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紹仕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銀屏鎮(zhèn)中心小學 238051
從教三十多年一直在小學工作,因為是中師畢業(yè)談不上什么專業(yè),什么課都教,不論教什么課我都特別注重德育的滲透。我國的教育方針從早期要求的“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到現在要求的“立德樹人”都把德育放在了首位,自從近十年我教中高年級的品德課時,就越發(fā)感覺到德育的重要性了,因為一個人品德出了問題其它的就無從談起,智商越高,身體越壯或許對社會危害越大,詐騙犯、搶劫犯、叛國間諜哪個不是智商高或體格壯的人。一個國家的教育中德育出了問題,社會前進的方向就會出現偏差,社會的公平正義、文明和諧就決不可能實現!我從內心深處始終把德育學科當成比語數英更重要的學科,同時我驚奇地發(fā)現到,班級的德育課上好了,班風更純正,學風更濃厚,學生之間更友愛,學習成績更優(yōu)良。這更加堅定了我的想法:堅持把品德課變成學生正能量的充電樁。
很多剛教學品德課的教師總是沒有把這門課放在應有的位置上,覺得可有可無,要么照本宣科,要么被別和學科擠占,加上品德課的教學效果又很難量化,久而久之教師不重視,學生更把它當成了副科,因為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操控著,那就是“應試”這根指揮棒。誠然,學業(yè)水平無比重要,但在小學階段,本該是金色的童年卻早早進行大量重復的訓練,只能是死讀書、讀死書,況且學習中欠缺愉悅的情感學生就會厭學,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有學生心理不正常等極端現象發(fā)生。我針對小學生可塑性強,崇拜英雄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用大量的正反兩個方面的經典故事或身邊發(fā)生的鮮活的事例對他們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學生辨別是非,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幫助他們找準偶像并快樂模仿,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讓他們從小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及時地給他們充電,讓他們電壓平穩(wěn),言行規(guī)范。
不少媒體在宣傳某個模范人物時,總是喜歡把他描繪成“偉光正”的形象,就象神一般的存在高不可攀,讓其他人可望不可及,或總愛把歌頌對象寫成積勞成疾或為國捐軀的悲情角色。這就拉遠了英雄們與常人的距離,反而抑制了大多數人當英雄的想法。我在教學中總是循序漸進,循循誘導,讓英雄們接地氣以保護孩子們勇當先進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德育教育從小事抓起,祖國富強了,只要我們有興高采烈的美好情感就是愛國。只要我們有從小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就是愛國。又比如討論如何“做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生”時,我的做法是立足邁小步不停步,先定一個粗略的簡單的標準:“對人文明禮貌,做事認真負責,自覺保護環(huán)境”就是優(yōu)秀的小學生,讓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優(yōu)秀的,然后再逐步鞏固拓展,不斷克服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要求他們不必追求完美,只要在進步就是最好,一個學生不管哪個方面只要有閃光點我就緊緊抓住充分給予贊揚,讓孩子身上的正能量得以放大和升華。因為大多情況下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激勵遠比批評有效果,要讓這個充電樁及時地給他們輸出安全匹配的電流電壓和正能量,讓他們干勁十足地去學習,去成長。
德育課絕不是簡單的念經說教講大道理,必須要因地制宜,深入地研究學生的生活,研究學生的喜聞樂見。我在教學中不斷變換教法,讓學生覺得有新鮮感。我經常采用演講、講故事、游戲等方法師生互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求知,每堂課一個主題,每堂課都有收獲,每天都在加載正能量,每天都在促進學生端正方向快樂成長。長此以往學生也強化了自律,提升了品德,這個充電樁也成了學生的樂園,他們自覺充電,自覺擁有滿懷正能量的自信與力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作用力巨大而深遠,社會環(huán)境是直接影響孩子成長的大課堂。我的做法是:在與孩子們成為好朋友的同時主動與他們的家長也成為朋友,利用QQ群、微信群及時了解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及時與家長們交流信息,優(yōu)化他們的教育觀念,優(yōu)化他們的家教方法,沖淡他們的負面影響。積極邀請公安、文化等部門來校進行法制、安全、文化及其它方面的教育,同時走出去積極參加社區(qū)活動,如“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活動,去敬老院“獻愛心送溫暖”等,三方合力優(yōu)化環(huán)境,不斷促進孩子優(yōu)良品德的形成,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以上是我教學品德課的點滴體會,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作為教師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虛心學習、與時俱進,陪伴及引導孩子的心靈砥礪前行。為了建好充電樁,我們還要不斷地探索研究、更新升級,為做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而奮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