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凌晨,相聲演員張云雷發(fā)文,為相聲中的不當內(nèi)容致歉。此前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張云雷和楊九郎的相聲中曾出現(xiàn)“大姐嫁唐山,二姐嫁汶川,三姐嫁玉樹”“去部隊慰安”等內(nèi)容,引起巨大爭議。
上述不良詞句出現(xiàn)在相聲里,被當成包袱來抖,當作哏來逗觀眾開心,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相聲是一門表演藝術(shù),往往會摻雜一些俚語,編排一些搞笑、轉(zhuǎn)折的橋段,給觀眾帶來歡樂。但是,相聲表演者需要具備藝德,不能為了流量而一味推崇“三俗”,更不可以拿國難來“抖包袱”,這樣做有悖社會道德倫理,應予以嚴厲的批評和教育。
眾所周知,三大地震給災區(qū)人民造成重大傷害和損失,成為國人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和傷痛。每年5月12日亦被國家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以紀念不幸遇難的國民,提醒預防災害。至于“慰安婦”,則是日軍暴行的受害者,蒙受著巨大的肉體屈辱和心靈創(chuàng)傷,理應得到國民的理解和支持,為她們爭取到應有的道歉和賠償。
然而,在張云雷的相聲里,卻將地震和慰安都編排進去,并以惡俗的方式表演出來,以圖博得觀眾一笑。這樣做,現(xiàn)場的“笑果”是有了,可將國之殤、民之痛編排成相聲段子,作品的質(zhì)量非常拙劣;將笑料建立在同胞的痛苦之上,這種行為更令人不齒。因此,當這兩個相聲段子被網(wǎng)友扒出來后,立即遭到眾多網(wǎng)友及官媒的批評,亦說明其已觸及社會道德和藝術(shù)的底線,對國民造成傷害,應施以相應的懲戒。
(選自《南方日報》2019年5月14日)
素材解讀
1.恪守底線。唐山、汶川、玉樹三大地震,給災區(qū)人民造成了重大傷害和損失;“慰安婦”是國人心中難以抹去的陰影和傷痛。相聲演員張云雷把國難做逗哏以博得觀眾開心,觸犯了道德和藝術(shù)的底線,遭到了網(wǎng)友一邊倒的批評,這是情理之中的事?!皩W藝先學德,做戲先做人”,這是藝術(shù)從業(yè)者需要牢記的箴言。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時時事事都要受到社會公認的法律和道德等準則的約束,不可能游離于社會之外。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恪守做人的底線。
2.抵制庸俗。張云雷在相聲里,拿國難“抖包袱”,為了贏得觀眾的笑聲,竟然一味迎合低級趣味,拋棄了相聲針砭時弊、諷刺幽默的特質(zhì),與德藝雙馨的侯寶林、馬三立等前輩漸行漸遠。作為一名演員,心中要有戒律,要時刻保持對藝術(shù)和道德的敬畏之心,不能與庸俗同流合污,更不可違反法律法規(guī)。庸俗的作品沒有市場,沒有生命力,我們要遏制浮躁之風,遠離庸俗,與高尚為伍,豐富精神底蘊。
適用話題
恪守底線 抵制庸俗 知錯就改 力戒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