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恒
摘 要:婦產科護理作為高職院校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扎實基礎知識,也能提升臨床實踐技能。但是在傳播教學模式,知識傳授過于單調,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學效果較差?,F(xiàn)在引入信息化教學方式,在動態(tài)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都順利接受了知識。本文將簡述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信息化教學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教師主要采取語言、文字、掛圖、錄像和模型等教學方法,學生面對復雜、抽象的內容時會感覺無從下手,學習難度也很大?,F(xiàn)在將信息化教學引入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中,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可以對婦產科護理知識與技能產生深入了解,也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保證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1 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
在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對知識理解不深入,學習效率長期得不到提升。在信息化教學下能夠讓知識以聲音、圖片和視頻等方式呈現(xiàn)出來,讓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生動與形象,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觀看清晰的畫面,對婦產科護理知識產生深刻印象。當然在信息技術幫助下,也有利于讓學生輕松消化重難點知識,在學習中變得更加主動,以“子宮肌瘤”這部分教學內容為例,學生通過觀看錄像,掌握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內容,并自主總結子宮肌瘤的護理方法。這些就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可見發(fā)揮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能夠保證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水平實現(xiàn)提升。
2 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信息化教學策略
2.1 優(yōu)化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難點
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信息化教學中,教師不再占據(jù)著課堂的主體地位,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能夠控制自身的學習進度,根據(jù)需求選擇學習的內容,教師則在重難點處為學生提供指導。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得到體現(xiàn),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全身心融入到婦產科護理學習中,既提升了學習效果,教師也能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保證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目標順利實現(xiàn)。例如:在“接產技術”教學中,教師先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制成課件,便于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對接產技術產生全面的認知。接下來學生按照自身的需求有針對性作出選擇,反復播放各項接產操作視頻,包括沖洗消毒會陰的要領、保護會陰的關鍵、結扎新生兒臍帶與會陰縫合手法等。這些學習的重難點內容通過讓學生強化記憶與牢固掌握,有利于學生跟上教學進度,不需要一味的死記硬背,既提升了學習效果,也未學生今后臨床見習和實習打牢了基礎。
2.2 生動直觀演示,幫助學生記憶
在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中,涉及很多檢查與操作的內容,在時間、病例與無菌原則等限制下,大部分內容難以演示,學生因為缺少直觀認識,思路也很難保持暢通。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各種典型病例與護理操作技術等可以生動呈現(xiàn)出來,學生可以快速積累知識,在疾病的認識上也更加準確與全面。例如:在“婦科檢查”教學中,在信息化教學手段下,可以為學生播放婦科常用體格檢查與婦科特殊檢查的錄像與圖片,利用模型示教的方法,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實現(xiàn)提升。學生在學習中也能輕松理解,懂得如何將理論知識用于臨床實踐中,讓學生在直接觀察中實現(xiàn)了學習效果的提升。此外,當前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在醫(yī)療質量上也有了更高期望值,說服女患者接受臨床示教難度也更大,而信息化教學中學生觀察臨床圖片與錄像,可以掌握相應工作技能。
2.3 豐富教學內容,增加知識積累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課堂上配置了很多教具,如骨盆模型、胎兒模型、掛圖等,然而教學中也有部分內容難以演示,包括產程觀察、接產過程、婦科病人常用手術方法和護理操作技術等。教師在通過肢體語言與口頭語言表述后,學生再根據(jù)自身想象進行理解,在臨床實習中深化認識,但是這樣教學效果并不好。將信息技術引入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將文字、圖表和圖形等靜態(tài)內容以動畫、錄像等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也能順利實現(xiàn)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在“正常分娩”教學中,“分娩機轉”相關內容教師只能選擇掛圖、骨盆模型示教的方法,學生很難順利想象。高職院校在時間、地點和條件上有限,學生也很少有機會進入無菌操作產房,對正常分娩、接產技術操作等理解不到位?,F(xiàn)在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在屏幕上呈現(xiàn)胚胎、母體宮腔內胎兒各時期生長發(fā)育形態(tài)的照片,胎兒足月后露出部分在母體骨盆進行銜接、下降、俯屈和內旋轉等適應性轉動,以最小徑線在產道分娩機轉的動畫、產婦正常分娩過程、接產技術操作等錄像,與文字與解說相配合,學生將產生深刻印象,既可以輕松接受,也能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中,婦產科護理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結語
總之,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勢比較顯著,在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中采取信息化手段,能夠讓知識的講解變得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輕松達成學習目標。當然信息化教學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教師應該結合高職院校婦產科護理教學實際情況,科學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才能保證教學質量實現(xiàn)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赪.門診婦產科護理實習生培養(yǎng)模式探討[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22):51-53.
[2]丁郭平.婦產科護理任務驅動式信息化教學初探[J].全科護理,2018,16(06):746-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