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廷華
摘 要:教師要用博愛之心接納學生,用細致之心發(fā)現(xiàn)學生獨特的閃光點,用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錯誤,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認同學生、欣賞學生,幫助學生自信自強。
關鍵詞:賞識教育;愛心;寬容;自信
美國心理學家考文頓認為:如果一個孩子認為自己的水平只能達到C,那么他就不可能獲得A和B,這種心理暗示會使孩子為自己限定一個虛擬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并且有意無意地開始朝平庸靠攏。相反,他可以沒有太高的稟賦和智慧,但只要足夠努力和自信,同樣能成就一番事業(yè)。這種成功除了自信、努力和自我激勵外,更需要來自外界的認同和鼓勵。特別對于那些三觀尚未完全建立,自我評價不夠準確,又容易受他人評價影響的初中生來說,教師在教學全過程中注重賞識,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強的心理品質(zhì)尤為重要。賞識教育強調(diào)“以生為本”,允許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認同學生、欣賞學生,通過肯定學生的閃光點,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在集體中獲得存在感、認同感和獲得感。這種“正強化”的教育理念特別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滿足了他們對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對于學生心理發(fā)展和成長都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具體來說教師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三心”并進,接納每一個學生
愛心、細心、耐心是教育者的必備素質(zhì)。一個班幾十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自然也會在各方面展現(xiàn)出差異。對教師來說,愛那些成績優(yōu)異、聰明乖巧的學生是自然而又容易的,而對那些成績不好、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卻往往想說愛你不容易。然而,當學生看起來最不可愛的時候卻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教師更需要在這時用愛接納這些不太完美的學生;允許學生之間的差異,以睿智包容的心態(tài)接納學生,包括有缺陷的學生;接納學生的全部,包括學生某方面的缺陷。
二、用心培育,發(fā)現(xiàn)、肯定學生的閃光點
每一個學生都期待收獲肯定和贊譽,更值得被夸贊和賞識。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錯,但無論是多大的問題,教師都要守住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個底線,避免訓斥、苛責等不恰當?shù)慕逃绞?,換種方式引導學生反思和自省。教師聲色俱厲的“嚴格”往往會導致學生口頭上聽從,表面上服從,實際上不但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而且會打擊學生的自尊心,甚至降低他們的自我評價。教師如果能夠?qū)捜菟麄?、信任他們,用寬容、幫助代替抱怨、訓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關愛,學生才會勇敢面對錯誤。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塊糖果”的故事正是賞識教育最成功的案例。同樣是面對不那么完美的學生,陶老先生轉(zhuǎn)換視角,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適度稱贊,引導學生反思自省,不僅在當下有很好的教育效果,這種理解和認同更能激勵學生向前進步,向優(yōu)發(fā)展。那些不怎么突出的學生在班級中往往處于被遺忘的角落,教師的目光很少在他們身上停留,長期以往他們逐漸變得消極、被動,甘愿做“綠葉”陪襯“紅花”。如果教師能嘗試著將目光分給他們一些,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把握時機給予恰當?shù)目隙ê凸膭睿麄兊臐摿蜁患ぐl(fā)出來,才會更加積極的發(fā)揮優(yōu)點、克服缺點,逐步變得自信、自強。
三、注意方法,提高賞識教育的實效
通常賞識教育被誤認為就是“夸學生”、“說好話”,但這些時候?qū)W生對于教師的夸獎會存有質(zhì)疑,甚至覺得莫名其妙。這種過猶不及的方法是非常不值得提倡的。賞識教育需要的是教師教育管理的藝術和教育引導的能力。教師的賞識必須有據(jù)可依,必須是學生身上實實在在的閃光點,這樣來自教師的肯定和贊許才會有說服力和教育性。教師的賞識要適逢其時,如果學生努力了很久也沒得到教師的贊許,那這個學生很可能會失去繼續(xù)努力的動力;又如果學生的努力只是為了博得教師的夸獎,那這種夸獎也是沒有教育意義的。所以選擇在什么時候予以贊同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賞識更要恰到好處,賞識教育不是沒有原則的夸獎。面對學生的錯誤,賞識教育并不是充耳不聞,在原則性問題上必須批評指正,但同時也應該給予理解和肯定;讓學生明白,批評教育不是對個人的厭惡和嫌棄,教師批評教育的同時也能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批評教育是為了讓學生更有勇氣面對不足,引導學生自省、幫助學生改正。賞識教育特別要求教師要注重方式、方法,做有智慧的賞識、做有智慧的教育。
四、搭建舞臺,完善學生評價機制
每一個人都希望被欣賞,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是如此。賞識教育不應該是教師的個人行為,更應該是一種集體氛圍。不僅教師要對學生贊同和夸獎,也應該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和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教師應該建立多維度、全方位、立體化地學生評價機制,想方設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發(fā)揮才智、展示才華的機會,利用一切機會把學生從自卑的角落里拎出來,幫助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建立自信。除此之外,還要家校聯(lián)動,建立賞識教育共同體。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從來就不是學校單方面的孤軍奮戰(zhàn),而是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通力合作的持久戰(zhàn)。只有學校和家庭互相配合、優(yōu)勢互補,才能強化賞識教育的向心力,實現(xiàn)1+1>2的教育合力,幫助學生在賞識教育中走出自卑、建立自信。
賞識教育需要教師用愛接納每一位學生,將賞識教育由一種情緒變?yōu)榻逃绞?用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將賞識教育分給每一位學生;注重方式方法,提高賞識教育的實效性;創(chuàng)造機會,為賞識教育開辟適宜的土壤,幫助學生自信、自強。
參考文獻:
[1]楊文花.做一名貼心的班主任[J].學周刊,2019(23):169.
[2]伍雪婷.賞識與懲罰教育運用探析[J].江西教育,2019(18):17.
[3]倪永兵.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淺談愛與賞識在教育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