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娟 張珣
【摘要】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是將北大荒文化以新的視覺藝術形式進行展現(xiàn)與傳播,運用故事性的表現(xiàn)方式,經過一定的設計原則與設計方法進行設計,將圖形設計與糧產品包裝設計相結合,一是可以創(chuàng)新和豐富北大荒文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使北大荒文化通過多個途徑進行傳播與發(fā)展;二是可以增加糧產品包裝設計的文化價值,增強其藝術美感,通過北大荒文化的時代情懷引發(fā)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影響其購買的選擇意識。
【關鍵詞】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包裝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82 【文獻標識碼】A
一、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的價值體現(xiàn)
北大荒由來已久,可追溯到千百年之前的遠古部落時期,通過考古證實,從新石器開始便有人類文明的印記。然而,北大荒文化真正意義上的發(fā)展是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伴隨著北大荒第一把荒火的點燃,隨后受到多次移民文化的劇烈撞擊,在繼承南泥灣精神,融合了軍旅文化、知青文化、黑土文化、齊魯文化,形成了具有時代特征、農墾特點的文化發(fā)展體系。
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從文化角度來說,為北大荒文化提供了新表現(xiàn)形式與新的傳播途徑,其創(chuàng)作注重對北大荒核心價值觀的表達,通過人文精神面貌、場景渲染等手段講述經典的北大荒故事,挖掘北大荒文化的精神力量,為糧產品包裝的設計提供新靈感。從經濟角度來說,北大荒是著名的“大糧倉”,濃厚的北大荒文化氛圍、珍貴的黑土地、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氣候條件、豐富的水資源為糧食種植提供了獨特的生長環(huán)境。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既能創(chuàng)新和拓展北大荒文化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又能加強北大荒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北大荒文化的圖形化設計以一種開拓性的方式,從多個角度挖掘與思考,既是對文化的創(chuàng)新,又是對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
二、圖形設計的原則
北大荒文化圖形系列設計是對其文化的深入探索,并最終應用于黑龍江糧產品包裝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應秉持傳承先進北大荒精神文化,塑造黑龍江糧產品包裝新形象的設計態(tài)度,在適應商品市場需求的同時堅持北大荒文化的良性價值引導地位,合理保護和傳承北大荒文化。因此,在整個設計實踐過程中應遵循“重傳承,回歸文化本源”的設計原則。
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必須遵循北大荒文化的內涵與價值。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不只是簡單的文化圖形化設計,應以傳播北大荒文化的精神內涵為出發(fā)點,具有良好的識別性。所以,在進行圖形設計時應恰當?shù)匕盐杖宋锞耧L貌的表達,場景元素的合理塑造。二是圖形設計必須突出明顯的文化差異。北大荒文化區(qū)別與其他文化,主要表現(xiàn)在獨特的文化構架及其歷史特殊性,北大荒文化的產生到如今七十余載,歷經祖國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著深厚的時代背景及濃濃的時代色彩,對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而言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更深刻、更有層次地描繪北大荒特殊的生產環(huán)境與不平凡的北大荒人,是對自然環(huán)境的生動概括、對北大荒勞動人民的歌頌??偠灾瑢Ρ贝蠡奈幕膱D形化設計應牢牢抓住北大荒文化的精神內涵,在糧產品包裝設計的應用上注重圖形的塑造與文化的傳播。
三、圖形設計的方法
(一)圖形的聯(lián)想與演變
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通過對開荒、耕種及北大荒自然環(huán)境等場景的高度概括與變形,最終衍變?yōu)楦挥斜憩F(xiàn)力的圖形語言,反映北大荒開發(fā)建設的艱苦環(huán)境及北大荒人的勇敢堅強。在設計中對于故事的描繪不能僅對場景原型進行直接套用,一是因為關于北大荒的可參考的文學、攝影素材極為有限,所以對于北大荒文化圖形系列設計的指向性較為固定,在圖形創(chuàng)作過程中,只是借助現(xiàn)有客觀圖像資料進行思維的無限延伸而進行主觀能動性的設計,所有的圖形設計一定要符合時代環(huán)境下的文化特色,讓聯(lián)想與真實更加接近。二是因為直接套用場景原型不能體現(xiàn)圖形設計的藝術性與裝飾性。
而圖形的聯(lián)想與衍變在于運用主觀構思,從地物構造和人文精神面貌兩方面入手,融入木刻印刷的味道,以明暗光影來歸納和概括場景原型,了解光影效果下物體結構線的變化,在圖形設計平面化的基礎上注重光影留白,增加對象的體積感,運用點、線、面增加圖形的層次感。結構塑造粗中有細,主次有序,對圖形設計的主題情緒把握得當,獨具個性的高度概括使圖形設計具備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與藝術感染力,營造出樸素的藝術氣質,整體感受富有生活氣息,真實而生動,極富力量感。
