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高等教育多樣化的發(fā)展,針對材料力學的課程特點 分析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解決方案。旨在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
關鍵詞:材料力學;教學改革;工程實際問題
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原本的專業(yè)理論型人才,逐步轉變?yōu)槔碚撆c實踐并重的人才需求邁進。[1]在國家引導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以推動高等教育向多樣化發(fā)展的背景下,機械等工科專業(yè)都得到了迅猛發(fā)展。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現(xiàn)代化生產進程的大勢所趨,機械工科專業(yè)的莘莘學子需要面臨這些問題,正視這些問題,并盡快的做好自我調試,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步伐。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是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科學定位,要實現(xiàn)這一最終目的,就必須扭轉以往的教學思維,從教學內容本身、教學方法手段著手,扭轉那種單純傳授理論知識,將實踐交給用人單位的思想,建立起適應社會發(fā)展要求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運行體系。
1 材料力學課程特點
材料力學基礎課程是機制、機電等工科專業(yè)的重要專業(yè)基礎課程。課程特點是:一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理論性,課程中包含了很多的定理、論證、推理、公式。學生通過理解、掌握這些理論知識得到科學研究的訓練。二課程內容具有較強實用性,課程內容雖然研究的是力學模型,但確實從工程實際抽象出來的,學生可通過課程的學習來加強與實際的聯(lián)系,提高發(fā)現(xiàn)和解決工程實際的能力。因此,課程的教學不僅要求要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同時要理論與實踐并重,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來達到力學基礎課面向應用型人才教育的基本要求。
2 材料力學課程存在的問題
鑒于力學基礎課程的如上特點,在目前的高校教學授課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xiàn)以下問題:
(1)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注重知識的銜接性、連貫性,而忽視了社會對于專業(yè)人才的專業(yè)技能需求以及課外等其他外界干擾因素的影響。注重理論,不注重實踐,內容過于陳舊,不能順應時代發(fā)展前行的步伐,培養(yǎng)出的人才,實干性較差,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不能夠很好的對接,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實踐要求。[2]
(2)在實際教學中偏于理論性研究,強化理論公式,照搬教材內容來講授,工程實例分析過少,導致學生不能了解如何將實際工程問題抽象為力學模型和定解條件,無法將理論內容融合成實踐。
(3)在實驗環(huán)節(jié),由于教師的觀念滯后,導致目前大多數高校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老師演示,學生觀看,或者是學生進行驗證性實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老師只注重傳道受業(yè),而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興趣點,不能有效地引導學生綜合利用學過的知識去探索新知識,無疑會影響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應用型人才所必要的重要素質培養(yǎng)。沒有實戰(zhàn)化的教學,學生的實際操作經驗得不到錘煉,進入社會后職業(yè)適應性和就業(yè)競爭力就會出現(xiàn)問題。[3]
總之,傳統(tǒng)教學注重理論,而不注重實踐,學生的學習以被動式為主,缺少分析討論、綜合概況、質疑發(fā)現(xiàn)等學習環(huán)節(jié)。盡管課程內容與工程實際緊密相連,但學生不了解如何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
3 材料力學課程改革方案
將面向應用型人才教育的觀點應用到力學基礎課中,充分縮小與工程實際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彰顯應用性、實踐性的特點,實現(xiàn)高質量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3.1 課程內容實用化
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導向的課程內容,是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力學基礎課程內容的設計要順應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課程內容的改革要緊密圍繞在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全面性、針對性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性。課程的教學目標要緊密圍繞機械工程實際的反饋信息對原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修訂。課程內容的設計要在傳統(tǒng)課程的基礎上,與多學科內容相結合、合理整合各學科知識來拓展基礎課程的應用。
3.2 教學過程實踐化
注重實踐能力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探索實施項目導向教學法,案例驅動式教學法。將工程實際問題融入教學過程,讓學生從實際問題入手、從工作過程入手、從技能模塊入手,實現(xiàn)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體會所學知識在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全過程。
3.3 實驗教學動手化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改革,應著眼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實際將實驗項目進行整改,加大實驗課學時,優(yōu)化實驗內容,精選基本性實驗,革新簡單的驗證性實驗,開發(fā)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查找相關實驗資料,制訂實驗方案,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全方位提高學生動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4 教學資源立體化
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對教學資源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學資源要廣泛聯(lián)系工程實際,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編寫具有前沿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的適合本院教師和學生學習的學習指導與練習冊、多媒體課件、試卷庫等。
4 結語
材料力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通過教學改革可充分縮小與工程實際之間的差距,以具備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來達到力學基礎課面向應用型人才教育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秦楠,宋超.面向應用型人才民辦院校機械專業(yè)《工程力學》教學改革[J].農業(yè)工程,2018,8(06):123.125.
[2]嚴春杰,段平,李珍,王洪權,朱小燕.材料專業(yè)材料力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5):56.57.
[3]李紅,林雄萍.材料力學實驗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35(01):18.20.
作者簡介:秦楠,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作及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