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450000)馬競雅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早期(多指產(chǎn)后3~4周)最常見的乳房并發(fā)癥之一,多因細菌侵襲、乳汁淤積、乳腺導管阻塞所致,對產(chǎn)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哺乳造成嚴重的影響[1]。本院通過對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施行綜合護理干預,獲得滿意療效,現(xiàn)將綜合護理干預對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療效的影響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80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作為研究對象,該項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為自愿加入本研究,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分布:23~36歲,平均年齡(29.4±2.2)歲,病程分布:1~7d,平均病程時間(3.5±1.0)d;研究組患者年齡分布:22~37歲,平均年齡(29.3±2.5)歲,病程分布:1~6.5d,平均病程時間(3.4±1.2)d,兩組患者上述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不顯著(P>0.05),可比較。
1.2 方法 采用常規(guī)護理對對照組患者干預,主要給患者提供常規(guī)的乳房熱敷和物理治療護理,并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采用綜合護理對研究組患者干預,除了給患者提供熱敷和物理治療護理外,還需增加如下護理:①乳房按摩護理,為促進患者的乳腺管疏通,護理人員需定期幫助患者進行乳房按摩,用一手將患者的乳房托住并固定,另一手的大、小魚際肌對患者患側乳房進行順時針方向輕柔,手指向乳頭疏通乳腺管,然后將患者的乳汁擠出,盡量排空其乳汁。此外,還需叮囑患者注意保持乳房清潔,哺乳前后均需擦洗乳頭,定期采用吸奶器將多余的乳汁吸出。②心理護理,乳汁淤積的形成和產(chǎn)婦經(jīng)常抑郁不暢的心情具有密切關聯(lián),為此,護理人員還需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告知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促進乳汁分泌、排泄、通暢均有重要的影響,并引導患者家屬,特別是其配偶多給患者關心和愛護,以緩解其產(chǎn)后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2]。③飲食指導護理,為保證患者日常飲食健康、合理,護理人員需告知患者多食易消化、清淡、營養(yǎng)豐富的膳食和新鮮水果、蔬菜等,忌食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若患者的乳汁較多,需盡量少食發(fā)奶食物,若患者的乳汁較為黏稠,還需多喝水,以促進乳汁更好的排出。護理前后均采用VAS量表對患者乳房疼痛評分進行評分,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顯著。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乳房疼痛評分、住院時間、乳房膿腫發(fā)生率及護理總有效率。
2.1 組間護理前后乳房疼痛評分及住院時間對比 乳房疼痛評分方面:護理前兩組對比差異并不顯著(P>0.05),護理后,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方面,研究組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附表。
附表 組間護理前后乳房疼痛評分及住院時間對比
2.2 組間乳房膿腫發(fā)生率及療效對比 乳房膿腫發(fā)生率方面,研究組2.5%(1/40)顯著低于對照組15.0%(6/40);總有效率方面,研究組97.5%(39/40)顯著高于對照組82.5%(33/40),組間對比差異顯著。
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炎癥疾病,多發(fā)于初產(chǎn)婦。本研究中,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綜合護理對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進行干預,并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乳房疼痛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護理后,研究組患者乳房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護理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乳腺膿腫發(fā)生率、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了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對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進行干預,不僅能有效緩解其乳腺疼痛癥狀,同時還能降低其乳腺膿腫發(fā)生率和縮短其整體預后周期。
總之,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整體療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