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長城
摘 要: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繁榮,城市軌道交通正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地鐵目前已經成為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地鐵生產安全管理也成為市民和城市管理者密切關注的問題,本文就廣州地鐵車站人員優(yōu)化后各方人員安全管理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站務人員;安檢;應急;安全管理
一、廣州地鐵目前運營狀態(tài)
有著運行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能耗低等眾多優(yōu)點的廣州地鐵,作為一種新興的客流運輸方式,長期以來為城市的公共交通做出了巨大貢獻。已經成為了城市發(fā)展的動力和活力,但是地鐵作為一種客流運輸工具仍然存在著很多安全風隱患,具體如下:
(1)隨著地鐵線網的不斷擴大,節(jié)假日客流驟增,站廳、站臺、通道和樓梯扶梯等嚴重擁堵,容易發(fā)生踩踏等事故。
(2)車站現有工作人員除了站務人員還有安檢人員、保潔人員、志愿者等,車站崗位較多,人員較負責,且隨著崗位優(yōu)化車站站務人員會越來越少,人員配置結構會發(fā)生變化。
因此,做好車站現有各方人員的安全管理以及做好應急情況下車站各方人員應急響應顯得至關重要。
二、地鐵車站人員配置及特點
(一)地鐵車站人員配置變化情況
以三號線體育西中心站為例,通過對2013—2018年來車站主要人員(站務人員、安檢人員、其他人員)數量進行分析,現階段廣州地鐵車站人員配置情況變化如下:
(1)2015年安檢人員進駐車站,2017、2018年安檢人員數量相比2015-2016年增加1倍。
(2)2013-2018年車站各方人員總數基本持平,但站務人員明顯減少、安檢人員明顯增加,其他人員總數基本保持不變。
根據數據和人員變化分析,在車站人員類型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合理利用資源,分配好各崗位工作,同時如何保證車站緊急情況下的應急聯動對于車站的安全工作管理有序進行顯得至關重要。
(二)地鐵車站各類人員特點
1.安檢人員
2015年廣州地鐵實行全面安檢,2017年廣州地鐵實行全線網安檢機安檢,結合日常車站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和對安檢單位用人要求的分析,總結下來車站安檢人員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人員配置充足。
(2)平均年齡較年輕。
(3)長期駐站。
(4)安全意識不夠高。
(5)人員流動性大。
(6)對于車站設備設施、場地環(huán)境不夠熟悉。
(7)整體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2.車站志愿者
根據廣州地鐵近年來車站志愿者類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實習生、在校學生、其他軌道交通學習人員、本公司職能部門人員和其他臨時支援人員。本次主要對在車站長期擔任志愿者職務的人員進行分析,主要是實習生、在校學生、其他軌道交通學習人員;結合日常車站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總結下來車站該部分志愿者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整體綜合素質較高。
(2)具有活力,做事積極。
(3)善于學習,可塑性強。
(4)平均年齡較年輕。
(5)沒有工作經驗。
(6)在站時間較長。
(7)對于車站設備設施、場地環(huán)境比較陌生。
3.保潔人員
環(huán)境公司工作人員(保潔)作為廣州地鐵運營開始以來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員,擔負著車站日常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掃工作,為車站日常運營提供了更加舒適衛(wèi)生的環(huán)境,結合日常車站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和保潔人員的表現進行分析,總結下來車站保潔人員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對車站環(huán)境較熟悉。
(2)平均年齡較大。
(3)人員較復雜。
(4)人員流動性大。
(5)整體文化綜合素質較低。
(6)學習和接受能力較差。
(7)安全意識不夠高,容易違規(guī)作業(yè)。
4.站務工作人員
車站站務人員作為地鐵運營的守護者,為廣州地鐵的安全運營保駕護航,始終在為乘客營造“安全、準點、舒適、便捷”的乘客環(huán)境而努力,是車站運營的基礎,結合日常車站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和志愿者的表現進行分析,總結車站站務人員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整體綜合素質較高。
(2)善于學習,可塑性強。
(3)長期在崗。
(4)平均年齡較年輕。
(5)對于車站設備設施、場地環(huán)境熟悉。
(6)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7)日常作業(y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經驗主義。
三、目前地鐵車站對各方人員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困難
(一)基礎業(yè)務不扎實,應急操作受影響
由于車站保潔、安檢人員在入司前的安全教育及培訓主要著重于本崗位的工作特點;車站志愿者在進入車站工作前,培訓時間和培訓方式有限,故基礎業(yè)務還有待提高,導致在車站應急安全處理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和影響。
(二)安全意識較薄弱,安全隱患難避免
結合車站日常保潔作業(yè)情況及車站日常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保潔人員在車站日常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安全事故事件的概率較高,主要是由于安全意識薄弱,對于車站安全關鍵點及作業(yè)要點重視程度還不夠,容易導致安全事故事件的發(fā)生。
