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翔,蔡巧玲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口腔科,福建 廈門,361000)
傳統(tǒng)對于老年人缺損牙體的修復,活髓牙通常以樹脂填充或全冠修復術進行修復,而死髓牙在此之前會先進行根管治療,此過程通常會反復進行多次方可完成[1]。然而,因全冠修復術所需的磨除牙體硬組織手段,違背了既往被廣泛提倡的最大限度保全牙體硬組織的理念,因此在臨床推廣上受到限制[2]。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且治療過程中伴隨多次的復診,使得對高效、精確的治療方式需求尤切[3]。CAD/CAM 修復系統(tǒng)以其美觀、精確、高效的微創(chuàng)修復特點,在臨床治療上能盡可能多地保留牙體組織,并且顯著減少患者復診次數(shù)被廣泛應用[4]。因此,本研究以 60 例牙體缺損老年患者為例,旨在分析 CAD/CAM 高嵌體與全冠修復的臨床療效,報告如下:
整理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到我院進行牙體缺損治療的 60 例牙體缺損老年患者的病歷資料作為研究樣本,隨機分成 A、B 兩組。A 組(n=30,56 顆):男 17 例(30 顆)、女 13 例(26 顆);年齡最高 84 歲,最小 68 歲,平均(70.13±2.18)歲。B 組(n=30,58顆):男 18例(34 顆)、女 12 例(24 顆);年齡最高 84歲,最小 68 歲,平均(70.21±2.19)歲。兩組老年患者的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對比(P>0.05),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1)牙體缺損部分已經(jīng)占牙冠的50%;(2)全身健康狀況呈良好狀態(tài),且牙周健康;(3)患者的依從性較高,且無精神障礙、意識障礙、認知障礙等問題;(4)患者均已掌握本次研究操作流程及目的,并自愿配合本研究。
排除標準:(1)牙體缺損部分未超過牙冠的50%,或超出 50%,自身抗力不足;(2)咬合過緊,臨床醫(yī)師無法獲取足夠的修復空間;(3)全身健康狀況不佳,且牙周狀況差;(4)患者自身依從性差,部分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5)對本研究意圖不明者或直接拒絕參與者。
A、B 兩組患者入院后先接受常規(guī)口腔檢查,確診牙體缺損部位后接受相應的修復手術治療,治療前均讓患者了解術中相關注意事項,并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醫(yī)師順利完成相關操作。
1.2.1 CAD/CAM 高嵌體修復對 A 組患者進行 CAD/CAM 高嵌體修復治療,具體操作如下:(1)牙體預備:均在患者完成根管治療 7d 后進行牙體預備,選用與瓷塊完全匹配的德國產(chǎn)的比色板進行比色。在牙體預備的過程中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天然的牙體組織,將薄壁弱尖去除,且檢查其咬合面,留出足夠的修復空間(1.5~2.0mm),在根管口的留置玻璃離子(厚度:1mm 左右),將根管系統(tǒng)封閉,選用美國產(chǎn)的樹脂粘接劑(Adper Single Bond),將其涂布一層并光固化,10s 后選用美國產(chǎn)的 Filtek Z350 樹脂進行髓腔倒凹填充。(2)采集光學印模與設計修復體:選擇 CEREC ACOCMCX 系統(tǒng)進行口內(nèi)取像,掌握每一位患者的患牙嚴重程度、頜牙關系及頰側(cè)咬合關系,利用 CEREC SW4.3 軟件進行有效處理,將虛擬代型建立好、輪廓線仔細描繪出來、就位道予以準確設定,幫助患者修改出最合適、最理想的修復體,根據(jù)每一位患者的患牙嚴重程度、頜牙關系及頰側(cè)咬合關系合理調(diào)整其咬合及臨接點關系,使用合適的瓷塊,將其置于 CEREC Milling 切削單元內(nèi)仔細研磨,10~15min 加工成形。(3)拋光與粘接:讓患者口內(nèi)試戴加工成形后的高嵌體,仔細檢查其邊緣適合性、顏色匹配度、咬合關系及其美觀性。之后進行修復體拋光處理,選用列支敦士登產(chǎn)的硅烷偶聯(lián)劑 Monobond 及氫氟酸 IPS Ceramic Etching Gel對患者瓷嵌體組織面進行酸蝕處理,并粘接列支敦士登產(chǎn)的雙固化樹脂粘接材料,再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調(diào)整患者的咬合關系,一次性完成修復過程。
1.2.2 全冠修復對B 組患者進行全冠修復治療,具體操作如下:(1)牙體預備:均在患者完成根管治療 7d 后進行牙體預備,具體操作與 A 組一致。(2)印模采集:在足夠的修復空間內(nèi)進行修復處理,處理過程中盡量保留患者天然的牙體組織,預備完成后可見牙本質(zhì)肩臺,之后進行雙層排齦,使用成型的硅橡膠獲取印模,臨時冠保護基牙。(3)粘接:讓患者試戴制成的牙冠,最后予以樹脂粘接劑完成粘接處理。
比較 A、B 兩組的修復優(yōu)良率、菌斑指數(shù)(PLI)、牙齦出血指數(shù)(SBI)、探診深度(PD)、美學指標(邊緣適合性、外形完整性、表面質(zhì)地佳、顏色匹配度)、口腔健康狀況。
