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月梅/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東風小學
低年級學生處于語文基礎知識積累以及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教師在這一階段提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講究教學方法,將為有利于學生鍛煉閱讀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擴展視野的同時,完成基礎知識的積累,逐步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
小學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處于起步階段,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接受體系完整的語文閱讀教育對于母語學習有著重要的奠基作用。一方面,低年級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通過閱讀訓練,學生可以擴充自己的閱讀面,培養(yǎng)識記生字的能力。學生在閱讀語段理解語段的過程當中,充分的鍛煉了自己的語句理解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另一方面,閱讀訓練可以鍛煉學生運用語言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學生在充分閱讀文章的前提下,需要將文章主旨進行加工,形成自己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將得到極大的鍛煉和提升??梢哉f,閱讀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極為基礎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一,重視基礎字詞的積累而忽視對文章的理解。低年級學的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相對較少,而閱讀文章中常常存在大量學生沒有掌握的生字和生詞,擴充學生知識的積累、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掌握更多詞匯和生字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師將字詞識記和閱讀教學割裂開來,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字詞的講解,而忽視本質(zhì)的閱讀教學任務,導致低年級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之后,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提升非常緩慢,盡管積累了一點數(shù)量的詞匯也缺乏靈活運用和在語段中理解其含義的能力。
第二,閱讀教學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目前,很多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開展僅僅圍繞考試要求來進行。這樣做并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相反可能由于過于嚴格的訓練導致學生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抗拒情緒。低年級學生的字詞積累有限,閱讀理解能力尚需培養(yǎng),并且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過于嚴格而枯燥的閱讀訓練會打壓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降低對學習的熱情。反之,如果教師能夠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科學有序的鍛煉,逐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將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提高。
第三,閱讀教學容易停留于對字面含義的理解,而忽視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以及教育意義的傳遞。目前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難度設置與梯度規(guī)劃尚待提高,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是常常將教學重點放在對文章千層含義的理解上,雖然這樣做可以降低難度,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但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導致學生在歸納文章主旨以及挖掘深層含義的時候感到困難。同時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在課程銜接上稍顯生硬,課程難度過度不夠自然,很多生在課程進入新的階段后感到難以適應,從而打擊了繼續(xù)進行閱讀學習的積極性。一篇優(yōu)秀的閱讀文章在優(yōu)美的詞句背后往往包含中重要的教育意義,對學生有積極的啟發(fā)和引導作用,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對教育意義的挖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受到品格的教育。
第四,教學形式稍顯乏味單一。由于閱讀教學的任務相對集中,很多教師在進行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時候,不注重調(diào)動課堂氣氛,沒有采取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參與度不高,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很難激發(fā)出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低年級學生有著創(chuàng)造力豐富、喜歡追求趣味的心理特征,過于刻板乏味的教學方式明顯不適用于該階段的學生。
首先,教師要注意將字詞識記和閱讀教學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鍛煉學生靈活運用文字的能力,在提升閱讀水平的同時鍛煉寫作能力。以人教版語文教材中《動物兒歌》一文為例,文中有大量的形聲字,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講解生字的寫法和含義,更要引導學生學會在語句中體會形聲字的妙用和擬聲詞的作用,同時組織學生選擇一組擬聲詞進行寫作,從而把握擬聲詞的用法。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了字詞的積累,同時豐富了學生的漢語知識,提升了學生理解文章情景的能力,更是為學生豐富寫作手法和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引導。
其次,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本資源,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端午粽》一文為例,教師在完成字詞講解和引導閱讀等步驟之后,可以圍繞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向?qū)W生進行演示和講解,讓學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和我國自古以來所推崇的高潔情操。教師還可以選取課外讀物作為閱讀教學的資料,古今中外有大量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以及童話和寓言故事等,均適合低年級學生進行閱讀,教師可以適當選用,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再次,教師要層層遞進的進行閱讀教學,保證梯度合理,做好銜接工作。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完成閱讀學習的任務較為簡單,但教師不應該將學習的難度著眼于此,而是應該幫助學生層層遞進,逐步提升課程內(nèi)容的難度。在進行閱讀教學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將任務設定為“找到文中的明顯信息”,以鍛煉學生的完成文章閱讀和信息檢索的能力,在學生熟練掌握這一技能之后,教師可以將任務設定為“根據(jù)已知的信息進行合理的推斷”,以鍛煉學生充分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進行邏輯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閱讀文章所體現(xiàn)的教育價值,讓學生在品格和意志等方面受到良好的熏陶,將閱讀教學的成果延伸到知識層面之外,實現(xiàn)智育和德育的有機結(jié)合。
最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結(jié)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習慣等特征,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氛圍,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低年級學生集中精力的時間相對較短,同時單位時間內(nèi)可接受的知識容量也相對有限,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合理設置課程,選取長度適中、難度合理的閱讀文章。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例如可以讓學生進行簡短的讀書報告,和班級同學共同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章含義以及背后的深刻含義。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切實的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收獲愉悅的閱讀體驗。
綜上所述,低年級閱讀教學是一項基礎而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應不斷思索并結(jié)合實踐,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