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中以明暗色塊進行高度歸納概括,有意識地強化兩種色塊之間的歸納與處理,充分把握人物的神情特征,強調人物的精神風貌。在內容與形式、感受與表現(xiàn)上準確把握人物的面部表情與肢體語言,注重人物整體的比例關系,同時強調研究人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構成關系,從而組織感受、表現(xiàn)感受。通過觀察人物、環(huán)境的光影形狀變化,加之特殊的筆觸設計弱化物象的固有肌理特征,通過圖形的平面化處理加強畫面的藝術性,強調圖形設計表現(xiàn)上的豐富性和統(tǒng)一性,完成對人物形象的生動刻畫。
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從整體構圖考慮畫面比例、明暗對比的協(xié)調性、空間安排的合理性,對物態(tài)形體進行塑造,將圖形設計的主題思想充分表達出來,使消費者從圖形中體會到北大荒人的堅強、勇敢、粗獷、專注、智慧等不同的生命氣息,并對歷史長河中的北大荒產生無限聯(lián)想。
(二)色彩提煉與運用
色彩能夠引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紅、黑、白、藍四種色彩的選擇源于20世紀20年代到80年代的年畫與宣傳畫報,紅、黑、藍、白這幾種色彩在當時的年畫和宣傳畫報中最為常見,因此,這幾種色彩自然而然地被賦予了獨特的時代意義。
在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中,以簡潔、單純的色調來統(tǒng)一畫面,在圖形色彩的處理上,根據北大荒的時代特征,北大荒文化的歷史特性,通過高度凝練,摒棄多種顏色的表現(xiàn)方式,在所限定的色彩條件下進行設計,最終選擇以紅、黑、白、藍四種顏色為主打色,在紅、藍、白、黑這四種歸納色里,憑借對故事的理解和想象進行主觀變色表現(xiàn)畫面的場景和主觀情緒色彩。畫面的色彩基調由故事及所處環(huán)境決定,在構圖中采用簡單的色塊表現(xiàn)畫面的沉著與厚重。不同主題的圖形設計其顏色基調各不相同,所以在色彩基調的選擇上要嚴格按照圖形設計的主題思想而確定,也就是按照故事的情緒色彩進行定位,故事情節(jié)較為歡快的選擇比較明快的色彩基調,故事氛圍比較嚴肅的則選擇比較低沉的色彩基調,也可運用單一色彩表現(xiàn)畫面的單純性,充分利用色彩基調豐富畫面的層次感,建立多種物體形態(tài)之間的聯(lián)系,強化故事氛圍。
將紅、藍、黑、白作為北大荒圖形系列設計的主要顏色,限定了畫面色彩的運用范圍,需要在圖形設計過程中對圖形進行高度總結與概括,利用塊面感表現(xiàn)物體的基本造型與層次。在顏色運用上,嚴格按照圖形設計中某一系列的顏色主基調進行創(chuàng)作,符合圖形設計的系列特性。此外,在具體設計實踐過程中仍會依照某些物體的固有色進行顏色的拓展,但除紅、黑、藍、白這四種顏色之外,其他的顏色只作為輔助色出現(xiàn)。
(三)文字的擇取與再設計
文字的圖形化設計是通過設計手段將文字進行變形重組,使其具有藝術性和裝飾性。在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中,對于文字的設計將從文字的擇取與再設計兩方面入手。
文字是最直觀的信息傳達,北大荒文化的精神內涵具有政治性和社會性,在文字內容的選擇上要謹慎斟酌。在北大荒文化圖形化設計中,文字圖形化的表現(xiàn)形式因整體圖形設計的不同系列風格而各有不同,有的文字作為圖形肌理出現(xiàn),有的文字作為包裝圖形的主要信息,有的文字的圖形化具有裝飾美化、補充說明、營造氛圍等作用。
四、結論
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應用于糧產品包裝設計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本文針對北大荒文化在糧產品包裝中的應用提出了相應的設計原則與設計方法,力求通過圖形的聯(lián)想與衍變、色彩提煉與運用、文字的擇取與再設計三個設計方法使糧產品包裝設計具有故事性和藝術性,從文化角度解決糧產品現(xiàn)存的包裝設計問題。北大荒人所展現(xiàn)的勞動活力與激情為北大荒文化圖形設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北大荒文化的歷史獨特性使得北大荒文化具有鮮明的文化特色,一方面為糧產品的包裝設計注入深刻的精神內涵,另一方面使得糧產品包裝設計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文化傳播效應。
注釋:
①鄭州歷史文化叢書編纂委員會主編《鄭州古墓壁畫精選》,香港:香港國際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
②(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③參考自周均平《“比德”“比情”“暢神”——論漢代自然審美觀的發(fā)展與突破》,《文藝研究》2003年第5期。
參考文獻:
[1]黃宏,高躍輝.北大荒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畢敬虎.現(xiàn)代圖形設計對傳統(tǒng)文化符號的重釋與解構[D].山東:山東輕工業(yè)學院,2010.
[3]呂青.版畫技法與視覺傳達藝術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
[4]婁向鵬.品牌農業(yè):從田間到餐桌的食品品牌革命[M].北京:企業(yè)管理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周娟娟(1992-),女,漢族,山西臨汾人,齊齊哈爾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16級在讀研究生,碩士,設計理論(含視覺傳達方向)專業(yè),研究方向:視覺傳達;張珣,女,齊齊哈爾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