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淑麗 曹艷玲 山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1.1.1 材料
市售的黃金2號南瓜、密本南瓜、水果南瓜、日本小南瓜、磨盤南瓜與金紅冠南瓜。
1.1.2 試劑
鎢酸鈉,鉬酸鈉、磷酸、鹽酸、硫酸鋰、沒食子酸、氯化鐵、乙醇。
1.1.3 儀器
UV755B紫外分光光度計、恒溫水浴鍋。果汁機、電子天平、800B臺式離心機。
1.2.1 精確配制福林酚試劑(FC試劑)
FC試劑:取100 g鎢酸鈉以及50 g鉬酸鈉放于容器內(nèi),在容器內(nèi)加入700 mL的清水使這兩種物質(zhì)充分溶解,在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100 mL鹽酸和50 mL磷酸,然后進行10h的加熱回流,放置冷卻以后,加入150 g的硫酸鋰、50 mL的清水以及0.2 mL的溴,把這些混合物加熱至沸騰,大約15 min以后可以對殘留的溴進行去除,等到溶液冷卻以后,加入1000 mL的清水進行稀釋,對溶液過濾以后,就完成了福林酚試劑的配制。
1.2.2 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建立
準確稱取0.250 0 g沒食子酸,用乙醇溶液定容至50 mL,分別移取0、0.5、1.0、1.5、2.0、2.5 mL與 5 mL上述沒食子酸標準液到50 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制得質(zhì)量濃度為0、0.05、0.1、0.15、0.25 mg/mL與 0.5 mg/mL的沒食子酸溶液,從上述不同濃度的標準溶液中吸取0.5 mL到50 mL容量瓶中,加入1mL FC試劑,在0.5~8 min內(nèi)加入5 mL碳酸鈉溶液,用蒸餾水定容至25 mL并混合均勻,室溫下放置2 h后在765 nm處測吸光值。每個濃度做3個平行實驗,取其平均值,以沒食子酸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沒食子酸標準曲線。
1.2.3 南瓜果肉、果皮多酚的提取
選擇大小、色澤均勻、無機械損傷和病蟲害的南瓜,用刀分離南瓜皮和果肉,分別切成小塊狀,打成漿汁,各精確稱取35 g樣品,按料液為1∶4的比例添加60%乙醇溶液,然后在80 ℃下的恒溫水浴鍋中回流提取4 h,再在5 000 r/min下離心10 min,所得上清液經(jīng)旋轉(zhuǎn)蒸發(fā)除去含有的有機溶劑,即南瓜果肉和果皮的粗多酚提取物。
1.2.4 南瓜果肉、果皮多酚的測定
根據(jù)多酚標準曲線的測定方法,平行測定南瓜果肉和果皮中多酚粗提物的吸光度值,并計算多酚含量。計算公式為w=cv/m。其中:w為南瓜果肉多酚含量(mg/g);c是南瓜多酚的質(zhì)量濃度(mg/mL);v是提取液的體積(mL);m是南瓜的質(zhì)量(g)。
不同品種果皮、果肉中的總酚含量如圖1。
圖1 不同品種南瓜果肉、果皮中多酚的含量
這些不同品種的南瓜,來源于不同地區(qū),由于不同地域之間環(huán)境、氣候、光照與晝夜溫差等因素的影響,南瓜果實中的多酚含量存在較大差異。6種南瓜果肉多酚含量為3.12~8.86 mg/g,果皮多酚含量為7.84~12.4 mg/g,6種南瓜果肉的多酚含量遠低于果皮。其中以金紅冠南瓜果肉、果皮含量最高,分別達到8.86 mg/g和12.4 mg/g,黃金2號南瓜次之,分別達到5.67 mg/g和11.2 mg/g,其他4種南瓜果肉、果皮多酚含量差異不顯著。
實驗得出,南瓜果皮比果肉的多酚含量高,且對于不同品種的南瓜,其多酚的組織分布情況是相似的。但由于南瓜果皮的質(zhì)量遠遠小于果肉的質(zhì)量,所以南瓜皮中多酚的總含量在整個南瓜中的比重還是比較低的,盡管這樣,如果對大量南瓜果皮集中起來開發(fā)利用,還是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的。人們在食用以及加工南瓜時習慣把果皮去掉,大多果皮被白白浪費掉,建議最好連皮一起食用。效果更好。另外經(jīng)過對臨汾市周邊的超市和菜市場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同南瓜的價格差異很大,人們在選購時,既要考慮口感,又要考慮營養(yǎng)價值,不用過于追求高價位的南瓜,要綜合判斷其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