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 蔡爽
摘要: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讓世界充分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全球傳播。本項目采用互動影像裝置,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區(qū)”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文化特點,設計具有行為互動、環(huán)境互動、媒介互動及文化互動的主題裝置。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和技術手段,通過有效的運用影像裝置和觀眾的互動性,讓受眾者在信息化的世界里能夠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在新的藝術體驗中了解“絲綢之路”。
關鍵詞:“絲綢之路”;新媒體技術;裝置;推廣
一、 引言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東南亞和中亞期間,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區(qū)”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新戰(zhàn)略。建設與實施涉及沿線63個國家,是世界跨度最長、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慕洕鷰?。我國與各個國家不僅要搞好經濟、城市文化的交流,合作也尤其重要。
本文主要在“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文化交流與推廣裝置研究的基礎上,結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背景,從智能游戲、App、線下裝置等多個方面,推廣我國絲綢之路周邊地區(qū)的文化傳統(tǒng),為積極發(fā)展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和經濟融合做基礎。
二、 項目的創(chuàng)新理念
文化軟實力不僅是我們城市的形象、品牌和發(fā)展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更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營造良好的文化體驗感,讓人們愿意將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文化、藝術等精神消費中,本項目采用交互式的游戲方式,在公共空間設置一款互動型的文化藝術裝置,以趣味性引發(fā)目標群體關注,增加辨識度和記憶,注重與每一位民眾的互動性,吸引民眾駐足片刻,將城市文化訊息由此傳遞至各地,打造人氣IP,享受文化魅力。
三、 項目創(chuàng)新特色概述
本項目以“絲綢之路”的文化戰(zhàn)略為核心內容,將新媒體技術,如投影、攝像、虛擬現(xiàn)實、實物制作、LED等技術,通過巧妙構思將各種文化產業(yè)信息投放在戶外的互動媒體裝置上,吸引受眾注意,使受眾參與其中,并能在短時間內融入此文化中,產生互動并增強受眾的記憶力,達到推廣的目的。相較于傳統(tǒng)靜態(tài)的戶外裝置,能夠帶給人們在視覺、聽覺和觸覺方面更為生動有趣的刺激,在不經意間參與體驗,獲取文化知識。改變受眾被動接收信息的方式,由被動式轉變?yōu)橹鲃邮?,使文化普及從學術化轉為大眾化,激發(fā)人們的參與欲望。同時,采用線上與線下互補的形式,全面消除各地區(qū)及各國家的文化鴻溝,強化我國文化品牌,推動我國文化的跨文化傳播,進一步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四、 項目研究目標及主要內容
(一) 項目研究目標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主要是利用新媒體互動裝置,“知·曉絲路”App,立足于公共傳播空間內,集各種信息載體為一身的形式為城市品牌、文化普及和資源開發(fā)的一種傳播形式。通過選擇互動影像裝置混合媒介傳播設計,運用最恰當?shù)幕旌戏绞胶图夹g,重構絲綢之路文化場景,可通過與影像裝置的互動與交流,建立起大眾渴望了解的情感,并達成一定的共識,從而增強人民文化認同感,為城市形象的發(fā)展帶來促進作用。
(二) 項目主要內容
本項目分別采取線上與線下兩種方式進行研究。
1. 線下方式
(1)表現(xiàn)方式:采用互動影像裝置,圍繞“絲綢之路”沿線城市文化特點,設計具有行為互動、環(huán)境互動、媒介互動及文化互動的主題裝置。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和技術手法,通過有效地運用影像裝置和受眾的互動性,讓受眾者在信息化的世界里能夠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并嘗試了解到新鮮的藝術體驗。
(2)具體內容:該裝置主要體現(xiàn)在互動性方面,通過互動性,讓參與者加深對“絲綢之路”文化的體驗,通過觸摸、動作、聲音等人體方面的感應互動,讓交互變得更有趣,更吸引人。同時裝置實現(xiàn)了將現(xiàn)代新媒體技術有效地將三維影像立體展示,進而為受眾提供一個多維度的立體展示空間,將“絲綢之路”文化在新的表現(xiàn)形式上更加藝術化,為受眾也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
(3)增值服務:提供生活物品租賃服務,如充電寶租借、移動WIFI、景點導覽、商家優(yōu)惠、醫(yī)療健康、周邊銀行排隊情況等。
(4)獎勵機制:通過參與答題換取充電時限、免費景點門票、周邊優(yōu)惠券及絲綢之路國家小型紀念品等。
線下獎勵和線上活動采用互動的方式,線下的活動和獎勵也可以參與到線上的游戲中去,可以兌換線上App中的游戲次數(shù)、訪問權限等等。
2. 線上方式
(1)表現(xiàn)方式:采用App的形式,一款基于“絲綢之路”文化的問答游戲,即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回答從天文地理到風土人情、從古今中外到“絲綢之路”的相關問題,采取過關升級的方式,每過一關便會自動解鎖便可打開新的一關,可以讓受眾在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的答題過關升級的游戲過程中獲取到“絲綢之路”文化的知識。
(2)受眾人群:目標的受眾人群主要以從青少年到老年,游戲可以充分利用此類用戶的碎片時間,使玩家能夠通過游戲來了解到相關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放松心情。
(3)附屬功能:軟件會在打開時,為用戶每日推送“絲綢之路”相關的視頻、文章、圖片等。并開設實時交流專區(qū),方便用戶之間的交流及信息反饋。在“絲綢之路”的路線中涉及許多國家,所以軟件的多元化是很有必要的。軟件支持實時翻譯,讓用戶出行不必再下載其他軟件,只需這一個就足夠。
五、 結束語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推廣方式,是將現(xiàn)代網絡知識分享和傳統(tǒng)線下電子裝置知識分享相互結合的多維度的分享傳播方式。而“知·曉絲路”城市文化交流與推廣裝置在線下,不是單一的輸出,而是讓受眾參與其中,從樂趣出發(fā),自發(fā)性地獲取知識,并能為用戶提供非常便捷的日常服務。讓受眾者在信息化的世界里能夠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在新的藝術體驗中了解“絲綢之路”。
作者簡介:
張嫣,蔡爽,天津市,天津商業(yè)大學寶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