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洪澤
浙江省永嘉縣甌北第三中學
我們一直強調科學課堂要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要加強師生和生生互動。但通過調查,我們不難發(fā)現,目前很多科學課堂的教學方式仍舊比較單一,課堂氛圍還是比較嚴肅,缺少有價值的互動。學生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到高效課堂中。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還不成熟。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說教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因此,教師必須要建立起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注重課堂的互動性,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1]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在性格上比較活潑。基于初中生的這個普遍的特點,我們的科學課也應該是生動、活潑的互動式教學。這樣才能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茖W課和其他學科存在一定的差異,它的內容更加貼近于我們的生活。因此,教師在課堂中應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主動地加入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改變以往學生被動聽課的局面,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提升。這樣,學生便可主動地進行學習思考,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便可得到提高。
在以前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對學習沒有過多的期待。而在互動模式下的科學課堂,教師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夠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和學生打成一片。教師在講解知識時,也能夠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和學生建立起一種師生平等的關系。這樣,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學生對教師就更加信任,從而為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奠定基礎。
我們開展互動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真正地掌握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然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我們的教學,只有充分地感染到學生,才會具有教育的意義?;诱n堂模式,恰好能夠達到以上的教學效果?;咏虒W模式能夠在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下,師生共同去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互動教學模式,其目的是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因此,在課堂的開始階段,教師就要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通過一些情境化的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思考探索問題的氛圍,讓學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專心致志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們在學習浙教版七年級上冊《質量的測量》時,教師在課堂的開始階段就可以通過幻燈片的方式,為學生展現幾種商品,然后提出問題:我們在給這些商品進行定價時,依據是什么?這將引發(fā)學生去思考。教師通過提出與生活相關的這樣一個問題,可讓學生積極地開展討論。這就能讓學生初步具有物體質量有多有少的認識,從而進入到質量單位換算的學習中。[2]
在科學課堂的互動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進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外,還要關注生生互動。學生之間最好的互動方式,就是進行合作探究。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就某個問題或者是某項任務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得出答案。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形成一種積極的互動局面。例如,在學習浙教版七年級下冊《摩擦力》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行地設計實驗,展開探究。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讓學生有效地進行互動,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學生通過彼此之間的思考和交流,自行設計出了關于摩擦力研究的實驗。成功的設計能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到實驗的樂趣。
科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科學,讓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科學融入到課堂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科學就在我們身邊,科學對于我們的生活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于是,在初中科學課堂上,教師就要積極地拓展科學知識的應用,并注意科學知識和生活的結合。例如,在學習浙教版《浮力》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打破教材中現成的案例,引入一些新鮮的例子。又如,教師可用兒童膠囊藥物的原理為學生引出浮力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通過互動交流,討論生活中他們遇到的浮力現象。我們通過這樣的交流,可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空間,幫助學生更好地建立起科學素養(yǎng)。[3]
綜上所述,互動教學在初中科學課堂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讓我們的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能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我們要在科學課堂中,繼續(xù)堅持并合理使用互動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