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城市化水平逐漸提升,城鎮(zhèn)常駐人口城市化率已經(jīng)突破50%。與城市化水平提升相伴而生的則是各種不同類型的市政工程如雨后春筍般在各地涌現(xiàn),道路施工則是最為基本的市政工程。特別是當前,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私家車保有量的增加,都極大地提升了城市道路的通行壓力,加強道路施工也就成為最為基本的要求。
關鍵詞:市政工程;道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研究
1導言
城市化進程的速度過快,導致城鄉(xiāng)與區(qū)域間的差異進一步擴大,城市中心地區(qū)過于繁華,而邊緣城鄉(xiāng)建設停滯;光鮮之下,城市化進程過快,也導致了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住房緊張等情況,且這些情況都難以解決。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還難以滿足城市化發(fā)展需求,難以跟上資源、人口過度集中的步伐,市政工程建設還待進一步規(guī)范化、人性化,質(zhì)量上還需進一步提升。
2瀝青道路路面特性
瀝青是一種有機膠凝材料,在常溫條件下,主要以半固體、固體、粘稠液體這三種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它可以從天然當中獲取,也可以利用人工技術獲得,是一種高分子烴類。顏色主要呈現(xiàn)為黑褐色或黑色。它的黏結性、塑性、憎水性、耐腐蝕性、電絕緣性都非常良好。在土木工程當中,主要以防水、防潮、防滲材料的角色出現(xiàn)。并廣泛用于鋪筑道路,木材防腐以及金屬防銹等方面。
3瀝青路面施工鋪設以及技術的應用
3.1貫入式路面施工
所謂的貫入式瀝青路面,主要指的是在施工程序上先對路邊鋪設礫石并初步壓平,再應用瀝青混合物對路面進行封層,形成瀝青混合面層。一般施工技術要求路面厚度控制在4厘米到8厘米之間,乳化后的路面厚度要小于5厘米。在貫入式路面層上再進一步鋪設瀝青混合物,所形成的路面就是上拌下貫路面,上層厚度要控制在1.5厘米一下。這種路面施工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穩(wěn)定性高,石料之間的相互擠壓以及混合料的粘合作用促使路面具有極高的強度。
3.2鋪設質(zhì)量控制
3.2.1初次碾壓階段
初次碾壓是為了使混合物能夠達到穩(wěn)定程度,有利于后續(xù)的工作開展,利用攤鋪機以及熨平板進行初步操作即可達到壓實、穩(wěn)定的效果。在瀝青混合物剛攤鋪的情況下,趁其溫度還未消散,只需簡單碾壓即可壓實。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都選用雙輪震動碾壓機操作,行進的速度要均勻保持在每小時兩公里左右。
3.2.2二次碾壓階段
二次碾壓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混合物壓實,工作中的壓實度要滿足路面鋪設規(guī)定的有關要求,在瀝青混合物溫度控制良好的情況下進行二次碾壓,與此同時做好與初次碾壓間的配合工作。其混合物溫度應控制在120攝氏度以上,壓路機的重量要選用24噸以上的膠輪壓路機,一般情況下的碾壓次數(shù)要在4到6次。
3.2.3最終碾壓階段
最終碾壓階段的目的在于確保碾壓路面的完全平穩(wěn)、沒有缺陷,在這一階段需要在混合物還留有部分溫度時進行。一般情況下,所選用的壓路機為靜力壓路機,在二次碾壓作業(yè)結束后,立即進行最終碾壓作業(yè),啟動加熱裝置,將碾壓結束時的路面溫度控制在七十攝氏度以上,以達到最佳作業(yè)效果。
4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
4.1施工準備技術
從工程實踐表明,瀝青路面施工前應當采取試驗路的鋪筑:中粒式、細粒式瀝青混和料均作攤鋪試驗路段,以確定正式鋪筑的合理的松鋪系數(shù)、壓實遍數(shù)、機械組合、施工工藝及人員組合等,檢驗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作為下一步的施工依據(jù)。試驗路段完成后,編寫施工總結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查批準,然后按工程師批準的試驗路段的施工工藝,指導下步大量路段的鋪筑。
4.2控制好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應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來確定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嚴格做好熱拌瀝青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生產(chǎn)配合比試驗,確定最佳瀝青用量和礦料級配。采用馬歇爾設計方法設計混合料配合比最為適合。試拌并鋪筑試驗段,采用生產(chǎn)配合比進行。
4.3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1)要根據(jù)運輸距離、攪拌和混合場地的瀝青混合料產(chǎn)量、運輸路況等綜合因素來安排,協(xié)調(diào)好瀝青混合料的生產(chǎn)與運輸。2)運輸瀝青混合料的車輛狀況要良好,而且車廂要涂上一層防粘薄膜劑,做好車廂的清潔工作。3)運輸瀝青混合料的車輛的車廂要按要求安裝好篷布,避免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溫度變化過快,或者被雨淋等情況的發(fā)生。4)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質(zhì)量問題的瀝青混合料不能再用于瀝青路面,要及時地再進行生產(chǎn)。
4.4瀝青拌和施工技術
要保證瀝青混合料拌和的質(zhì)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首先,要將采購的各種集料進行分類堆放,在保證集料質(zhì)量的基礎之上,按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配料。其次,要掌握好瀝青準備階段的工作,然后進行加熱,從而保障瀝青出料時的溫度符合要求。再次,要注意控制好瀝青的加熱溫度,按照瀝青加熱溫度的相關標準進行控制,具體的要求是普通瀝青加熱溫度不能超過160℃,改性瀝青加熱溫度則不能夠超過190℃。在施工中,必須根據(jù)相關標準來考慮不同季節(jié)對瀝青拌和溫度的影響。最后,在瀝青混合料的拌和過程中,應該嚴格根據(jù)配料單進行,并且盡可能的保證集料鏟運方向與流動方向相垂直,保證拌和后的混合料不會出現(xiàn)花白、離析以及結塊的情形出現(xiàn),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技術要求。
4.5攤鋪施工控制技術
攤鋪前必須采取性能較好的機械,對于不同機械組合,盡量選取相同廠家出廠的攤鋪設備,盡可能選取相同型號的成套設備,加派技術人員明晰攤鋪設備的構造以及應用規(guī)程,結合實際的攤鋪現(xiàn)場能對攤鋪機械進行正確的施工。在攤鋪過程中,為控制碾壓溫度,必須控制攤鋪速度,一般控制在1.5m/min以上,但也不宜過快,如果過快則會導致混合料的均勻性,可能使表面出現(xiàn)拉鉤,在預壓過程中,達不到良好的效果。一般在上面層的攤鋪速度控制在3m/min以下,中間層和下層控制在4m/min以下。保證攤鋪過程連續(xù),盡量避免人工修整。
5結語
在市政道路建設過程當中,瀝青道路施工技術在其間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整個市政道路工程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建設都離不開瀝青道路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本文主要通過研究瀝青混合料在市政道路當中的應用為基礎,分別闡述在市政道路建設過程當中,瀝青道路施工技術當中的攤鋪技術,碾壓技術,接縫處理技術以及養(yǎng)護技術的實際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偉.市政工程瀝青路面面層的施工技術[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7(06):90.
[2]吳世敏.市政工程中瀝青路面施工技術[J].建設科技,2017(10):122-123.
[3]李祥.市政工程中瀝青路面施工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7(06):93-94.
(作者單位:重慶建工市政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