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齊
摘 要:隨著近年來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網絡技術不僅給人們帶來了一定的生活便利,也對人們的互聯(lián)網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就目前來說,信息泄露和網上盜款是十分常見的互聯(lián)網網絡安全問題,所以這種安全問題急需得到解決,否則會對人們的正常網絡應用帶來極大的困難。本文中對互聯(lián)網安全進行了一定的闡述,并根據相關技術對互聯(lián)網安全技術的發(fā)展路徑進行了探討,旨在為我國安全互聯(lián)網網絡建設提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計算機 互聯(lián)網 網絡安全 發(fā)展趨勢
互聯(lián)網發(fā)展對于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建設來說至關重要,而計算機網絡也在我國的各個行業(y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應用,就目前來說人們在進行日常學習和生活時,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交流能夠將信息快速且實時的傳輸,對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聯(lián)網安全問題也是需要進行解決的一項重大問題,人們的信息和財產被盜竊的狀況在近年來社會上時有發(fā)生,所以就需要采用切實有效的方式來增強網絡的應用安全,提高人們應用網絡的安全性,從而降低互聯(lián)網風險事件對人們日常生活造成的影響。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概述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特點
相關研究顯示,計算機網絡安全中主要以多元性為主,這是由于在計算機應用過程中可發(fā)現(xiàn)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造成威脅的主要原因,并非單種或兩種因素,而是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共同決定的,這些因素主要以病毒侵襲和硬件威脅等事件。除此之外,大量信息在進行計算機運行時,都需要通過網絡技術來實現(xiàn)傳輸,而其中涉及到的信息利益具有不可估量性,這就導致多數(shù)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信息截取的狀況,就有可能對個人或企業(yè)造成極大的網絡破壞。由于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入門門檻逐漸變低,而病毒的傳播速度和制作技術有了極大的提高,所以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預防的難度也十分巨大,病毒感染會對計算機用戶造成極大的傷害,而如果用戶在進行計算機應用時受到病毒感染,則有可能導致信息丟失,甚至造成經濟損失。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影響因素
就目前來說,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造成的影響因素,主要以病毒入侵和網絡系統(tǒng)設計有關,最為嚴重的就是計算機病毒。網絡病毒的設計目的就是對計算機數(shù)據進行竊取或破壞,這種程序屬于一個指令或一種代碼,之所以可以對計算機的性能造成影響,主要是其代碼存在隱蔽性和復制性,進而在用戶使用計算機時,病毒如果遭到激活就會損傷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并且病毒不僅具有隱蔽性,也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所以這就導致病毒在應用過程中難以完全殺滅。
而部分計算機在設計和使用的過程中,沒有對安全性和設計合理性進行考慮,這就導致計算機在應用過程中可能由于多種因素而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安全漏洞,在病毒傳播時就有可能利用這些安全漏洞對計算機的網絡安全造成進一步的影響。而由于網絡結構主要以拓樸結構為主,局域網中如果一臺計算機受到病毒侵害,則病毒就可以通過局域網進行傳播,對局域網造成嚴重的破壞,對互聯(lián)網結構的正常運行也會產生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我國的網絡管理機制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這是由于我國計算機技術和互聯(lián)網技術發(fā)展極為迅猛,我國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網絡管理法規(guī)和相應的制度,這導致互聯(lián)網管理工作和管理系統(tǒng)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一)防火墻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就目前來說,現(xiàn)代防火墻技術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但依舊不夠成熟,并且在技術上還存在著部分漏洞和瑕疵,這就導致部分對計算機安全要求較高的用戶難以得到良好的互聯(lián)網安全環(huán)境。所以為了滿足計算機用戶的安全需求,防火墻技術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所以在將來的防火墻技術改進和提升時應當注重其安全性能和防火墻的處理速度。而且達到這種效果,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防火墻技術的研究,不斷更新防火墻技術,使防火墻安全性能進一步的發(fā)展。而常用的安全防護軟件一方面應當提高自身的實用性和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也應當不斷改進自身技術,就目前來說,新型的防火墻技術在程序員的努力下已經得到了較大的進展,并且在近未來時期通過對芯片加速和內容深度過濾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能夠有效提升防火墻技術的安全性,這也是防火墻技術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所以為了打造安全的網絡環(huán)境,就應當加大資源的投入,使現(xiàn)代防火墻技術的應用更為安全和人性化。
(二)入侵檢測技術發(fā)展趨勢
入侵檢測技術是在病毒入侵時及時預警并作出反應的一項重要網絡技術。這項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對計算機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收集和分析,同時對網絡系統(tǒng)的安全性進行檢測,了解計算機在應用過程中是否存在風險,從而做出相應的反應。而建立起完善的加密通道和防病毒通道,是保證計算機入侵和理性的主要方式。
想要達到這種目的,其主要方案就是要從智能化的監(jiān)測手段入手,進一步提升入侵的檢測技術和發(fā)展水平,運用免疫原理法神經網絡方式建立起智能化的檢測方案,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強化殺毒軟件對病毒入侵的辨識度,提高智能化檢測的有效性。
結語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治是一項十分重要且復雜的工作內容,其中涉及到較為廣泛的工作范疇,屬于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任務。而在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中,僅靠先進的技術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對管理方案進行進一步的加強,通過科學完善的計算機管理體系制度的建立來使工作人員和使用人員進一步努力,從而達到控制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效果??偠灾?,想要保證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安全,一方面來說應當不斷建立完善的防火墻和入侵檢驗技術,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戶和研發(fā)人員的配合,從而達到保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于志剛.網絡安全對公共安全、國家安全的嵌入態(tài)勢和應對策略[J].法學論壇,2014,29(06):5-19.
[2]底曉強,張宇昕,趙建平.基于云計算和虛擬化的計算機網絡攻防實驗教學平臺建設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04):147-151.
[3]孫道萃.移動智能終端網絡安全的刑法應對——從個案樣本切入[J].政治與法律,2015(11):73-87.
[4]梁樹杰.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其防范措施[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4,5(03):40-44.
[5]田言笑,施青松.試談大數(shù)據時代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防范措施[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6(10):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