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簡
朋友在群里發(fā)了個視頻,是甄妮和羅文的對唱。一句“依稀往夢似曾見,心內(nèi)波瀾現(xiàn)”,開口就將我鎖住,像“人生若只如初見”的那種怦然心動,卻又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問才知道,這原來就是江湖上流傳深遠的經(jīng)典——《射雕英雄傳》的主題曲《鐵血丹心》。雖然聽過幾段這首歌的旋律,但因為不熟悉粵語,也沒有相應的人生儲備,并沒有留下特別完整清晰的印象。今天看到這視頻,不知怎么竟一時間思緒翻滾。
曾經(jīng)我在姑姑家,對門鄰居的小男孩兒,每天下午都準時沖回家,打開電視看《雪山飛狐》。因為被劇情牢牢捉住,這個“熊孩子”屏聲靜氣地_直看到片尾曲唱響,僵直前傾的小身子才聞聲解鎖。那片尾曲的內(nèi)容,他不見得聽懂多少,只跟著哼哼唧唧、閃爍其詞,唯獨到了“雪中情,雪中情”這一句,“恍驚起而長嗟”,又因為調(diào)門兒起得過高,每每破音。遲疑卡頓中,他對著電視機連追帶趕,唱得上氣不接下氣,憨態(tài)可掬的樣子實在可愛。
有時候想想,感覺歌聲似乎有一種奇幻加持的力量——隔了陳年的時光和迢迢的山水望去,不僅當時的音色和旋律縈繞婉轉(zhuǎn)、裊裊不散,連帶當時的場景,甚至幻象,都能歷歷在目,一鍵還原。
大概初中時,路遙的《人生》拍成了電影。許是因為那時年少不諳世事,所以這些年過去,除了記得這世上曾有過_個薄情的高加林和一個悲情的劉巧珍,很多劇情都淡忘了??墒悄涿畹?,那里面有一首插曲,卻時不時會在心里響起來;遇到同題材、同心境的歌,甚至會拿來比對——馮健雪的《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上河里的鴨子下河里的鵝,一對對毛眼眼照哥哥,煮了那個錢錢喲下了那個米,大路上摟柴瞭一瞭你……”陜北的民歌,唱男女間情愛伊始的試探和撩撥,用詞往往直白火熱,而送別和思念時卻含蓄深沉、柔腸百轉(zhuǎn)。就像《人生》的這首插曲,閉眼都能看見漫漫黃沙里鉛灰色的天空與山巒,看見紅棉襖、麻花辮的姑娘在天地相接處瘦小伶仃地站著,發(fā)絲紛飛,眼里淺淺地汪著閃閃的淚。
這幾年開始頻頻懷舊,尤其愛八十年代的影視劇插曲。
那仿佛是留在故鄉(xiāng)的青梅竹馬,帶著塵封的收音機里絲絲拉拉的噪音,咿咿呀呀成了絕唱。奇怪的是不論黑天白日,這臺收音機的上方似乎永遠籠罩著金黃的斜陽。聽著聽著,那些“塵封的年華和秋草”會不期然奔涌而至。我偶爾會回望、會惦念,會有淡淡的落寞和虧欠,會有回不到從前的傷感……卻依然會覺得,那是五味雜陳的斑駁人生里最溫暖不舍的光亮。在蕭瑟、蒼涼的秋日里聽上幾曲,便如所有的過往都可以望見來路,而遠去的舊時光也似乎成了灶上汩汩翻滾的那鍋靚湯——是有味的清歡,也是熨帖的滋養(yǎng)。(資料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