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1
亞里士多德曾說:一切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小學生學寫作也必然這樣,先看別人怎么寫,在閱讀中去感受、吸納,再通過筆端去自由飛翔。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朱自清、葉圣陶等老一輩教育家就提出了“讀寫結合”的研究。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也曾提出“寫作閱讀法”,即先寫后讀,同報刊上的文章比賽,讓學生得益匪淺。因此,我在教學中開展了讀寫聯(lián)動的教學實踐和研究,讓學生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敢于表達、樂于寫作,并初步學會表達方法。也讓教師的作文指導落地生花。
具體說來,我做了如下的實踐和研究:
一、讀寫聯(lián)動的課堂研究
1.充分閱讀,引導發(fā)現(xiàn)
葉圣陶指出:“讀與寫的關系密切。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吸收,是基礎,寫作是傾吐,是內(nèi)化;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出,從內(nèi)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傾吐?!闭n堂上,我給孩子們補充大量的閱讀材料,如配套教材《主題讀寫》、《經(jīng)典誦讀》,或者是課外的文章、故事,甚至引入整本書。老師們帶領孩子們初讀、品味讀、展示讀,讀中批注、寫閱讀記錄卡,讀后分享交流,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并引導發(fā)現(xiàn)寫作的秘密。為學生的表達打下基礎。
2.鏈接寫作,指導方法
閱讀為作文提供了直觀范例,在充分讀文和發(fā)現(xiàn)后,我梳理講解寫作方法,并巧妙鏈接到寫作點,指導學生去模仿課文范例,運用文中的方法來寫作。每一次講讀課,不管時間多么緊,一定會留出5-8分鐘給學生練筆交流,當堂消化并運用所學的寫作方法。天長日久,學生自然就下筆自如、文字活潑了。
3.寫后分享,取長補短
學生寫作后,自我欣賞、同伴分享交流,我再帶領孩子們開展多樣的評價,給孩子們激勵和指導。我還定期把優(yōu)秀習作片斷整理出來,如最佳開頭結尾、最精彩的描寫、最有哲思的小句子、優(yōu)美抒情等,分類排版,最后印刷成寫作小報,讓孩子們互相欣賞、共同學習,取長補短。
二、讀寫結合點的設計研究
為了讓課堂有效或者高效,把寫作指導和訓練落到實處,我研究了讀寫結合點的設計要點:
1.設計有目的: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課一得。同時注意訓練的梯度,循序漸進,步步深入。
2.設計多形式:教學中我嘗試設計了多樣的形式,有課文句子或片斷的仿寫、句子擴寫、課文改寫、故事續(xù)寫等等。
3.設計有價值:我力求找準讀寫結合的最具價值點,對學生加以指導和訓練。比如,學習精彩的句子用修辭、關注段的結構來設計、放大文章的細節(jié)來描寫、找到文章的留白處加以想象等等,讓每一次的指導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等等,讓寫作技巧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有價值的設計:
(1)讀寫內(nèi)容的聯(lián)想——解決言之有物的問題。比如學習《大自然的聲音》,啟發(fā)學生聯(lián)想:風,除了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他還會到什么地方去呢?還會唱出什么樣的歌呢?再讓學生寫下來。
(2)文章構思的模仿——解決言之有序的問題?!犊傄驳共涣说男∥荨肥且粋€有趣的童話故事,我?guī)е鴮W生了解曲折的情節(jié),發(fā)現(xiàn)構思的秘密,讓學生去續(xù)編故事。
(3)寫作方法的遷移——解決言之有法的問題。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結構:總分總。分的部分由四段組成,每段的段首一句都概括了這一段的意思,并且按照春寫秋冬的順序來寫。然后讓學生來練習用這種構段的方法來寫作,學習寫作之法。
(4)習作語言的運用——解決有話可說的問題。《聽聽,秋的聲音》是一首文質(zhì)兼美的詩,我讓學生朗讀背誦,積累優(yōu)美精妙的語言,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之中。同時,仿寫小詩。學生的作品精彩紛呈。課本還隨處散落著許多精妙的修辭句,我留心隨手拾掇,隨時仿寫,豐富學生的語言因子。
(5)作文情感的激發(fā)——解決言之有情的問題?!度ツ甑臉洹芬徽n,在充分的朗讀、體會情感之后,讓學生感受鳥兒的神態(tài)、心情,補充細節(jié)描寫,激發(fā)情感的表達。
三、寫作之后的評價研究
在讀寫聯(lián)動的實踐中,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我設計了多層次的評價,找出優(yōu)點,指出不足,讓學生越寫越開心,越寫越精彩。
1.自我欣賞:給自己畫星星,評價我自己。
2.同伴交流:跟同桌交換,說說我喜歡的句子,向同桌學習。
3.教師激勵:老師多用激勵性的語言肯定閃光點,激發(fā)寫作興趣。同時也指出可以改進的地方,促使進步。
4.家長關注:最后把作品帶回家,請家長過目,再換一個角度來評價,更充分地激勵孩子。
總之,讀書萬卷,下筆有神。讀寫聯(lián)動,讓學生寫作不再犯難,讓他們有本可依,輕松地把閱讀中的積累變?yōu)樽约旱纳鷦颖磉_,無形中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言成果。讀寫聯(lián)動,讓學生的寫作妙筆生花,讓教師的指導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