修復效果判定標準[5]:(1)優(yōu):治療后,患者的修復體未見缺損,且邊緣穩(wěn)固、性能佳,未發(fā)生齦炎,咀嚼功能佳;(2)良:治療后,患者的修復體未見缺損,其邊緣比較穩(wěn)固但存在裂痕,發(fā)生輕度齦炎,咀嚼功能有所恢復;(3)差:治療后,患者的修復體有明顯的缺損現(xiàn)象,邊緣有明顯的裂痕,牙齒松動,牙齦根折,咀嚼功能差。
相關指數(shù)測定方法:使用菌斑指示劑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PLI 測定,詳細記錄其牙面染紅數(shù)量;使用專用的牙科醫(yī)用探針探診患牙頰側(cè)、舌側(cè),遵從由近中至遠中的原則,認真記錄患者的牙齦出血量;使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針刺入患者的牙周袋進行 PD 測定,仔細記錄其牙周刻度值。
口腔健康狀況應用 OHIP 評定表進行評估,主要圍繞軀體能力障礙、功能限制、心理不適、社會功能障礙、生理疼痛、身體殘障、心理殘障七個維度進行評價,采用四級評分:從未(1 分)、很少(1 分)、有時(2 分)、經(jīng)常(3 分)、總是(4 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的口腔越健康。
將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納入 SPSS21.0 軟件分析,t、x2檢驗,P<0.05 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 組的修復優(yōu)良率為 93.33%,B 組的修復優(yōu)良率(90.00%),兩組修復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A 組的 PLI、SBI、PD 指標情況明顯優(yōu)于 B組(P<0.05),見表 2
A 組的邊緣適合性、外形完整性、表面質(zhì)地、顏色匹配度均明顯優(yōu)于B組(P<0.05),見表 3
A 組的軀體能力障礙、功能限制、心理不適、社會功能障礙、生理疼痛、身體殘障、心理殘障評分均明顯低于 B 組(P<0.05),見表 4
表1 兩組修復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 PLI、SBI、PD 指標對比( )
表2 兩組 PLI、SBI、PD 指標對比( )
表3 兩組美學指標對比[n(%)]
表4 兩組 OHIP 評分對比(,分)
表4 兩組 OHIP 評分對比(,分)
牙體缺損是當前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多發(fā)口腔疾病,尤其多發(fā)于老年群體。臨床上治療該疾病多采取根管治療,可幫助老年患者保留患牙,免受拔牙之苦,并在根管治療結(jié)束后予以全冠修復治療或高嵌體修復治療,能夠幫助老年患者維持根管治療效果,并逐漸恢復其咀嚼功能,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6]??谇粌?nèi)直接填充修復治療是以往治療牙體缺損最為常見的治療手段,早期多采用銀汞合金修復,具有穩(wěn)固性良好的優(yōu)勢,但存在牙體預備范圍較廣需要磨除部分健康牙體組織的缺點,與現(xiàn)代生物學原則相悖[7-8]。同時,銀汞合金修復過程中需要利用壓力進行填充塑形,不適用于牙體缺損較大的患者,成形效果較差,極易引起食物嵌塞的問題,甚至誘發(fā)牙齦炎[9]。復合樹脂填充技術則對洞型要求較低,不必開展預防性擴展處理,但存在固位不良、反復脫落、復合樹脂微滲等問題[10]。全冠修復過程中需要將較多的牙體組織切除,僅剩較少的牙體組織留于口腔內(nèi),極易引起食物嵌頓、齦緣炎等問題,不利于患者咀嚼功能恢復[11]。
嵌體修復是目前口腔修復技術中最為先進的一項修復技術,屬于口腔修復技術進步發(fā)展的產(chǎn)物[12]。高嵌體修復技術主要在患者體外制作,不必磨除患者過多的健康牙體組織,其邊緣線比較準確,可根據(jù)患者實際的牙體缺損位置、牙體形狀合理控制其外形,出現(xiàn)懸突現(xiàn)象的幾率較小,精確掌握修復體與患者鄰牙之間的關系,對其表面進行高度拋光處理,確保修復體的光滑度、顏色匹配度良好,進而達到保護牙周組織的作用[13]。但傳統(tǒng)的全瓷高嵌體存在精密度不高、固位效果不佳的問題,故研發(fā)出了 CEREC CAD/CAM 系統(tǒng)[14]。CEREC CAD/CAM 系統(tǒng)是當前應用較多的一種新型嵌體制作系統(tǒng),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嵌體的優(yōu)點,又改善了傳統(tǒng)嵌體精密度不高、固位不佳的缺點,具有精密度高、機械強度高、外形美觀佳、色澤優(yōu)、生物相容性良好、耐磨性良好的優(yōu)點,能夠縮短修復時間,有助于一次性完成老年患者的修復治療[15]。本研究中,A、B 兩組分別予以 CAD/CAM 高嵌體修復、全冠修復治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組的修復效果無顯著差異,但 A 組患者的 PLI 指數(shù)、SBI 指數(shù)、PD 指數(shù)、邊緣適合性、外形完整性、表面質(zhì)地、顏色匹配度、OHIP 評分均明顯低于 B 組。提示 CAD/CAM高嵌體修復技術的總體療效明顯比全冠修復技術更佳,其美觀性更高,更符合當代牙體缺損患者對美觀性的追求。
綜上所述,CAD/CAM 高嵌體與全冠修復均可有效治療牙體缺損老年患者,但前者的修復效果更佳,美學評價更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