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南中代文學的閑散詩人包括一些XIII世紀末到XIX世紀體現閑散意向的詩文創(chuàng)作作家。他們對于人生的選擇有很多差別,在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中生活但從中感受到的閑散正是這些作家的有趣之處。這篇文章我們將會談論兩類作家,一類是閑散禪師作家,一類是閑散儒學作家。
關鍵詞:作家類型;閑散作家;閑散禪師作家;閑散儒學作家;中代文學
一、閑散禪師作家類型
(一)閑散禪師作家來源
首先,自X世紀到XIV世紀末,幾乎所有越南禪師會汲取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本就十分靈活,“用之則行,舍之則藏”一方面需要提高科舉地位,另一方面,當世事不如意時為禪宗的智士留有一條路使得個人能夠得到自由和解放。而其中,道家無為,閑散逍遙,解放社會的束縛,融入自然的思想對該類型的作家也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越南自X世紀至XIV世紀初十分開放的歷史-社會和思想-文化狀況。一方面,當時的政府鼓勵禪師參加政事,另一方面,仍然允許他們隨機應變,自由選擇個人的道路。特別是再陳朝達到鼎盛時期,國家清平,人民安穩(wěn),安居樂業(yè)。
(二)代表作家
我們所知的閑散詩人禪師作家很多,可以提到:阮萬行、空路、元照、滿覺、慧中上士陳松、陳仁松、陳光朝、玄光......其中,三個代表作家為陳松、陳仁松和陳光朝。這三個禪師的一生和事業(yè)雖然有很大差別,但他們之間又存在一些離奇的巧合:在一些合適的時間點,他們從名利和地位之中解放,想要過閑散,自由、顛放并且放飛、融入自然。
二、閑散儒家作家類型
(一)閑散儒家作家的來源
閑散儒家作家出現在 XIV世紀并且一直到越南中代文學歷史中的XIX世紀末。閑散儒學作家追求簡單、清閑的生活,因為有時只不過是清閑的瞬間罷了。一方面,他們自身是一些接收儒家精神靈魂的人,思想脫離世俗、無為,從到家社會束縛中解放出來和思想從世俗中脫離,和佛教親近,融入自然。另一方面,隨著歷史階段和每個作家個人自身尋找追求最符合的閑散生活。
(二)代表作家
根據作家的人生和事業(yè)是否與儒學相關,我們暫時將代表作家分為下面幾小類:
1.悠閑或退休官吏
這個類型的作家在中代越南文學歷史中是最多的。他們原本是一些熱愛自然,山川景物的人,因此不管任何時候他們都追尋關自然來娛樂消愁,幫助靈魂舒展,釋放憂愁、思慮、對于公文的疲累。再者,實際上只有少部分作者的籍貫家鄉(xiāng)在升龍-河內或者順化;剩下的幾乎都出身于某一個小地方。正因如此,像是自然發(fā)生的一樣,多年為官之后,身心俱疲,他們已經開始追尋老后回鄉(xiāng)的田園生活,這正是他們?yōu)樽晕疑?、自由、融入農村生活的時候。一些代表作家如:范師孟、武夢元、阮時鐘、陳khanr,陳景、范......阮貴德、團阮俊、武輝盡、阮攸、阮行、番輝益......關于這些作家,當在職的時候,他們需要利用所有空閑時間歸心自然。當他們原理官場之后,古額儒家學士深刻、充分的認識、感受到為官者的痛苦,他們爭取最大化的時間享受閑散的生活讓靈魂得到舒展。從這里,在作家的詩中一個和自然、村野生活融合的人躍然紙上。他們看見自然的單純和美麗并且將憂思愁緒寄情于自然,那是他們和田園放松、舒展的時候,此前因為忙碌的官場生活沒有機會享受,特別還對一些極其渴望斗笠絲衣的畫面中的鄉(xiāng)間、田野作伴卻一直只是夢的作者十分感動。一些作者永遠沒有機會回去......
總的來看,為了融入自然、常人生活、村野間的閑散其實時一種需求,一種詩人-官吏或者帶有詩人靈魂的為官者的自身信念。因此,不管任何時候,無論在位或是已經退位他們都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體現著信念。
2.隱退之時閑散的儒學作家
一些為了等待確定自己為儒家學士-行道的隱退儒士十分具有代表性。他們是一些具有強烈行道思想的人,只不過,實際上,不是任何時間任何空間都允許他們入世并且可以順利入世。正因如此,當時事不如意時,他們將會暫尋隱居之路等待時機。當客觀條件成熟,他們會他們將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及他們立即被當局政府納入官僚機構的事實。代表作家有阮夢尊、阮時中等在失寵之后隱居;陶維辭在沒有等到重用之人時隱居。他們是一些意識清晰、才能出眾的人,他們自身的能力相信未來某一天他們將會得到重用并且實現成真。在這樣的隱居生活中,他們都有一些歌頌贊美隱居、村野生活的創(chuàng)作。這正是儒士體現豪放的靈魂、熱愛融入絕美自然的時候。
3.終身閑散的儒學作家
通常來說,這是一些儒士或者對官場沒有興趣的人因此從未參加科舉、和田園山水終身相伴(代表為XV世紀的陳師孟);或參加了科舉并且中舉但是可能因適時因此尋找保全自身,拒絕為官(代表為XV世紀的李子構);或者參加未中高舉因此開始對其厭煩,之后沒有再考之心,尋找退路(XVIII代表作家如吳、、)
在詩歌之中,儒家之士透露出了世事感慨的思考,同時,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贊美田園生活、隱居園林的詩歌,體現出和勞動人民生活的完全融入。并且體現出忠貞春節(jié)的品質的追求,對于清風明月、詩歌美酒的富有,終身儒家詩人能夠以氣宇軒昂、喜歡成為人格美的典范,超越世界,對時代漠不關心,對名利的蔑視,必然對隱藏隱士的作者類型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論
閑散詩人的出現表現著中代越南文學歷史的豐富,人格類型和作品類型多少都當代幾乎所有的作家,特別是隱居儒士。同時,如果在這些作家當中,比如在禪師作家和儒學作家中;在行道儒學作家、隱居儒學作家或是儒學才子中都有一些差別但是對于閑散的感受是他們奇妙的交點。閑散作家是越南中代文學從XIII世紀到XIX末富有藝術價值的閑散文學的力量,這是在內容和藝術上極具價值需要在未來繼續(xù)深入研究的文學形式。
參考文獻:
[1] 鄧氏好.《李-陳朝文學作家三種類型》, 文學研究 第10期,2014:19-31.
[2] 杜秋賢. 《越南文學XIV世紀作家類型轉換》,科學期刊,河內國家大學第3期2006:11-19.
[3] 黎文晉. 吳時任 – 越南中代文學之儒士[J].越南社科雜志,2016, (5):108-113.
[4] 黃友安. 高校專用 – 越南文學作品作者詞典[M]. 河內:河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01-602.
作者簡介:
黎文晉Lê V?N T?N(*),越南社科翰林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