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萬年 (河北秦皇島市第十中學)
2017年11月中旬,秦皇島市第十中學和第十八中學實質性合并,名稱為秦皇島市第十中學。兩校實力強弱不同,辦學風格特點迥異;我從小學到中學來做校長工作,業(yè)務上差異性較大,教師本能有對管理模式的差異認知;兩個學校、各個層次之間面孔生疏,行事習慣大不一樣;并校為一址的具體工作事無巨細,紛繁復雜,且時間緊迫。頻繁地召開各種會議是必不可少的,會議的內容、導向、內涵、風格、質量決定著兩校能否充分有機融合,校長能否有效融入新群體的速度和深度。
第一次和全體教師的見面會,我做了一個簡短的發(fā)言,表示堅決擁護上級決定,服從組織安排,學校工作一切照常,強調穩(wěn)定是當前的首要工作,具體做到每一個校區(qū),每一個年級,每一個班級,每一位教師都力求穩(wěn)定,自己管轄的范圍不出現非穩(wěn)定問題。
簡單的發(fā)言表明了本人對上級決策和組織安排的態(tài)度,實質上是在對參會教師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明確學校當前運行保持原態(tài),暫時沒有大起大落的行動,旨在平復教師波動的心態(tài);強調穩(wěn)定一是防止學生家長因誤解而出現社會問題,二是給大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具體的做法。
發(fā)言簡短,層次清楚,內涵深刻,達到了見面會預期的簡約而不簡單的目的。
稍有熟悉后,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教師會議,題目是“走進新時代”,以張也的歌曲《走進新時代》作為候會背景,一是平和教師候會的煩躁心情,二是暗示教師日常候課不是簡單的等待,而應該有其含義,三是提示教師,學校合并就意味著學校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新階段就應該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新的發(fā)展思路和新的辦學措施。
會議講的第一個問題是“一個十中,友好的十中,平等的十中”的理念。目的是統(tǒng)一思想,盡快融合,消除你們、我們的意識,謹防小團體,甚至小幫派的出現,強調十中是大家的十中,是每一個人的十中,不是某些人的十中,更不是某一個人的十中,大家都是十中的主人,是平等的關系,都是十中的建設者,在這里沒有東道主,也沒有新來客。
第二個問題是提示大家做到“五個嚴禁”,即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嚴禁搞有償家教,嚴禁不公平競爭,嚴禁激烈沖突,嚴禁越級上訪。
會議內容簡單,易懂易記,但關系到學校的開局面貌和運行狀態(tài)。會議的標題喻示大家以嶄新的姿態(tài)對待工作;明確的理念平衡了干部教師的心態(tài);五個嚴禁起到了防止惡性事件發(fā)生的作用。
第二次全體教師會議的題目是“眾人劃槳開大船”,同樣以此作為音樂背景召集會議,歌曲背后同樣有其深刻的含義。會議內容是講團結的重要性,講團結的意義,講團結的方式方法,啟迪教師堅信團結就是力量,全校上下緊緊團結在一起,同一個聲音,同一個志向,同一個步調,建設大家理想中的學校,實現學校的長足進步與發(fā)展。鼓勵大家在學校發(fā)展與建設當中做有作為的自己,做有特點特長的自己,做受人歡迎的自己,也就是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有了前兩次會議的基礎和一段時間的相互磨合,隨著教師間的逐漸熟悉,根據合并后的運行情況我們組織召開了第三次全體教師會議,會議的主題是“我們走在大路上”,選曲用意同歌名,更深層的意義是鼓勵教師昂首闊步走在學校銳意創(chuàng)新和快速發(fā)展的大路上。
從常人的常規(guī)思維來說,頻繁的會議讓很多教師心里感到厭煩,形式上不得不服從,行動上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來抵觸。如果要達到會議應有的目標,就要充分做好會議的前期準備工作。第一,對合并初期的會議次數、內容、效果預期做出層次上的安排,由淺入深,由表及里,步步為營;第二,掌握好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和心理狀態(tài),揣摩會議意圖與教師接受意愿的契合點,把會議外因變成教師內需;第三,會議內容形成文字稿件,觀點明確,邏輯清楚,語言簡短,表達精準,稍有佳句,偶有妙語,方便記憶;第四,校長講話鏗鏘有力,落地有聲,幽默詼諧,親切自然;第五,會程短暫,尋求共鳴,意猶未盡,悄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