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章音
摘 要 大愛是建立在道德標準之上的帶有社會公益性的奉獻行為,大愛之所以區(qū)別于“小愛”,是因為大愛的無私性和無條件性。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大愛教育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 大愛教育;孝道;“鄉(xiāng)愁”;愛國情結;社會公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7-0023-01
聯(lián)系當前的國情和教育現(xiàn)狀,要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要重視青少年的大愛教育?,F(xiàn)行初中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大愛素材,這給我們語文教師實施大愛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一、大愛教育基礎的缺失,是目前教育界所面臨的挑戰(zhàn)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面前的這一批學生變得愈發(fā)嬌生慣養(yǎng)了,自私的現(xiàn)象也很嚴重。他們中的一部分人習慣于被保護,怕吃苦,不愿意承擔責任,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敢面對、畏縮不前,甚至寸步難行;他們貪圖安適的生活,生活中稍有不如意就沖父母撒嬌耍賴;他們學會了“少年老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仗義執(zhí)言,在別人面臨危險的時候,容易產(chǎn)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tài);他們學習的目的不再想著報效國家回饋社會,而是追求一己之私,有的甚至在學生時代就赤裸裸的追名逐利。這樣看來,他們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是不健康的、扭曲的。
當然,造成這種教育現(xiàn)狀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有社會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也是在大改革、大開放的現(xiàn)代化建設大進程中所不可避免的。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語文老師在工作崗位上,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既要教好書,也要育好人,契合實際,與時俱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針對性地利用教學資源內(nèi)容,因勢利導,打好育人基礎,強化學生的大愛基礎。
二、大愛教育的有效實施,要落實在具體的課文當中
(一)孝道?!鞍偕菩橄取?。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中,孝道貫穿始終。明理而孝,量力而孝是孝道的準則。關于孝道的課文大多集中在小學的語文教材里,初中語文只是偶有涉及。我在教學孟郊的《游子吟》和朱自清的《背影》等課文時,就會主動聯(lián)系孝道進行講解,傳播中華文明史中的孝道,告訴學生蘊含在“母慈子孝”“父子情深”主題背后的深意,讓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美德,而不至于留下“子欲孝親不待”的遺憾。
(二)“鄉(xiāng)愁”?!班l(xiāng)愁”教育必須孩子抓起,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在課堂上不失時機地傳授這方面的知識和理念,從小樹立為家鄉(xiāng)的建設事業(yè)做貢獻的大愛理想。我在教學魯迅的《社戲》、吳伯簫的《燈籠》、余光中的《鄉(xiāng)愁》、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等課文時,都會聯(lián)系到當?shù)氐囊恍┝曀住⒍Y儀和家鄉(xiāng)的變化,讓學生明白家鄉(xiāng)的命運是永遠和個人的命運、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的。在語文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的“鄉(xiāng)愁”意識,更要重視行動的落實。教學中還可以通過“綜合性學習”、“主題班會”、作文教學以及利用各種家鄉(xiāng)習俗、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學生強化“鄉(xiāng)愁教育”,讓“鄉(xiāng)愁”也成為大愛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三)愛國情結?!拔槐拔锤彝鼞n國”。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宣傳以及以及憂國憂民思想的教育?!短K州園林》、《與朱元思書》、《醉翁亭記》等課文,呈現(xiàn)了我們偉大祖國的壯麗山河;《土地的誓言》、《黃河頌》等記錄了中華民族前赴后繼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光輝歷程;《太空一日》、《一飛驚海天》等展示了我們國家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強國之路上的偉大成就。當然,我們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也要同國際主義教育相結合。所以,既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成果,也要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在發(fā)展過程中的先進經(jīng)驗;既要反對崇洋媚外,也要反對盲目排外。
(四)社會公益。我的座右銘是:做一個健康的人,做一個博學的人,做一個堅強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青少年,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語文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在教學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激發(fā)正能量,發(fā)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zhì)。這不僅是思想境界的問題,而是人生理念的問題;這也不是該不該做、值不值得做的問題,而是應當毫無保留、心無旁騖地去執(zhí)行的大愛問題。
三、大愛教育的普及,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有力支持
就實效而言,語文教師的能力畢竟很有限,大愛教育的實施很大程度上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合力配合才能完成。從孝道、“鄉(xiāng)愁”、愛國情結到社會公益活動這一整套鏈接來看,還只是是大愛的基礎部分,而且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就中學生的特點而言,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此,我強烈呼吁:我們的教育機構、我們的社會職能部門還有我們的教師一起行動起來,大愛事業(yè)的建設需要我們!大愛源于社會,也必將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
[2]劉余莉,蕭祥劍.建國君民教育為先.中國華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