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妍
也許你和我一樣,對捷克的向往是從蔡依林的那首《布拉格廣場》開始的?!拔揖驼驹诓祭顸S昏的廣場,在許愿池投下了希望,那群白鴿背對著夕陽,那畫面太美我不敢看……彩繪的玻璃窗,裝飾著哥特式教堂,誰誰誰彈一段,一段流浪憂傷……”
來到布拉格,伴著音樂走到寬闊的廣場盡頭,并沒有見到歌中的許愿池,然而絲毫不減它的美。捷克著名改革家揚-胡斯的雕像屹立在廣場中央,古老的哥特式建筑環(huán)布廣場四周,數(shù)百年來見證著城市的變遷。日升日落,陽光將老城廣場暈染得柔美溫和,每一處景、每一個人都與之那樣和諧。揚-胡斯的雕像旁,兩位年輕的姑娘演奏著大提琴和小提琴,她們姿態(tài)優(yōu)雅,像是給廣場帶來一場美麗的音樂會。玩泡泡表演的大叔,友好地配合著每一個過來求合影的游人,一串串大泡泡飛揚在廣場上,晶瑩清透,折射出太陽七彩的光芒。老城鐘樓發(fā)出悅耳的鐘鳴,那聲音似乎可以帶人回溯到布拉格古老的時光。捷克是安靜又歡快的,來到這片迷人的中歐土地,走走老城、逛逛街市,你很快會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也是那美好生活的一束光,呼應著這個國度的快活鮮亮。
老城慢時光
剛到捷克,是周末的清晨,飛機在粉紅色的晨曦中降落在布拉格。4月的早晨還有些清冷,淡淡的陽光灑在那些五顏六色的小房子上,令人覺得像是走進了一個閃光的古老童話。
不是捷克太安靜,而是時間未到。10點多鐘,路上的人多了起來,陽光也變暖了。街邊餐廳的戶外場地上到處是喝咖啡、吃早午餐的人,悠閑地享受周末的慢節(jié)奏。老城的集市到中午就熱鬧了起來,在這里買東西遠比去超市更有生活氣息。
老城廣場附近的HAVELSRE FRZISFE集市1232年就已經(jīng)有了,到如今都很有人氣。本地人在這里買蔬菜瓜果,外來游客則在這里看捷克特色的紀念品。在各色小物件中,木偶大概是最受歡迎的,造型豐富的提線木偶一排排掛起,頗有捷克特色。
在集市中穿行,是質(zhì)樸而歡快的平民生活的體驗,從老市政廳的鐘樓俯瞰布拉格,則是君臨天下的感覺。向遠處望去,一片紅瓦屋頂,這座城市的特征就是那樣鮮明。老市政廳建于14世紀,是布拉格老城最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建筑之一。1410年,老市政廳的外立面有了著名的天文鐘,天文鐘設置了耶穌十二門徒的報時小雕像。天文鐘的報時,也成了廣場上的一道風景。
樸實的傳統(tǒng)美食
捷克,很淳樸敦厚的民族,食物亦如人的性格,親切樸實。Trdelnik(塔塔蜜)是捷克街頭最常見的小吃。這是一種很傳統(tǒng)的面食,面皮裹在長長的棒子上放在爐子上烤,烤好后把棒子抽掉,食物就是中空圓筒狀的,之后切成段,變成一段段圓筒,拿在手上吃也很方便。你可以直接吃原味的塔塔蜜,也可以在圓筒里加上奶油或者冰淇淋,多一份香甜。
在街上,總是不時地遇見歡快駛過的啤酒車。這種車構(gòu)造簡單又有趣,像是一組自行車的結(jié)合,最主要的部分就是車上的吧臺,其實就是一個移動的酒吧。吧臺位就是乘客的座位,每個座位下方都有自行車一樣的腳踏板。一位主駕駛員坐在中間,面朝前控制方向盤,其他人坐在吧臺兩側(cè),一邊喝酒,一邊吆喝,一邊踩腳踏板。車上的工作人員往往穿著奇裝異服,放著大聲的音樂,氣氛歡樂。
如果要感受正宗捷克風情的美食,老城的市民文化宮是個好去處,它建于20世紀初。這座新建的文化宮,用新藝術(shù)風格展現(xiàn)了捷克民族特色。這里曾經(jīng)有布拉格“大城區(qū)”的城墻和國王住宅,捷克國王如果感覺布拉格城堡不安全就會來此居住。
