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玲
摘要:小型化高壓預充及配電裝置可解決容性負載上電時的沖擊電流問題,同時可實現(xiàn)電容放電,提高系統(tǒng)安全性。該裝置可實現(xiàn)用電設備的配電控制,并通過總線實現(xiàn)遠程控制。
關鍵詞:充電、配電、放電、短路
0 序言
直流高壓供電體制系統(tǒng)中,為維持直流電壓穩(wěn)定,通常在母線上或負載兩端并聯(lián)一個或一組大容量電容,起到濾波和蓄能的作用。由于電容在冷態(tài)啟動時,相當于短路,會出現(xiàn)瞬間沖擊電流,對電源、設備造成沖擊?,F(xiàn)階段,針對該類電容,通常在回路串聯(lián)電阻,限制瞬間的沖擊電流,待電容充滿后,切換至高壓繼電器進行配電。
系統(tǒng)中采用串聯(lián)電阻進行限流,無保護、體積大、可靠性低等現(xiàn)狀。存在以下缺陷:
a)電容充電瞬間電流較大,限流電阻可限制電流沖擊,則電阻功耗較大,需選擇功率較大的電阻,功率大意味著體積大,導致裝置體積大,浪費空間。
b)電容充電過程中,無保護功能,安全性低。
c)系統(tǒng)斷電后,電容上存在電壓,無放電回路,存在安全隱患。
d)電容的充電時間受限流電阻的影響,時間固定不可調。
1 總方案
研究具有充電、配電、放電功能,適用于高壓系統(tǒng)控制器配電的高壓智能配電控制裝置,同時具備過壓保護、過流保護、過溫保護、負載異常判斷、短路保護功能。該裝置主要由充電單元、配電單元、放電單元、微處理器構成,功能框圖如圖1所示,放電單元、充電單元原理框圖如圖2、圖3。充電單元所示為1個充電支路,也可采用多個充電支路并聯(lián),每個支路有各自的驅動和電流反饋電路,多個支路并聯(lián)可增大充電電流,從而縮短充電時間,同時更適用于更大容量的電容,但多個支路并聯(lián)會增加整體的尺寸和重量,因此根據(jù)負載電容的實際需要確定支路的路數(shù)。
對于容性設備進行配電,配電過程主要是:
a)通過總線發(fā)送控制接通指令,微處理器接收到接通命令后,打開充電單元進行設備充電,待設備電壓與輸入電壓相等時,關閉充電;
b)關閉充電的同時,微處理器打開配電單元,設備可正常供電;
c)關閉配電后,微處理器打開放電單元,對設備電容進行放電,放電到電壓低于或等于設置值時,關閉放電;
d)放電單元與充電單元或配電單元不能同時打開,軟件中設置間隔時間,可防止同步打開造成功率開關管損壞。
2 詳細原理方案
a)充電單元
充電電路原理是利用恒流源電路充電,具體是采用功率開關管放大區(qū)工作特性實現(xiàn)。充電電路主要由充電主回路、PI調節(jié)電路、基準電路、電流檢測回路等構成。微處理器接收到總線充電指令后,控制PI調節(jié)電路驅動功率開關管導通,充電回路產生充電電流,通過電阻采集充電電流,將電流信號轉換為電壓信號,該電壓經放大后到PI調節(jié)電路,直到電壓無限接近基準電壓,再經過PI調節(jié)電路,輸出控制功率開關管工作在放大區(qū),實現(xiàn)電容恒流充電。微處理器接收到總線調整基準電壓時,PI調節(jié)電路工作,充電回路電流改變,直到電流轉換后的電壓信號無限接近調整后的基準電壓,實現(xiàn)充電電流的可調。
充電過程中,通過軟件判斷固定時間內輸出電壓的變化,從而判斷輸出是否異常。若固定時間內輸出電壓變化低于設置值,且輸出電壓未達到設置值,則判定為短路;若固定時間內輸出電壓變化低于設置值,而輸出電壓達到設置值,判定為輸出異常(阻性負載或容量過大電容)。
b)配電單元
配電單元主要由驅動電路、配電回路、電流采集、電壓采集、短路保護等構成。
配電功能實現(xiàn)過程及工作原理:
