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滿
摘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內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建筑工程數量日益增多。然而,當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依然有著很多的問題,比如裂縫問題等等,對建筑工程質量影響甚大?;诖?,本文就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的裂縫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
關鍵詞 建筑工程;裂縫問題;結構設計
1引言
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導致裂縫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需要深度裂縫問題的根本成因,充分認識建筑工程出現裂縫的危害性,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裂縫問題的發(fā)生率,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
2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裂縫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一,地基下沉影響。造成地基下沉的因素多種多樣,從主觀角度來看,地基處理形式不科學、地基設計不合理、建筑設計不規(guī)范以及平面改變導致樓面荷載不均勻等都會引起地基下沉;從客觀角度來看,土質差別大、地基土層不均勻等都會導致地基下沉。
第二,溫度應力影響。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出現裂縫很有可能是受溫度應力的影響,其主要源自于建筑工程的約束應力及自生應力。建筑物內部、外部的溫度差會導致建筑結構形成溫度應力,通常發(fā)生于部分尺寸偏大的零件上。混凝土外表散熱差又或早晚溫差大,建筑工程就會形成溫度應力而導致裂縫。
第三,混凝土塑性影響。在混凝土終凝硬化以前,均體現為塑性的狀態(tài),在此時期內建筑工程結構極易由于塑性形變而出現裂縫?;炷了苄詴е律喜拷ㄖ餆o法均勻下沉,造成建筑工程產生裂縫。對于混凝土結構而言,由于混凝土面積增大又或是骨料粒徑、鋼筋直徑過大,混凝土在水平方向的收縮有更大的難度,混凝土極易產生裂縫。
3預防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裂縫問題的對策
3.1嚴格選擇原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原材料選擇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應該嚴格選擇原材料。有些建設企業(yè)為了取得更多的經濟利潤,通常會選用價格低廉的原材料,因此無法保障原材料的性能。有些建設企業(yè),即使已經意識到原材料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受采購員及質檢員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原材料在此環(huán)節(jié)極易發(fā)生問題,許多不達標的原材料趁機進入到施工現場,從而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無法達標。因此,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過程中,需要確定原材料的性能、類型、規(guī)格等,有利于后期對原材料的選擇;除此以外,還應根據設計圖紙及國家標準選擇原材料。盡可能選擇與信譽度較高的企業(yè)合作,在審核過程中,必須根據有關流程,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如此才能夠有效避免裂縫問題的出現。
3.2強化質量控制
強化對建筑工程結構質量的控制,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比如:高度關注對混凝土溫度的調節(jié)等等。在混凝土溫度調節(jié)的具體環(huán)節(jié),首先應當注重對水泥原料的選取,在建筑工程施工環(huán)節(jié)加入相應數量的減水劑又或是緩凝劑,同時合理減少水泥原料在建筑物結構中的應用,如此做的根本目標就是加強水泥材料的和易性。其次,在水泥原料當中加入已被磨細的粉煤灰,如此做的根本目標就是避免混凝土的水化熱。最后,在選取骨料的過程中,以建筑工程的現實要求為重要基礎,選用連續(xù)級配粗骨料完成混凝土的配置任務,如此做的根本目標就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及避免裂縫問題的出現。
3.3科學設計結構尺寸
導致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產生裂縫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但包括了建筑原材料自身出現的形變差,同時還有溫度差等各方面的因素。特別是在對大尺寸的建筑工程進行結構設計時,溫度、原材料上的差異更加會引起建筑工程結構發(fā)生裂縫問題。對建筑工程結構出現裂縫的根本原因開展深層次的分析后,能夠發(fā)現結構本身所承受的應力和裂縫長度表現為相對顯著的非線性關系。在此狀況下,設計工作者在對建筑工程結構開展設計時,就需要設計及選取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和結構尺寸,從而在具體建設環(huán)節(jié),能夠考慮建筑工程的整體性以科學明確結構所需的標準剛度。
3.4打造高素質的建筑結構設計團隊
結構設計關系著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而設計工作者的素質有決定了結構設計的質量。從建筑結構設計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在圖紙設計過程中,確定建筑工程施工的次序、過程以及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在必要情況下可加入有關圖片加以解釋,以保證施工方案順利落實。因此可知,設計圖紙是由設計工作者制定的,其綜合素質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質量有直接的影響。所以,應當打造高素質的建筑結構設計團隊,加強設計工作者的責任意識及專業(yè)水平,同時在具體建設環(huán)節(jié)應當定期針對現場施工者的施工水平實施考評并且安排對應的教育、培訓活動,進一步加強施工者的施工水平,針對那些整體素質未獲得提升,責任意識相對薄弱的施工者應當及時更換,確保施工團隊長期保持“高標準、高意識”的水平。
3.5完成好混凝土的澆筑養(yǎng)護工作
混凝土的澆筑養(yǎng)護是建筑工程中極易被忽略的工作,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設環(huán)節(jié)需要完成好混凝土的澆筑養(yǎng)護工作。在正常狀況下,現場施工應按照具體的混凝土澆筑養(yǎng)護的硬性時間規(guī)定,在澆筑施工結束后的12小時內采用合理、有效的養(yǎng)護手段,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濕氣固化及保溫是效果比較好的養(yǎng)護舉措,在混凝土澆筑養(yǎng)護的過程中將會受材料造成的影響與實際施工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因此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應當按照具體狀況來明確,應保持混凝土在具體養(yǎng)護環(huán)節(jié)有效地調節(jié)其溫度與濕度,進行精準地測量及記錄。
4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嚴重的裂縫問題。未來,可采取嚴格選擇原材料、強化質量控制、科學設計結構尺寸、打造高素質的建筑結構設計團隊、完成好混凝土的澆筑養(yǎng)護工作等措施以有效預防裂縫問題,從而加強建筑工程結構設計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姚萍,試論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的裂縫問題[J]城市建筑,2015(24):53-53.
[2]陳智才.關于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的裂縫問題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3):99-100.
[3]陳加輝.關于建筑結構設計中裂縫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8(0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