(三)人員流動性較大,監(jiān)督管理有困難
車站現各方人員中安檢人員、保潔人員因受招聘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員辭職率較高;同時由于工作地點的變動,加之目前車站安檢人員數量較大而車站管理能力有限,車站監(jiān)督管理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
綜合以上因素,只有優(yōu)化車站對各方人員的管理方式,同時研究更加輕松系統的管理辦法,方能在安全管理上更上一層樓,才能更加輕松、有效的管理車站各類人員。
四、地鐵車站各方人員應急聯動及安全管理優(yōu)化措施
(一)安檢人員
1.落實好入司后安全教育
入司安全教育是今后工作中的安全保證和基石,相關責任單位應嚴格做好安檢人員的入司安全教育,且責任和意義十分重大;入司培訓的結果直接決定了今后工作的質量和參與車站應急聯動時的效果。
2.強化安全應急實操演練培訓
對于車站安檢人員個人業(yè)務實操水平,相關責任單位應該重視并制定有計劃的培訓和演練計劃,同時車站人員在日常理論實操演練過程中做好演練過程中各方人員的調動和協調,加強車站的應急聯動實操演練。
(二)車站志愿者
1.落實好車站安全基礎教育
由于車站志愿者多為在校學生,車站在培訓和管理上要重點抓好安全基礎教育;同時加強安全意識培訓,保證他們在安全事故事件發(fā)生后能夠簡單的做好現場處理并及時通知車站人員。
2.建立系統的業(yè)務評估機制
要想落實好車站志愿者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強車站志愿者的自我約束和管理;針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重點問題和重點業(yè)務,建立一套簡單實用系統的評估機制也是十分重要。
(三)保潔人員
1.提高整體綜合素質
考慮到現車站保潔人員綜合素質普遍偏低、平均年齡較大,而車站保潔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可能還涉及到登高等施工作業(yè),為方便車站日常管理;同時保障保潔人員在作業(yè)過程中的人生安全。
2.強化安全及應急實操跑位演練培訓
對于車站保潔人員個人業(yè)務實操水平,車站人員在日常實操演練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和培訓,對于演練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指出,做好演練過程中的人員的調動和協調,加強保潔人員的應急聯動實操演練水平。
(四)站務人員
1.自身安全素質是基石
(1)提高人員的心理、生理素質。生理素質是指員工的身體條件及生理狀況,部分員工注意力容易轉移,缺乏耐性,都可能成為引發(fā)事故的條件,有些人具有自信心和控制能力的人以及富有穩(wěn)定持久情緒特征的人有利于做好安全工作,因此,培養(yǎng)良好的性格和其它心理特征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
(2)提高生產班組的群體素質。在一個遵章守紀的群體中,個別違章作業(yè)的人感受到群體的壓力而改為遵章作業(yè),相反,如果是在一個不重視安全的群體里,少數遵章守紀的人也會順從群體的錯誤行為。
因此,提高人員安全素質應從增強安全意識抓起,牢固的安全意識是安全生產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2.業(yè)務技能強化是保障
結合廣州地鐵歷史演練情況我們不難發(fā)現,多進行應急演練,可以讓地鐵員工更加熟悉應急情況下需要采取的措施,也可以幫助乘客掌握一定的應急逃生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現隱藏的問題,降低人為因素的地鐵生產安全的影響。
3.安全監(jiān)督管理是后盾
在提高員工安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的同時,作為安全管理人員也同樣需要具備良好的安全素質和業(yè)務水平,來對員工進行業(yè)務評估和監(jiān)督。同時我們還需要一套完善的監(jiān)督管理體系來實現對員工的約束和監(jiān)督。
五、地鐵車站各方人員安全管理今后發(fā)展方向
(一)車站各方人員全面發(fā)展
根據現在廣州地鐵的發(fā)展模式以及車站崗位的不斷優(yōu)化,車站站務人員將會越來越少,但車站各方人員配置充足,只有合理利用車站現有資源方能車站應急情況下事件處理效率,確保運營安全。
(二)站務人員落實好車站重點人員安全管理
考慮到現在車站崗位優(yōu)化之后車站站務人員在崗人數和配置已經有明顯的縮減,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抓好車站安檢人員、保潔人員、志愿者等各類人員的管理和利用十分重要;利用好車站各類資源,方可在今后車站安全管理過程中事半功倍。
六、總結
本文主要通過對廣州地鐵車站崗位優(yōu)化后影響車展應急聯動和安全管理的主要人為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現階段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可優(yōu)化之處,同時根據廣州地鐵車站目前人員結構和配置,結合現場實際對車站各方人員的應急聯動和安全管理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提升方法。
隨著地鐵的飛速發(fā)展,崗位的不斷優(yōu)化,嚴格落實好現有的可提高車站安全管理的措施,同時不斷發(fā)掘新的管理辦法,將現有地鐵車站安全管理方法進行提升,將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實到位,保證地鐵的安全運營。
參考文獻:
[1]鄭有業(yè),何霖,葉慶輝,等.廣州地鐵運營風險管理的實踐與探討都市快軌交通,2007(1):102-105.
[2]黃宏偉,葉永峰,胡群芳.地鐵運營安全風險管理現狀分析[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7):222-223.
[3]李澤彪,王正成,王正肖,等.基于事例推理的供應鏈風險管理系統研究門.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6(4):123-125.
[4]邵偉中,朱效潔,徐瑞華,等.城市軌道交通事故故障應急處置相關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