1)配電電路打開后,控制驅動電路使功率開關管飽和導通,實現(xiàn)配電;
2)通過隔離采樣電路采集輸入、輸出電壓,實時監(jiān)測設備工作電壓狀態(tài);采用電流互感器采集輸出電流,實時監(jiān)測設備工作電流狀態(tài);采用鉑電阻進行溫度采集,實時監(jiān)測自身溫度;將各采樣值與設置故障值比較,作為過壓、過流、過溫故障的診斷條件;
3)采用去飽和短路檢測方法實現(xiàn)短路保護,功率開關管S極對電源負極短路后,ID電流增大則DS兩端電壓逐漸直到觸發(fā)短路保護,關閉驅動電路輸出,控制功率開關管關斷,改變短路檢測回路中電阻阻值可調整短路電流值;
4)工作過程中出現(xiàn)過壓、過流、過溫、短路任一故障,模塊關斷配電輸出,實現(xiàn)對模塊自身和用電設備保護功能;
5)總線接收到關斷指令后,控制驅動電路切斷驅動電壓,從而關斷配電輸出。
過壓保護:容性設備兩端采樣電壓大于微處理器設置的過壓值,關閉配電,實現(xiàn)過壓保護。
過流保護:配電輸出過程中,采樣電流大于微處理器設置的過流值,關閉配電,實現(xiàn)過流保護。
過溫保護:配電過程中,采樣溫度大于微處理器設置的過溫值,關閉配電,實現(xiàn)過溫保護。
短路保護:采用集成了驅動、短路保護的高壓驅動芯片,當輸出短路時,功率開關管的DS端電壓增大到觸發(fā)短路保護點時,驅動芯片自動切斷驅動電壓,同時輸出保護信號到微處理器,微處理器通過識別該信號,確認是否短路故障。
c)放電單元
放電電路與充電電路原理相同,采用恒流進行放電。放電電路主要由放電主回路、PID調節(jié)電路、基準電路、電流檢測回路等構成。微處理器接收到總線放電指令后,打開PID調節(jié)電路,驅動放電主回路工作,電流檢測回路檢測放電回路電流,將電流轉換為電壓信號,直到電壓無限接近基準電壓,放電回路電流保持不變,該電流即為放電電流。微處理器接收到總線調整基準電壓時,放電回路電流改變,直到電流轉換后的電壓信號無限接近調整后的基準電壓,實現(xiàn)放電電流的可調。放電過程中,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輸出未降低至設置的電壓值,則判定為放電異常。
充電電路與放電電路禁止同時打開,軟件控制時需進行延時處理。
3 特點
該裝置的主要優(yōu)點有以下:
a)采用恒流充電方式,有效限制電容瞬間沖擊電流,減小啟動時對電源和電容的沖擊。
b)具備充電、配電、放電功能,保護功能齊全,安全性高。
c)裝置可采用一體化結構,集成度高,體積小,相較傳統(tǒng)的電阻限流的方式,該裝置體積大大縮小,適用度高。
d)充電電流及放電電流均可調節(jié),使電容充電和放電的時間可控,適應不同容量電容的要求。
4 結論
該裝置適用范圍廣,可應用于高壓電氣系統(tǒng)中各類容性設備的配電控制,同時可用于阻性負載的配電控制。與現(xiàn)有技術比較,本發(fā)明提出的電容充電電路可有效限制容性設備啟動時的瞬間沖擊電流,減小啟動時對電源和設備的沖擊,提高電氣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該裝置體積小,可適用于市場小型化產品需求的趨勢。充放電時間可靈活變換,適應不同容量負載的需求。同時該發(fā)明中的充電電路的原理可并聯(lián)使用,應用于高壓直流母線中大容量電容或容性負載設備的充電需求。
參考文獻
1、韓靜霖,李國峰,張勇? 一種電壓控制電流源的設計與應用[J]. 電子應用技術,2008.34(8):64-65.
2、賀國權 一種壓控恒流源的研究[J],儀表技術,2004(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