1. 云南中醫(yī)藥大學,云南 昆明650500;2. 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昆明650021)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為一種侵害脊柱、骶髂關節(jié)及其外周關節(jié)的慢性進行性自身免疫性病變,好發(fā)于青年男性,發(fā)病率占我國內陸總人口的0.1%~1%左右,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確,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腰骶部疼痛、活動受限、晨僵,并可累及多個組織器官,起病隱匿,若不及時規(guī)范治療則病程后期導致脊柱關節(jié)融合和強直,出現(xiàn)脊柱“竹節(jié)樣”改變,給患者心理和身體均造成巨大創(chuàng)傷[1-4]。目前,AS尚無法根治,只能依靠早期診斷及合理治療以改善相關癥狀,臨床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改 善 病 情 抗 風 濕 藥(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糖皮質激素、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umor necrosis factor inhibitors,TNFI)等藥物治療以及物理、外科手術矯正[5-6]。NSAIDs、糖皮質激素控制AS 癥狀短期療效較好,DMARDs 對AS 療效缺乏循證依據(jù),而TNFI能有效改善AS 臨床癥狀、實驗室指標及預后[7]。重組人II 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依那西普,etanercept,商品名為益賽普)為治療AS 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TNF-α 拮抗劑,療效肯定,益賽普也是治療難治性AS 的TNF-α 拮抗劑,與NSAIDs 聯(lián)合治療效果較好[8-9]。但臨床上尚未明確規(guī)范益賽普治療AS的療程及注射方式,現(xiàn)臨床多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給藥,益賽普穴位注射治療AS 研究文獻較少。本研究通過觀察益賽普皮下注射與穴位注射,對比兩者臨床療效,以期提供益賽普治療AS 新的給藥途徑,并探索其最佳給藥方式及療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60 例AS 患者均來源2017年1 月—2018 年12 月云南省中醫(yī)醫(yī)院風濕科門診,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國藥準字H11021640,商品名為扶他林)抗炎基礎上,試驗組穴注射益賽普,對照組皮下注射益賽普。試驗組男性29 例,女性1 例,年齡20~45 歲,平均年齡為(34.1±9.2)歲,病程5 個月~9 年,平均病程(6.5±2.7)年。對照組男性28 例,女性2 例,年齡22~49(35.6±8.9)歲,病程3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6.9±3.1)年。2 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①強直性脊柱炎診斷標準參照1984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修訂的紐約標準中AS 的診斷標準[10];②年齡16~60 歲;③無精神疾病者,能充分配合醫(yī)生;④既往未接受過生物制劑治療;⑤無肝炎、結核、梅毒等傳染病及無嚴重的全身感染者。
1.3 排除標準 ①不遵醫(yī)囑,中途停用或換用其他生物制劑者;②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傳染病者;③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④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者;⑤對研究用藥過敏者。
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抗炎基礎上,試驗組患者雙側骶髂關節(jié)阿是穴處進針,出現(xiàn)酸脹感后回抽無血液,兩側各25 mg 穴位注射益賽普(重組人Ⅱ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上海中信國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S20050058),每周1 次,療程為12 周。對照組患者雙側上臂外側三角肌處進針回抽無血液,兩側各25 mg 皮下注射益賽普,用法用量、療程等同試驗組。
觀察2 組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CRP)、紅細胞沉降率(ESR)、夜間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Bath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動性指數(shù)(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評分、強直脊柱炎功能指數(shù)(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 index,BASFI)、患者晨僵時間及用藥不良反應情況。2、4、8、12 周進行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 評估,4、8、12 周抽血進行ESR、CRP 評估。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組內比較采用t 檢驗,方差不齊采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
統(tǒng)計學意義。
5.1 2 組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 觀察2 組治療前在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周、4 周、8 周、12 周各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周相比,在BASFI 評分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相比,在VAS評分、晨僵時間、BASFI 上2 組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12 周相比在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 上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 組治療后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 比較
表1 2 組治療后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 比較
注:和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5.2 2 組ESR、CRP 觀察 2 組治療前在ESR、CRP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 周、8周、12 周各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 周相比,在ESR、CRP 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8 周相比,在CRP 上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 周相比,在CRP 上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 組治療后ESR、CRP 比較(
表2 2 組治療后ESR、CRP 比較(
注:和治療前比較,*P<0.05;與同期對照組比較,△P<0.05
5.3 2 組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 試驗組不良反應率為10%,對照組不良反應率為13.33%,2 組相比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AS 是一種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近年研究證實TNF-α 與脊柱關節(jié)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密切相關,TNF-α 可促進滑膜成纖維細胞增生,并不斷分泌白細胞介素6、趨化因子等效應分子,加重AS 的病情。益賽普屬于TNF-α 拮抗劑,與腫瘤壞死因子有著強烈的親和力,能明顯降低腫瘤壞死因子活性,消除無菌性炎癥,改善AS 患者病情[11-13]。臨床上益賽普廣泛運用于AS 的治療,具有較好臨床療效,但目前用藥方式及療程缺乏規(guī)范性。
AS 屬中醫(yī)學“骨痹”“腰痹”“竹節(jié)風”“大僂”等范疇,李中梓《醫(yī)宗必讀·卷之十·痹癥》曰:“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14]。”《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暴強直,皆屬于風?!北静£P鍵病機可概括為陽虛邪湊,即肝腎不足,督脈虧虛為AS 發(fā)病之本,賊邪外侵為發(fā)病之標,病位在腰骶脊柱,病性為本虛標實[15-18]。中醫(yī)藥治療AS 有明顯療效,其中中醫(yī)外治法尤為重要,目前針灸治療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現(xiàn)研究證實針灸刺激穴位能明顯改善AS 病情。針刺阿是穴能增強人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能力,并有明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神經(jīng)功能、疏利關節(jié)及有鎮(zhèn)痛作用[18-20]。而穴位注射療法是一種結合藥物、針刺的綜合療法,既有針刺之機械性刺激又有藥物化學性刺激的雙重作用,阿是穴處穴位注射可以使藥物更快地作用于病變部位,明顯緩解椎旁肌肉緊張感,阻止纖維組織增生及韌帶鈣化,達到緩解癥狀和延緩脊柱畸形的作用[21-23]。
筆者根據(jù)《備急千金要方》曰:“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皆驗,故曰阿是穴也?!睆亩捎醚ㄎ蛔⑸浯碳ぐ⑹茄ńY合益賽普來治療AS。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經(jīng)益賽普治療后在CRP、ESR、VAS 評分、BASDAI 、BASFI、晨僵時間均下降,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 周試驗組在BASFI 評分上改善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4 周試驗組在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FI 上改善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8周試驗組在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CRP 上改善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12 周試驗組在VAS 評分、晨僵時間、BASDAI、BASFI、CRP 上改善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進一步證實益賽普治療AS 是有效的,且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阿是穴處穴位注射益賽普療效明顯優(yōu)于皮下注射,益賽普穴位注射2 周起效,4 周病情緩解,8 周臨床各項指標趨于穩(wěn)定,12 周可較好控制病情,故建議以12 周為1療程。
綜上所述,AS 患者主要以腰骶部疼痛,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骶髂關節(jié)阿是穴處穴位注射能使益賽普直達病所,使藥效迅速作用于病變部位,且可以刺激局部穴位,激發(fā)經(jīng)絡氣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能較好緩解病情。故治療AS 使用骶髂關節(jié)阿是穴處穴位注射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