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
摘 要 閱讀不僅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深化,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高度重視,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也成為了教育教學的關鍵?;诖?,本文將對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進行研究和分析,以期構建以“學為中心”的互動式閱讀課堂,提高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 學為中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127-01
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可發(fā)現(xiàn)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學科深化改革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經歷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以及“學為中心”三個階段。從字面理解,教師主導即為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把控整個閱讀課堂,學生知識機械的被動聽講,而學為主體的閱讀課堂,則重在閱讀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的“學為中心”階段,則表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將成為閱讀活動的中心,通過兩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可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本文探析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的。
一、以“境”導“趣”,激發(fā)學生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新時代教育觀念,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認真分析和掌握學生的認知能力,并結合閱讀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打破傳統(tǒng)教學形式的局限和僵硬,為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以此激發(fā)小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教師對學生閱讀方面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觀潮》這篇閱讀時,小學生沒有直接見過潮水起落的景象,所以對文中用來描寫潮起潮落的那個壯觀語句,難以深入理解和體會。此時,教師就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和錢塘江大潮相關的視頻資料,為學生想象和理解提供具象化的圖面,繼而使其深入體會和理解那些描寫語句,達到深刻把握閱讀內涵的效果。
二、以“問”啟“思”,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
新課改明確提出,學生為課堂的主導者,教師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和組織者的工作,多設問啟發(fā)學生主動去思考和探索,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意識,而不是像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式,教師主導課堂,學生被動聽講,完全不為學生提供獨立的思考空間和余地。
三、以“全”促“特”,發(fā)展學生個性思維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全面教學原則,并在此基礎上,尊重學生個體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按照其不同的學習能力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案,合理利用分層教學法,在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也不忽視對學生個體個性發(fā)展的促進。比如,在《兩小兒辯日》這一閱讀文章中,教師要以提升整體學生閱讀能力為目的,進行閱讀講解和梳理,但也要設定不同層次的問題,給予小學生自主討論和思索的空間,為學生表達自己想法提供機會,促進小學生思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歸納總結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四、以“引”指“學”,強化學生學習自主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奇心強的心理特點,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深刻把握好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好課堂指引工作,將閱讀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構建生動、活潑的閱讀課堂,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意識。
五、以“文”透“觀”,塑造學生健全人格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閱讀技巧、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要以閱讀的深刻的理解能力來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小學生健康的成長。小學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關鍵,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可浮于表面,以應試為主,而是應該積極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閱讀文意,從文章表面看到文章內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落實以“學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本文在綜合分析和整理的基礎上,提出五點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以“境”導“趣”,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創(chuàng)設和教學內容契合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想象和理解提供具象參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問”啟“思”,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科學提問,啟發(fā)小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以“全”促“特”,發(fā)展學生個性思維,在促進全體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同時,加強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以“引”指“學”,強化學生學習自主性,科學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文”透“觀”,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深刻把握文章思想,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價值觀形成等。
參考文獻:
[1]毛衛(wèi)輝.以“學為中心”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