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新課改的不斷施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是對初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突破口,是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必不可少的教學活動,教師合理的運用教學方法給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標的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如何優(yōu)化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以全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呢?本文將從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著手,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初探。
【關鍵詞】初中階段;心理特點;心理健康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0-01
一、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階段,艱巨的學習任務以及青春期發(fā)育的煩惱相互交織,使得其極易進入了叛逆期,如果在該階段無法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疏導方面的幫助,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而在此階段,學生心理壓力主要來源于父母、學業(yè)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學業(yè)任務加重、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父母期望值太高導致的升學壓力等等,無不對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帶來嚴峻的考驗;人際交往主要表現(xiàn)于同學之間的矛盾以及青春期的男女之間的朦朧情感。根據(jù)這些心理特點,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針對性的探索,以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的目標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需要符合預期的教學目標,將教學思想貫穿于整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之中,使得學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全方面發(fā)展,以適應時代變化的需求。符合時代的教學目標應該包括: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心理健康的教學活動中去,提升心理綜合水平,同時,應該提高學生的心理自主調節(jié)能力,當學生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或者重大事件時具備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三、淺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
1.合理的選擇良好的教學模式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目標的完成以及課堂教學效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教學模式指的是在科學的教學理論的支持下,通過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的整合,使得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得到充分發(fā)展,保證結構的合理性和教學的可持續(xù)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科目的課程,使其無法沿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需要教師根據(jù)其特點探索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
2.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所強調的教學目標應該鎖定于如何持續(xù)解決學生各個階段的心理沖突以及危機的預防,對學生心理進行適當?shù)母深A以保證學生得以平穩(wěn)的渡過各個時期。初中階段的心理健康教學面對的對象是心理狀態(tài)健康的學生,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學生自主心理調節(jié)潛能的挖掘,向學生滲透成長階段中容易遇到的各類問題和解決方法,幫助學生形成類似心理暗示等心理自主調節(jié)的能力。
3.初中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的人也越來越多,人際關系和人際交往在心理健康教學課程中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人際關系的互動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心理健康教育會產(chǎn)生一定的效果,對學生的言行舉止以及心理狀態(tài)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在心理健康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在一張白紙中畫一個黑點,然后去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么?”學生很有可能會說是一個黑點,這是教師就要反問學生為什么這么大一張白紙,你們卻如此關注這一個黑點。以此,教師可以引出相關的心理健康教學,防止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將別人的缺點無限放大,反而忽略了別人的優(yōu)勢所在。在課堂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同學彼此之間的優(yōu)點,通過這樣的有效互動去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
四、結束語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且系統(tǒng)性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解決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工作,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其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課程之一開展教學工作。注重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真正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教學基礎內容之一,養(yǎng)成學生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保證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周華,胡國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分享·體驗·內化”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3):120-124.
[2]王建麗.讓心靈灑滿陽光讓青春綻放光彩——新形勢下職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chuàng)新探索[J].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4):81-81.
[3]周楊經(jīng).心理活動課應徹底從學科教學思維范式轉向心理輔導思維范式——浙江省第九屆"百課萬人"(心理健康教育)創(chuàng)新教學觀摩活動后有感[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9):26-27.
[4]王輝.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