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峰 李曉蕾 董書謙
【摘 要】對于電力企業(yè)而言,其競爭力是電力設備資產同時也是核心產物,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面對數量較多的電網資產如何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加以管理是企業(yè)考慮的重點問題,現階段電力企業(yè)不斷推廣和加強信息系統構建,然而缺少的是新穎的資產管理技術方法從而限制了企業(yè)發(fā)展。隨著技術的日益成熟,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物聯網的發(fā)展進程,并且在短期內各個區(qū)域均有所體現,物聯網技術在實物資產管理中的運用電力企業(yè)展開了深層次的創(chuàng)新與分析。全面、新穎的物聯網技術科學連接了設備資產的各個細節(jié),便于獲取信息,使設備資產臺賬實現資源共享,從根本上完成電力設備資產精細化管理目標。
【關鍵詞】物聯網RFID技術;電網資產;精益化管理
1.RFID技術特點概述
RFID技術被稱之為射頻識別技術,利用射頻手段完成非接觸雙向通信任務,能夠輕松對目標物體進行辨認,從而收獲需要的數據技術。其技術特征主要有準確性高、適應性強、抗干擾性強等,并且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1]。
站在電力設備資產管理角度考慮,依據實際情況融合RFID技術、無線組網技術、無線自組網通信技術并科學應用,充分展現此技術的功效和優(yōu)點,使實際應用效果和預期效果一致。RFID技術技術特征主要涉及以下幾點:
第一,整體鑒別。運用RFID技術不但可以對個體進行鑒別,還可以對整體展開鑒別。對于資產管理而言,可通過物聯網技術中的電子識別技術操作,可以準確、有效的完成少量掃描任務和整體鑒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非接觸鑒別。在掃描過程中條形碼、二維碼以及手工形式都要求貼近設備,從而獲取可靠數據。將RFID技術投入使用以后,終端設備可以快速讀取遠距離的數據信息,一些有源標簽讀取距離在十米之內,從根本上完成了非接觸鑒別任務。
第三,數據保存。RFID芯片的數據保存作用非常明顯,不但可以高效率保存關鍵的資產信息和數據,還可完成資產離線咨詢、運營管理和操作任務。
第四,安全機制。RFID技術中的安全機制廣泛應用于多個層面,例如底層原理、硬件完成、軟件完成和應用階段,全面體現了資產信息數據的可靠性、平穩(wěn)性。對此,RFID技術在電力設備資產管理中應用頻繁,同時具有資產數量多、類型繁瑣、安全距離標準等特性。
2.業(yè)務設計過程
(1)構建資產登記過程
如圖1所示,新建資產登記流程。在工程設計環(huán)節(jié)按照要求完成工程設計所用到的設備類型、規(guī)格樣式、數量;工程采購環(huán)節(jié)按照設計與采購合同融合成電網資產統一身份編碼,供應商在制作設備過程中完成ID電子標簽安裝任務,并詳細記錄下設備信息;在工程建設環(huán)節(jié)通過實物ID將業(yè)務運轉流程和安裝調試工作記錄下來;工程竣工驗收環(huán)節(jié)通過實物ID仔細審核移交物品設備;在注冊臺賬環(huán)節(jié)利用實物ID記錄下購買設備與建造信息,資產登記是把施工場地所用設備的真實狀況記錄到資產管理中去。系統通過RFID標簽將實物ID信息全部記錄下來,包括各個細節(jié)的業(yè)務信息、追蹤業(yè)務節(jié)點,使操作管理人員熟悉和了解可視化管理內容及過程,加強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團結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從根本上使管理效率有所提升,為信息精準性奠定基礎[2]。
圖1新建資產登記流程
(2)在運資產登記過程
基于生產系統環(huán)境下在運資產的運行相對穩(wěn)定,業(yè)務流程比較單調,詳細內容如下:
首先,在生產系統臺賬中運行資產要提前進行注冊,接下來才能安排后期工作內容。倘若在生產系統中未構建臺賬資產,那么就要求設備管理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一同檢查資產內容,使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實有數一致。隨后演變成實物ID,將標簽安裝與信息登記工作落實到位。
其次,針對部分在運儲存設備而言,管理部門應依照實物ID和設備之間的關聯,合理安裝標簽。
(3)資產變更登記過程
如圖2所示,資產變更流程登記。倘若資產出現變更類業(yè)務時,例如技改大修、報廢,面對這種情況就要將資產變更登記工作落實到位,尤其是對于出現資產變更業(yè)務且要求追蹤管理的。設備在修繕完畢后可連續(xù)應用,實物ID與標簽未出現改變,在記錄設備資產信息時可通過實物ID完成相應更新;當設備拆卸不應用時,依照業(yè)務真實狀況通過實物ID對退運、業(yè)務銷售和報廢情況予以記錄。
圖2資產變更流程登記
首先,設備管理部門要擁有施工企業(yè)的工作票據并以此為憑據,詳細記錄停運情況、上傳設備業(yè)務數據情況,告誡財務工作人員實時了解和熟悉資產變更狀況,隨后完成技改大修工作與報廢工作。
其次,資產管理部門要具備財務依據,例如資產變更報警信息和工程決算,從根本上提高資產變更處理效率。
(4)資產信息維護過程
倘若資產出現變更問題時,應快速保存資產信息,例如設備臺賬存儲和資產臺賬存儲等細節(jié)。投入使用SOA技術,將每個信息系統連接起來,建立在業(yè)務規(guī)則的基礎上,實現數據獲取、智能匹配等目標,共同管理PMS、ERP一些外圍系統信息渠道,熟悉和了解資產設備數據和財務數據之間的關聯,其他管理人員可通過查詢統計來掌握資產信息內容。
3.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電力資產精益化管理
以我國電網企業(yè)“十三五”信息化建設標準為前提,構建與電網后期發(fā)展相適應的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框架,將資產全壽命數據中心與實物ID視為傳遞依據,從而收獲其他系統內部的資產信息,完成以物聯網技術為前提的電力資產精益化管理目標。
在設計這類系統時將NB-IoT技術與傳感技術滲透其中,及時了解設備與環(huán)境的真實情況,實現設備外賬的自動檢驗與管理。規(guī)劃和應用NB-IoT結合光纖技術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下列幾點:
首先,倘若NB-IoT無線終端正處在休眠過程中,這時功率消耗非常低,可通過高能量電池完成一系列的供電。
其次,NB-IoT無線遮蓋范疇非常廣,基于同種頻段下,較于傳統網絡增益NB-IoT要高很多,緩解了系統布線難問題,縮減投入資金。
最后,在某個扇區(qū)內使用NB-IoT可支撐10萬連接,如低延時敏感度、低設備損耗、低成本等,促使大量物聯網設備被接入。
結語
總之,在項目建造期間投入使用物聯網技術,科學應用無線自組網技術和電子識別技術,將電力設備資產辨別工作落實到位,及時更新生產維護管理、固定資產轉移、設備采購應用數據,實現統一查詢,充分顯現電力設備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價值及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敏,楊智勤,張國君等.電網企業(yè)固定資產管理的物聯網技術應用[J].財務與會計,2017(11):35-37.
[2]嚴智.基于RFID物聯網技術的資產管理系統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7(23):50-51.
[3]鄭曉麗,楊常勇.基于RFID物聯網技術的信息化資產管理應用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10):188-190.
(作者單位: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