在市民文化宮地下的PLZENSKA(普倫斯卡)餐廳感受了傳統(tǒng)而正式的三道式捷克經(jīng)典菜肴后,同樣覺得樸實而接地氣。捷克的開胃菜主要是湯,最有名的便是濃稠鮮香的土豆豌豆湯。以一碗熱湯開胃,倒是和中餐的習慣頗有幾分相似。事實上,相似的絕不只是餐前飲湯,在捷克還有和中國饅頭一般無二的饅頭片,用以搭配主食的牛肉和豬肉。饅頭片不像中國的發(fā)面饅頭那么綿軟,卻也同樣香口有風味,搭配肉類,既飽腹又增加余味。
捷克菜肴中牛肉的烹飪在歐洲國家中算得上獨具特色。捷克鹵牛肉常用里脊肉,輔以胡椒、百里香、月桂葉,減少膩感又豐富香氣層次。通常牛肉配上饅頭片,還會點綴一片檸檬,客人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偏好,增加一絲清新感。另一道經(jīng)典的牛肉菜肴就是菜燉牛肉,它源自匈牙利,曾經(jīng)是當?shù)啬撩褡钕矚g的菜肴。捷克菜燉牛肉的不同之處在于加了更多洋蔥和紅辣椒,那種層次豐富的辣味,配上饅頭片更覺得回味鮮香。 水果餡餃子在捷克既被當作甜點又被當作主菜。面團裹上果醬餡、水果糊或水果片,烤過之后的點心上面撒上磨碎的奶酪、冰糖,或者撒上面包屑,再澆上融化的黃油即成。發(fā)酵薄餅是另一種甜品,雖然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發(fā)酵薄餅,但捷克薄餅是在涂有黃油的平底鍋里制作,把發(fā)酵的面團烙熟,最后撒上肉桂糖或水果蜜餞。顯然,這些甜品都用料十足,即使主菜已經(jīng)吃到飽腹,而甜品同樣不馬虎,同樣帶給人實實在在的滿足感。
皮爾森,為生活干杯
熱愛美食的國度自然少不了美酒。捷克人生性質(zhì)樸豪放,啤酒最能抒發(fā)內(nèi)心的暢快,看看街上那花花綠綠的啤酒車就能感受到那份熱情了。體驗啤酒最好的地方不是布拉格,而是與之相距不到1小時車程的皮爾森。
皮爾森有著悠久的啤酒釀造歷史,1295年就已經(jīng)誕生了啤酒。當時的捷克國王允許部分市民在他們自己的住宅中釀造啤酒并售賣,盡管這是一項利潤豐厚的事業(yè),令許多人致富,但這樣的業(yè)態(tài)并不健康,小作坊式的啤酒釀造并不能保證穩(wěn)定的品質(zhì),人們對劣質(zhì)啤酒的批判越來越強烈。直到1838年的一天,36桶啤酒被傾倒在城市廣場上,表明人們拒絕劣質(zhì)啤酒。從此,皮爾森人對擁有屬于皮爾森自己的優(yōu)質(zhì)啤酒愿望越來越強烈。
1842年,巴伐利亞啤酒釀造大師約瑟夫-格羅爾( Josef Groll)來到皮爾森為皮爾森人釀酒。當年10月5日,第一批皮爾森拉格啤酒誕生,味道非常特別且香醇,甚至驚艷到了約瑟夫-格羅爾本人。對于今人來說,皮爾森啤酒的出色究竟是源自約瑟夫-格羅爾精湛的釀造技術(shù),還是皮爾森本身的環(huán)境及釀酒原料獨有特色,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皮爾森的確擁有了享譽世界的啤酒品牌,這就是PilsnerUrquell(烏奎爾-皮爾森)。
烏奎爾·皮爾森有四家酒廠,其中兩家接待游客參觀,較大的一家就在皮爾森。這里每日生產(chǎn)150萬升啤酒,與其說是酒廠,不如說是一座生動的博物館,來到這里可以感受到啤酒釀造的歷史和制作工藝的全過程。同時,在始建于14世紀的地下長廊酒窖里品嘗新鮮釀出的皮爾森啤酒也獨具風味。
酒廠有自己的餐廳和酒吧NA SPILCE,不過食物并非重點,烏奎爾-皮爾森大杯的啤酒令食物增香才令人回味。
以寬厚和熱情的心懷暢享美食,以口感獨具特色的啤酒點燃享受的過程,這才是皮爾森人的美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