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興菊
摘 要 幼兒出生后3-6年,是形成健康的獨立意識的關(guān)鍵時期。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無病痛外,還包括心理健康。幼兒心理健康是指幼兒心理發(fā)展達到相應年齡段幼兒的正常水平,情緒積極,性格開朗,無心理障礙,對環(huán)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因此,對3-6歲兒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兒童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不僅有利于激發(fā)3-6歲兒童參加活動的積極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關(guān)鍵詞 3-6歲兒童;健康心理培養(yǎng);研究
中圖分類號:A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2-0039-01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界定人格發(fā)展時認為,兒童早期經(jīng)驗如同最早的模板,會直接影響和定格個體長期的人格基本框架與發(fā)展趨向。兒童心理教育,如同木之本、水之源,貴在良性地發(fā)軔和全面地成長?;诖耍枰M一步實踐研究。
一、要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guān)系
(一)熱愛關(guān)注
冰心說:“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愛有著非常豐富的內(nèi)涵,每個人都想得到別人的關(guān)注、贊揚和愛。師生同伴關(guān)系的內(nèi)涵,如溫暖、關(guān)懷、寬容、安慰、獎勵、贊揚、信任等等。每個孩子都渴望教師的愛與關(guān)注,都會企盼鼓勵的目光與真摯的友情,都需要熱情的贊美與燦爛的微笑。兒童會說喜歡某某某老師,因為“她幫我梳小辮,她常摸我的頭,她還常常讓我分玩具……”老師的這些行為常是無意的,但在3-6歲兒童的心里都代表著教師的愛和關(guān)注。同時教師還應利用集體活動的機會,幫助、引導3-6歲兒童建立友好的同伴關(guān)系。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guān)系,可以讓3-6歲兒童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二)尊重信任
教師應成為3-6歲兒童學習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們不僅要以慈母的胸懷去關(guān)心每個3-6歲兒童,還要努力成為3-6歲兒童的朋友,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guān)系。要充分尊重3-6歲兒童的人格,以民主、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不隨便訓斥、體罰孩子。教師應允許3-6歲兒童犯錯,并給予3-6歲兒童改正錯誤的機會。這樣孩子在平等和諧的環(huán)境中才能心情愉快,茁壯成長。
二、采取多種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3-6歲兒童在心智成長期時,總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通過什么樣的方法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從根本上解決兒童心智成長期中的問題呢?首先要有目標、有計劃地利用兒童主動活動的方式,定期展開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開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維護兒童心理健康。其次,心理健康課是要針對性設計的。為了能夠進一步使兒童加深印象,教師還在班級精心設計了心情墻,把能夠表達出面部情緒的不同表情貼紙分別貼在每一個地方,使兒童在早上進園時在心情墻上貼上恰當?shù)谋砬椋@樣不僅可以使兒童在細微觀察他人的同時打開自己的心門,也有利于教師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兒童的情緒和心理變化,從而使兒童每天都能維持一個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
三、根據(jù)兒童的個體差異,設計不同的活動內(nèi)容
每一個兒童都有著不同的成長經(jīng)歷和成長環(huán)境,部分兒童喜歡獨自玩耍,不愛與人溝通;還有部分兒童由于缺乏安全感,所以無法自己睡覺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在第一時間制定了相關(guān)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定期組織不同的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教育情境。比如,有“關(guān)心我的小伙伴們”“溫馨的集體”“我成長了”等。讓兒童能夠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在尊重自己的道理,進而達到指導兒童的目的。
為了幫助兒童養(yǎng)成較好的心理素質(zhì),教師還在每周的最后一天放學時,組織了三個層次班級的兒童進行“贊美時刻”的活動。教師和兒童互相贊美,然后評選出最佳進步者,將美照發(fā)布在公示欄里面,激勵兒童互相進步,同時也在無聲中增強了兒童的心理素質(zhì),維持了兒童積極樂觀的情緒。
四、用愛心呵護兒童心理健康成長
事實證明,一個經(jīng)常受到教師理智和正確指導下的兒童總是自信的,時刻充滿著信心,積極樂觀、笑口常開仿佛是兒童的代名詞;而被教師忽略的兒童往往自我放棄,長時間下來還會產(chǎn)生自卑感的心理。作為教師,無論兒童的長相如何、智力怎樣,教師都要保持著一顆善良并且愛兒童的心,用教師的愛為兒童送去信任、自信感和安全感。讓教師帶著對兒童的愛心,并靈活運用愛的策略,為3-6歲兒童多送去一些關(guān)懷,引導兒童疏導心中的煩躁與不安。
雖然一直在著重突出教師在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但卻不是要求教師對兒童專門安排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為這不僅會加強教師的壓力,還會使教師在沒有專業(yè)培訓的條件下工作導致適得其反。所以最合適的做法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平時教學中,在不知不覺中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五、結(jié)語
總之,教師要貼近3-6歲兒童的生活,了解3-6歲兒童的心理,在3-6歲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上多做深入思考,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下功夫,把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起來,以保證3-6歲兒童心理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珊珊,韋雪艷.家庭心理教育——兒童健康成長的迫切訴求[J].大眾文藝,2019(1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