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倩妮,李健菊,戈旭偉,韋路絲,韋玉敏
一種可穿戴式仿真育兒哺乳器的研制與應用*
鄧倩妮,李健菊,戈旭偉,韋路絲,韋玉敏
(海南醫(yī)學院 國際護理學院,海南 海口 571199)
目的是研發(fā)一種新型可穿戴式仿真育兒哺乳器,以滿足醫(yī)學實踐教學及家庭育兒的需要。方法是在現(xiàn)有的仿真哺乳模型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實現(xiàn)模型仿真化。模型主要由運動背心型固定帶、安裝在固定帶上的罩杯狀硅膠義乳以及安裝在罩杯狀硅膠義乳中間的奶瓶組成。運動背心型固定帶和硅膠義乳,提高哺乳器的仿真性。結果表明,這種新型仿真育兒哺乳器具備教學和哺乳的功能,模型選用新型材料制作,更接近于真人哺乳,提升了實踐教學和家庭育兒的效果。奶瓶的瓶底為圓錐內(nèi)凹形,利于與人體乳房相扣。由此可得出結論,即這種新型仿真育兒哺乳器更接近于真人哺乳,仿真程度高,操作方便,能夠滿足醫(yī)學實踐教學和家庭育兒,值得廣泛推廣。
可穿戴式設計;育兒哺乳器;模型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
嬰兒自一出生起,奶瓶便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備的哺育用品。例如孫念梅等[1]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哺乳期間使用奶瓶率為95.2%[1-3]。剛出生的孩子自然感覺與母體是共生的,他擁有著媽媽的一對乳房,吸吮乳房的時候他獲得一種快感,得到一種心理滿足,產(chǎn)生依賴性[4-6]。在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孩子在哭鬧時母親會通過哺乳的形式安撫小孩。之前有學者研究設計仿真母親乳房的奶瓶,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傳統(tǒng)仿真乳房哺乳器中的奶瓶外形與市場使用的奶瓶相似,局限了容積;傳統(tǒng)仿真乳房哺乳器對幼兒的體位存在局限性,不方便多體位哺乳;傳統(tǒng)仿真乳房哺乳器需要手持,導致在哺乳過程中只有一只手抱著幼兒,降低了安全性及舒適性,同時存在引起嬰兒嗆咳的風險[7-10]。為了解決傳統(tǒng)仿真乳房哺乳器在實踐中局限容積、不方便多體位哺乳、安全性和舒適性低下、仿真度不高等問題,本研究對現(xiàn)有的仿真哺乳器進行了改進和創(chuàng)新,設計一種可穿戴式、可多體位哺乳,使用方便安全,仿真度更高的哺乳器。
一種可穿戴式仿真育兒哺乳器主要由運動背心型固定帶、安裝在固定帶上的罩杯狀硅膠義乳以及安裝在罩杯狀硅膠義乳中間的奶瓶組成。運動背心型固定帶外形類似于一件運動背心,背心接口處設置有安全帶及卡扣和卡槽,運動背心型固定帶的中間安裝或固定相接有對稱布置的兩個罩杯狀硅膠義乳。罩杯狀硅膠義乳有單獨兩個或兩個中間連體構成,罩杯狀硅膠義乳的中間設置有安裝奶瓶的安裝孔,并通過奶瓶與奶嘴之間的相互連接使奶瓶夾置在罩杯狀硅膠義乳中間的安裝孔中。奶瓶的瓶底是一個平底內(nèi)凹的、與人體乳房相扣的圓錐形底面,奶瓶前端的開口處配置有相接的奶嘴。奶瓶是用醫(yī)用級PPSU樹脂材料制成,容量為120~ 180 mL,內(nèi)部設有使奶瓶放置各種體位都可以喂養(yǎng)的重力球,其模型構造如圖1所示。
1—固定帶;2—硅膠面;3—奶瓶;5—奶嘴;7—卡扣;8—卡槽。
人類寶寶從出生到約1歲期間,喂養(yǎng)的工具——奶瓶是必備物品。目前,市場上的傳統(tǒng)仿真乳房哺乳器中的奶瓶外形與市場使用的奶瓶基本相似,存在容積有限、不方便多體位哺乳、安全性和舒適性低下、仿真度不高等問題。除此之外傳統(tǒng)仿真乳房哺乳器中的奶頭與硅膠面存在有縫隙,導致奶頭與硅膠面游離,容易致使其內(nèi)容物流出[7-10]。
研究靈感來源于生活中的觀察以及護理學習中的突出問題,研究成果實用性強,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中以及臨床教學的實際問題。隨著我國護理教學的飛速發(fā)展[11-14],實際教學中對各種護理操作模型的實用性及仿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15]。本實用新型研發(fā)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使用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育兒仿真哺乳的安全性及舒適性、較現(xiàn)有產(chǎn)品仿真度高、可多體位哺乳、使用更加便捷的仿真育兒哺乳器。
