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嬌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初中英語課程應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基于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特別是語言的表達的能力。英語閱讀寫作技能是英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不僅能直接反應學生使用英語組織思想的過程,而且能夠檢驗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然而,閱讀寫作教學歷來是英語課堂教學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下面對“先學后教 以學定教”教學模式談談我的體會。
教學策略:
運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教學策略,它的基本程序是“以學定教、先學后教”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隨著英語課堂的不斷改革,導學提綱已成為初級中學英語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導學提綱的編排意圖,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導學提綱真正服務于英語教育教學,充分發(fā)揮導學提綱的作用,切實促進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有機結合,課上注重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實施高效課堂。
教學方法:
1.課前,列學習提綱(學前導)
自主預習是完成高效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程反復強調(diào)自主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在互動探究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之前,教師要從宏觀上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必要的指導和點撥,這是“學前導”。
學前導四要素:定時間、定內(nèi)容、定問題、定學法。
2.課中,思考學生如何學(學中導)
這是“以學定教”教學法實施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預設的導學提綱,進行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作為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教師必須參與到自學的過程中來。每節(jié)課必須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要完成的任務,使課堂中教的目標轉化成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又是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學習行為和內(nèi)部需要的中介。
組織調(diào)控自學過程:學生根據(jù)教師預設的學習提綱,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為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分析問題、自我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引導點撥學生自學;促使學生之間自主交流、自主合作;鼓勵學生展開討論、辯論、發(fā)表各自不同見解,促使學生共同發(fā)展。
3.學后,考慮教師如何導(學后導)
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數(shù)。所謂學后導包含解疑難、糾錯誤、幫歸納。
解疑難:就是幫助學生分析和解答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糾錯誤:就是糾正學生自學過程中的一些錯誤認識及糾正學生在運用過程中常犯的錯誤。
幫歸納: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對教師所提問題的回答,以及前邊互動的討論,教師盡力的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逐步登上最后一個臺階得出正確的結論。
學與用(用中導):學生學會基礎知識不是目的,最終目的是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課堂上來說是運用基礎知識解答問題,所以用中導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課堂練習用以復習鞏固基礎知識,二是課后精選習題,用以引導學生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句話,先學后教,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開動腦筋,教會學生實際運用。
分層教學:
1.學生分層
教師首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了然于胸,即好、中、差在心中落實到人。
2.備課分層
教師在備課時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目標分層,內(nèi)容分層,教學步驟方法分層,教學過程要設置全體、提優(yōu)、補差三條主線。
3.授課分層
根據(jù)備課時設計的全體、提優(yōu)、補差三條主線進行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主攻基本目標,又要兼顧優(yōu)、差生的環(huán)節(jié),讓各類學生都有所得。具體做法是(1)復習提問的問題要分層照顧到好中差。(2)教學活動要分層好中差學生都有事可做,且能做(3)鞏固練習要分層,習題配備,既要有基本目標習題,又要有能力提升習題。
4.作業(yè)分層
即留作業(yè)必須有達成基本目標的作業(yè),又要有靈活運用及探索新知的作業(yè)。
5.評價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對那些中下等的學生,如能完成最基本目標,就應該給與肯定和表揚,同時又要鼓勵尖子生拔高和創(chuàng)新。
小組合作:
小組學習形式是可以照顧不同學生學習興趣的揚長互助的教學方式。他變教師的單項傳授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特別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抓好小組合作學習是實施素質教育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
劃分小組:根據(jù)學生學習成績,組織能力每班分為四個學習小組,設組長一名,負責小組的常務工作,副組長一名,負責本小組的評價統(tǒng)計記錄,設課代表各一名和組長負責本小組參加課堂活動、完成作業(yè)(課內(nèi)、課外)及收交工作。
小組活動:
(1)課前對英語閱讀文章提問朗讀以組為單位,分基礎問題和探究問題,根據(jù)回答情況教師分組評價發(fā)評價卡、積分。
(2)課堂教學活動以組為單位,組長或英語課代表課代表負責組織分工、討論,形成結論,教師以組為單位評價,小組活動的有序性、積極性、結論性,發(fā)卡評價積分。
(3)課堂作業(yè)及課后作業(yè),以組為單位完成,教師規(guī)定完成的時間,各小組組長及課代表負責檢查完成情況,同時督促幫助(生教生)本小組學生完成作業(yè),實現(xiàn)生管生,生教生,達到課上、課下由一個教師向幾個教師乃至多個教師的轉化。
模式與導學:
在分層教學優(yōu)化教法,小組合作活化學法的思想指導下,充分運用英語學科的教學模式,本著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原則,科學運用四步導學法,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學會學習。
目標達成:
一是分層教學常態(tài)化;二是小組合作靈活多樣實效;三是小組評價科學有效;四是模式與導學最大化;五是通過小組合作與評價,實現(xiàn)學生管理學生,學生幫教學生,為了小組榮譽,由管理到自我約束,由一人為師到多人為師,最后達到人人為師。真正提高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
英語閱讀寫作教學的方法和模式多種多樣,教無定法。切實提高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