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華 郭慶 黃寧
前言:隨著光伏電站平價上網時代的正式來臨,光伏電站的成本成為平價上網的關鍵因素之一,如何在現有已經透明的市場化價格中脫穎而出,成為光伏業(yè)界不斷討論的問題。從目前設計的角度來看,光伏電站榮配比的合理設計,成為光伏電站節(jié)省成本的一個突破點。
關鍵詞:光伏電站;容量配比;分析
光伏電站最優(yōu)容量配比的影響因素包括:輻照度、電站效率、逆變器超發(fā)能力、電站綜合單價以及光伏組件衰減等
光伏組件容量和逆變器容量比,習慣稱為容配比。光伏應用早期,系統(tǒng)一般按照1:1的容配比設計,但一定程度的提升光伏組件容量,將會有利于提升系統(tǒng)的整體經濟效益。
直流側補償超配
通過提高組件容量,補償各種原因引起的損耗部分,使逆變器的實際輸出最大功率達到逆變器的額定功率
系統(tǒng)損耗;光伏系統(tǒng)中,能量從太陽輻射到光伏組件,經過直流電纜、匯流箱到達逆變器,當中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損耗。直流側損耗通常在13.13%左右,逆變器損耗約1.5%,總損耗約為14.63%。在組件容量和逆變器容量相等的情況下,由于客觀存在的各種損耗,逆變器實際輸出最大容量只有逆變器額定容量的87%左右,降低了逆變器和系統(tǒng)的利用率。
光伏系統(tǒng)直流側各環(huán)節(jié)損耗組成
(1)、灰塵、雨水遮擋——5%
(2)、組件溫度升高——4.37%
(3)、組件串聯不匹配——2%
(4)、逆變器的功率損耗——1.5%
(5)、直流電纜損耗——1.7%
直流側補償超配與主動超配
由上分析可見,選擇合適的系統(tǒng)容配比需要考慮諸多因素,為了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這里將超配分為兩部分,一是通過提高組件容量,補償各種原因引起的損耗部分,使逆變器的實際輸出最大功率達到逆變器的額度功率,定義為補償超配。同時進一步提高組件的容量,提高系統(tǒng)滿載工作時間,定義為主動超配。主動超配時,系統(tǒng)在中午光照較好時段存在一定時間的限功率運行,但系統(tǒng)的度電成本達到最低值,即收益最大化。
(a)補償超配前? ? ? ? ? ?(b)補償超配后
補償超配前后光伏逆變器輸出功率對比? 如圖所示,通過將容配比從1:1提升到1.1:1,使得逆變器在光照最好的時候能達到滿載輸出。提高了逆變器的利用率。
為了彌補光伏電站直流側約14.63%總損耗,保證逆變器長期在額定功率下運行,組件需要超裝約30MW共計109120塊275組件。此時容量配比為1:1.15
現階段行業(yè)內逆變器及箱變均可以實現長期正常運行情況下1.1倍的過負荷能力,所以電站容量配比在1:1.25時電站可以正常運行,此時組件需要超裝約50MW共計181852塊275組件。
通過合理的超配方案設計,可以實現對光伏系統(tǒng)的優(yōu)化,發(fā)電量進一步提升,系統(tǒng)度電成本進一步降低,投資方整體收益進一步提升。
反之,在裝機容量確定的情況下。最佳比例的超配將會大大節(jié)省逆變器、變壓器以及電纜的成本。
建議:
1)在組件超配方案設計中,需要考慮當地光照條件、系統(tǒng)損耗、鋪設傾斜角度等因素的影響,確定逆變器直流側輸入功率的大小。
2)逆變器的性能和選型也十分重要。根據逆變器的技術參數,充分利用逆變器的過載能力,最大程度的提高容配比
3)考慮組件首年的衰減。組件首年衰減較大,一般多晶在2.5%左右,單晶在3%左右。將這部分衰減放入系統(tǒng),可以大大提升系統(tǒng)的容配比。
4)利用軟件進行模擬,不同比例的容配比得出不同的發(fā)電量,即使損失部分發(fā)電量但最終能夠達到最佳的收益率,就可以得出最佳的容配比。
光伏電站容配比的設計為各個企業(yè)帶來了一個降低成本的突破口,充分利用組件及逆變器的輸入輸出特性,在不降低發(fā)電量的情況下,降低光伏電站的投資成本,助推光伏電站平價上網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