奶瓶的形狀設計成一個平底內(nèi)凹的、與人體乳房相扣的圓錐形底面,增加其容積;在奶瓶的下端設一個防脹氣裝置,防止喝奶產(chǎn)生的脹氣、嗆奶等問題,實現(xiàn)多體位哺乳;可穿戴式設計,比較人性化,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度;奶頭與乳房模型可分離,提高清潔力度;還安裝了固定裝置,實現(xiàn)奶瓶與硅膠無縫隙對接,可用于護理學實踐教學及現(xiàn)實生活中幼兒哺乳使用。
具體操作方法包括4步:①操作者先調(diào)配好內(nèi)容物,使其溫度適宜;②將奶瓶夾置在罩杯狀硅膠義乳中間的安裝孔中,扣上彈力環(huán);③穿上運動背心型固定帶,并調(diào)節(jié)其松緊適中;④單手將卡扣夾置與卡槽當中。
操作完之后,將奶瓶與義乳拆卸進行清洗干凈并消毒,以便下次使用。
本研究所研發(fā)的一種新型可穿戴式仿真育兒哺乳模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仿真度高、能有效提高育兒哺乳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的仿真育兒哺乳器,值得進行推廣。
[1]孫念梅,陸潤.166例初產(chǎn)婦母乳喂養(yǎng)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4):12-14.
[2]莊金秋.媽媽須知:奶瓶的正確選擇和使用[J].食品與健康,2010(7):24-26.
[3]李子勛.尋找拇指依賴的源頭[J].父母必讀,2006(23):78-79.
[4]賀安然,李興友,劉琴,等.重慶市633例嬰幼兒母親母乳喂養(yǎng)知-信-行調(diào)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4):594-597.
[5]黃蓉,侯燕文,劉宏,等.早期母嬰皮膚接觸1小時對初產(chǎn)婦產(chǎn)后6個月母乳喂養(yǎng)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2):1420-1424.
[6]聶含竹,李文平,田利平.早期母乳喂養(yǎng)護理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51-2254.
[7]張莉.基于模糊前端的嬰兒奶瓶產(chǎn)品工業(yè)設計研究[J].棗莊學院學報,2016,33(5):79-83.
[8]盤湘龍,龐浩.仿生奶瓶設計[J].包裝工程,2016,37(4):187.
[9]盤湘龍,龐浩.便攜式奶瓶設計[J].包裝工程,2016,37(4):187.
[10]唐杰.基于雙用戶體驗的嬰幼兒定溫奶瓶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7.
[11]田紅梅,何劍,周敏,等.創(chuàng)新型實驗中心建設在護理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醫(yī)學裝備,2014,11(7):91-93.
[12]吳濤,劉蕾,吳波.護理仿真實訓基地實驗教學對護生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3,35(3):104-105.
[13]榮樺,張大新,李萍.多媒體仿真模擬胸腹部檢查系統(tǒng)在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1,10(6):71-73.
[14]姜新,李春卉,宋艷麗,等.淺析模擬病區(qū)實訓室對基礎護理學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控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6,30(9):50-51.
[15]KIM J,PARK J H,SHIN S.Effectiveness of simulation-based nursing education depending on fidelity:a meta-analysis[J].BMC Med Educ,2016(16):152.
TS972.23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9.061
2095-6835(2019)19-0144-02
韋玉敏(1966—),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為護理實踐教學及教學模具設備創(chuàng)新。
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題(編號:201711810017)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