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亞麗 濰坊學院 山東濰坊 261061
實驗是自然科學教學的基本手段,它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還能夠鍛煉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動手能力,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識程度,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但受學??茖W課時和實驗室器材的限制,做一次科學實驗變得很奢侈,因此自創(chuàng)小實驗和自制實驗器材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自然科學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實驗活動中,可充分利用學生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學習科學知識和規(guī)律。例如:在講解大氣壓時,以“瓶口吞雞蛋”這一實驗開始,這一有趣的現(xiàn)象立即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接著問學生這是什么原因,讓同學們充分思考,在學生們的興趣被激發(fā)的情況下轉入新課,當學生明白了大氣壓的概念后,再來完成下一個小實驗,將一只玻璃杯灌滿水,用一紙片蓋在杯口上,再迅速按住紙片把水杯倒過來,用手握住玻璃杯,放開托紙片的手,讓學生觀察,學生驚訝不已,紛紛議論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這大氣壓到底有多大?最多可支持多高的水注?這一小實驗還可以驗證液體表面張力的存在,剛剛實驗時玻璃杯是裝滿水的,下一個實驗玻璃杯可以不裝滿水,同樣的紙片,同樣的過程,最后發(fā)現(xiàn)杯中的水也不流出,因為玻璃杯中也有空氣,所以用大氣壓無法解釋,那么支持杯中水的力來自何處呢?很自然的引出了水的表面張力。表面張力還可以通過向裝滿水的容器中放入針,發(fā)現(xiàn)它們能浮在水面上(在方法得當的情況下),然后放入一點洗衣粉,發(fā)現(xiàn)原本漂浮的針都沉了下去,從而驗證不同液體表面張力不同。
實驗活動向來是自然科學教學的基礎和特色,受實驗室條件的影響無法提供更多更豐富的實驗器材,在這種情形下,一些自制器材就應時的產生了,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研究自編小實驗,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全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在自創(chuàng)的小實驗中,沒有現(xiàn)成的樣品和器材,這就需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具有相關科學特性的物品,這會讓學生自發(fā)的觀察生活,自發(fā)的去嘗試一些以前不曾嘗試的東西,這樣學生的潛能將會被更好的挖掘,自我能動性也會更強,學生會更自主更自立。學生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小實驗中雞蛋的出鏡率極高,現(xiàn)總結如下:實驗1:煮雞蛋怎樣剝蛋殼比較容易,家里長輩們的經驗是:撈出雞蛋后,先將雞蛋放在涼水中呆一會,等到雞蛋不燙手時再拿出來剝蛋殼。同學們的實驗是:取兩個雞蛋(保證生產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分別在熱的情況和涼的情況下剝雞蛋殼,感受難易程度;實驗2:剛從鍋內撈起來熟的雞蛋,蛋殼上帶水時,溫度很高,直觀的現(xiàn)象是:用手可以拿一會,但會很燙手,如果撈出的雞蛋先晾一會,等蛋殼上沒有水以后,再用手拿,直觀的現(xiàn)象是:手都不敢碰,蛋殼非常熱;實驗3:瓶口吞雞蛋實驗,選一個罐頭瓶,瓶口直徑略小于雞蛋,瓶底放些干土,用鑷子將一點燃物放入瓶中,然后就可以在瓶口放上準備好的雞蛋,注意要將雞蛋較粗的一頭朝下,火焰熄滅后,雞蛋從瓶外進入了瓶中;實驗4:找來一燒杯,將其裝上水,把一個生雞蛋放進去,雞蛋很自然的來到了杯底,此時食鹽要出場了,慢慢往燒杯中加鹽,期間一定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攪動,在不斷加食鹽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雞蛋漸漸上浮了,如果繼續(xù)加食鹽,雞蛋會完全浮上來。
不是所有的實驗都能馬上觀察到現(xiàn)象,有的實驗需要一個很漫長的等待過程,在這一等待過程中,對學生來講是個很好的磨性子的過程,可以鍛煉他們的韌性和耐力。如觀察并記錄一天的室溫變化甚至觀察并記錄四季的溫差等,因為所需時間較長,學生無法利用上課時間完成,只好將這些實驗變成課外作業(yè)讓學生自己完成,這樣能更好的考驗學生的自制力和責任感,在此驗證的過程中,少數同學不能嚴格的按要求完成,大多數同學都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觀察并進行了記錄,很好的完成了實驗的任務,學生對此過程的自我描述是: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了,感覺自己與深奧的科學靠得更近了,而這也正是老師希望達到的目的。通過這些小實驗不但能讓學生們動手動腦,增強她們學習科學的自信心,還能很好的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又例如在電荷的教學過程中,曾嘗試著讓學生制作驗電器,同學們便利用身邊的器材(各種瓶子、金屬絲、巧克力紙箔等)制作出了各式各樣的驗電器,同學們在自己動腦動手的過程中更深刻地體會和理解了電量和電性的相關知識。事實證明,絕大多數同學制作的模型相當的成功,不但外形美觀而且獨具創(chuàng)意,為此我們還舉辦了一次模型展覽,也極大的激發(fā)了她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增強了她們的學習信心。
綜合上述內容,小實驗雖然名字小但是作用大,它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而且讓學生自己從生活中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科學現(xiàn)象,讓學生們自己將科學與生活聯(lián)系了起來,讓枯燥、深奧的科學知識變的更加平易近人了,小實驗小制作成為了學生對科學知識感興趣、想好好學習科學知識的一個捷徑,當前的教育改革要求科學知識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真正體現(xiàn)出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讓學生多動手動腦,引導學生走進科學、關注科學、熱愛科學,只有做到這些,才能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而從源頭上提高各小學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