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
【摘要】:作為幼兒教育中所大力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游戲化教學模式在音樂活動中的應用能夠有效迎合幼兒的需求,在充分培養(yǎng)幼兒音樂興趣的同時,促進幼兒音樂能力的有效發(fā)展。因此,如何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引入游戲化教學模式就成為廣大教師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鑒于此,本研究從幼兒實際情況、興趣愛好著手,提出幾點游戲化教學模式應用于幼兒音樂活動的措施與建議,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幼兒園 音樂活動 游戲化教學模式
眾所周知,游戲作為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狀態(tài),其同時也是幼兒教育中一種至關重要的教育模式??v觀《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其均針對“游戲”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高度肯定,并提倡幼兒教育中引入游戲化教學模式【1】。音樂活動作為培養(yǎng)幼兒音樂興趣、發(fā)展幼兒藝術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其同樣需要遵從上述理念,利用游戲化教學模式來開展音樂活動,讓幼兒在獲得快樂的同時,真正認知、學習音樂這門藝術。因此,對幼兒音樂活動來說,引入游戲化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營造環(huán)境,激發(fā)音樂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教師,只有從幼兒興趣著手,才能夠有效保障游戲化教學模式在音樂活動中的應用效果。綜合參考幼兒的天性、性格特征,其極為容易在音樂活動中表現(xiàn)為拘謹、緊張的情緒,教師應當主動為幼兒營造自由、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讓幼兒敢于參與、敢于表現(xiàn),在參與的過程中,激發(fā)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2】。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實際生活經驗,營造生活化環(huán)境用生活化內容緩解幼兒緊張情緒的同時,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比如,在欣賞音樂《小毛巾》以前,教師展示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毛巾,幼兒能夠充分利用自身生活對毛巾的了解,理解歌詞所傳達的內容。另一方面,展示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在幼兒聽取《小毛巾》歌曲之后,教師則需要展示圖譜,讓幼兒理解歌曲對應的內容與結構,幫助幼兒學唱歌曲?!缎∶怼分饕y點表現(xiàn)為休止符方面的停頓,在引導幼兒學唱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幼兒用玩親親的游戲,在面對休止符的時候,用親親的動作來表現(xiàn)休止符。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幼兒采用親親的動作自然而然的理解休止符本身是不需要發(fā)音的,且在游戲的過程中有效掌握了節(jié)奏。如此,在自由、愉悅的教學氛圍中,音樂活動具有濃厚的趣味性,自然能夠激發(fā)幼兒對于音樂的興趣。
二、科學融合,促成音樂理解
全面發(fā)展幼兒聽覺表象是音樂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游戲化教學模式在音樂活動中的應用,需要聽覺表象與行動之間進行有效的整合。這就需要教師針對音樂、游戲進行科學的融合,讓幼兒在完成聽、表現(xiàn)以及掌握音樂的學習任務,從而有效提升學習的最終效果。具體來說,在組織游戲化音樂活動以前,教師需要綜合參考幼兒對應的年齡特征,科學合理的選擇游戲項目,使得音樂教育內容能夠合理的融入到游戲活動過程中來。反之,教師可以根據(jù)音樂教學的內容,進行游戲內容的設計,通過靈活的游戲方式,保障音樂活動的效果。比如,對于《扮家家》音樂教學,其能夠有效契合扮家家的游戲活動,扮家家本身是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教師進行有關道具的準備,讓幼兒根據(jù)歌曲中的內容來扮演當中的角色,展現(xiàn)生活中的場景,并跟隨歌曲來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此,幼兒在唱歌的過程中進行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歌曲的內容,不僅能夠充分了解歌曲中的場景,同時可以深入學習歌曲,實現(xiàn)聽歌、唱歌、歌曲場景再現(xiàn)的有效關聯(lián),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顯著提升。
三、規(guī)則開放,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游戲化教學模式在音樂活動中的應用需要通過生動的語言、創(chuàng)新的形體、優(yōu)美的韻律來進行主動的創(chuàng)造,讓幼兒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藝術享受。因此,對于游戲化音樂活動的設計,教師必須要注重規(guī)則的開放性,通過開放式的游戲化音樂活動,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比如,對于《汽車開來了》音樂教學,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往往都是千篇一律的游戲方式,即教師扮演駕駛員、幼兒扮演乘客,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處在被動的狀態(tài),顯然無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規(guī)則開放要求下,教師并不需要針對游戲內容進行過多限制,而是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利,幼兒游戲角色不僅僅局限于駕駛員、乘客,可以是汽車、紅綠燈、交警等,幼兒同樣能夠根據(jù)自身的角色進行歌曲的學習,且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以充分發(fā)揮,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合理評價,實現(xiàn)能力升華
科學合理的評價是有效保障各項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游戲化教學模式在音樂活動中的應用,教師在這個活動中應當扮演調節(jié)者的角色,在游戲化音樂活動過程中選擇合理的方式,給予適當?shù)狞c撥,相應的評價則是活動完成后的評價。對于活動的評價,教師應當通過以下兩個方面的途徑,進一步鞏固游戲化音樂活動的質量:一方面,評價要注重幼兒個性。在游戲化音樂活動中,幼兒是否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幼兒是否能夠主動進行演唱、表演?幼兒是否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參與游戲,創(chuàng)造一些新的游戲方法?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必然注重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征,多去了解幼兒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表現(xiàn),根據(jù)實際情況,針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肯定與表揚。另一方面,評價要注重幼兒作品展示。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多媒體,記錄幼兒游戲的過程,然后讓幼兒觀看自己參與音樂活動的具體情況,并且要及時給予幼兒相應的鼓勵與表揚,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心、重視,獲取成功的體驗。
綜上所述,游戲化教學模式作為音樂活動組織開展的重要途徑,其能夠有效迎合幼兒需求,保障音樂活動的效果。對幼兒教師來說,需要基于幼兒真實情況著手,針對游戲、音樂活動進行有效的整合,幫助幼兒更好的參與到游戲化音樂活動中來,為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紅姑.談游戲化情境創(chuàng)設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開展的有效途徑[J].才智,2019(09):17.
【2】彭珊珊.游戲教學,趣味橫生——試論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元素”的融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