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
摘要:美術教育是我們推行初中素質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十分有效和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當前初中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創(chuàng)新,積極引導學生并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美術教育水平。所以,本文就是通過研究影響初中美術教學效果的一些問題,總結了一些初中美術教學中的經驗與方法,希望給各位老師帶來一些思路和啟發(fā)。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220-01
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的深入發(fā)展,初中美術的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學校、家長的關注。作為引導學生進入藝術領域的重要啟蒙教學,初中的美術類教育必須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實現初中美術教育的目標。因此,我們進行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就顯得十分具有意義。
1.目前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課程的設置問題。
初中美術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新課程標準中的重要要求,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前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依然還存有美術課程是副科這種教學觀念,認為美術教學相對于其他文化課程的教學來說無關緊要;導致大部分的美術教學流于形式,甚至出現將美術教學的計劃課時分配給其他科目的情況,這些現象制約了美術教學的發(fā)展和提高;若長期以往,不僅學生的美術課程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由于沒有系統(tǒng)的美術學習,必然造成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十分不利的影響。
1.2教學設施的問題。
從目前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學校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美術設施,教學設施的滯后甚至造成美術課程無法正式開展,更談不上固定的美術教室;其次,美術教師在進行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在固定的教室內進行,學生往往也只是通過簡單的臨摹來完成美術創(chuàng)作,當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動手操作時還需要學生自備材料,同時由于受到場地的限制導致教學無法順利開展,這些因素都對我們初中美術教學的正常開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2.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2.1注重教學形式,活躍課堂導入氛圍。
課堂教學的導入是課堂教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導入也是決定課堂教學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每一次的課程都有一個好的導入,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這堂課也就相當于成功了一半。為此,有必要采用各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引入的效果,調動起學生的內在動力,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首先可以引入有趣的語言或動作來激活課堂教學的氣氛,改善課堂氛圍,快速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鼓勵學生完成知識的構建。讓學生在觀察,想象,分析,摸索,總結和比較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操。
2.2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促進學習興趣。
我們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美術教學的有效性呢?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發(fā)現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開展美術學習,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境,把呆板的美術教學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更容易去接受和理解;其次,通過良好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加深了學生的美術體驗和感受,有助于學生對美術知識有更深層次理解和挖掘,同時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美術潛能;最終,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就可以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的感受到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
2.3注重學生的合作交流,促進良好互動。
初中的天性都比較爭強好勝。為了使美術課不再枯燥,教師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一些競賽類或協作類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主動自愿的參加競技活動。通過學生之間的競爭與合作,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同時,教師應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使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權和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為了激發(fā)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愿望,讓學生了解如何實現合作共贏,教師可以設計分工和協調的美術作業(yè),并要求學生通過合作與交流來完成,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的同時,教師必須遵循“群體內異質性,群體同質性”的分組原則,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群體,鼓勵群體明確劃分工作,相互學習,實現學生的合作。通過團隊取勝,學生可以理解團結的重要性,逐步加強學生的團隊工作能力。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們的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依靠素質教育的東風,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到美,欣賞到美,能創(chuàng)造美。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徐玲玲.初中美術教學策略初探[N].貴州民族報,2018-08-30(A03).
[2]陳冬燕.淺議如何實現初中美術現代化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8(27):142-143.
[3]武星.淺析興趣教學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25):166-167.
[4]常曉懿.淺談初中美術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8(14):129.
[5]諶英.思維導圖在初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1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