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的情境教學法,打破小學語文課堂中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束縛,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科目的自主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科學途徑。但據筆者觀察,當前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得不到科學解決,那么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效率只降不增,因此,本文首選分析了小學語文情境教學課堂的現狀及存在的若干問題,并針對性的給出相應解決策略,旨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誤區(qū);策略
一、引言
所謂情境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所描繪的情境,創(chuàng)設出形象鮮明的投影圖片,輔之生動的文學語言,或借助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境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仿佛置身其間,如臨其境;師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進行一種情境交融的教學活動。”
二、當前小學語文情境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淺析
1.課堂情境與教學內容相悖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通常會以某種動物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例如:“今天是可愛的小兔子來到了我們的課堂,跟我們一起學習,同學們歡迎小兔子嗎?”這種方法在教學初期確實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在授課過程中,筆者發(fā)現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基本都是一張小兔子照片配上本堂課知識點,動物圖片和課堂知識不存在直接關聯,顯得課堂情境十分牽強,在學習后期,學生幾乎學習熱情基本消耗殆盡。
2.課堂情境與學生生活背離
語文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初期階段,雖然做到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但是對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經歷缺乏深入了解,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有了一定的刻板印象。例如在筆者旁聽的某節(jié)語文課中,教師在講授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最讓筆者難以理解的是這位教師居然問堂下的小學生:“同學們,你們離開過自己的家鄉(xiāng)嗎?離開過家人嗎?理解詩人那種思鄉(xiāng)情懷嗎?”教師想要用這種超出小學生理解能力的問題來創(chuàng)建課堂情境,但是小學生年齡尚小,不存在離開家鄉(xiāng)的情況,這樣的問題提出后,堂下學生表情茫然,不知怎么回答。
3.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小學高年段的學生,較低年段學生而言,思想發(fā)育較為成熟,心理年齡也有了一定的增長,但是小學語文教師通常會忽略這一點,這種現象在小學高年段數見不鮮。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學生認為太幼稚,沒有主動參與和學習的興趣,課堂注意力渙散,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三、小學語文問題情境教學方法初探
1.充分運用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新課改工作日漸深入,一線語文教師與專家學者愈發(fā)關注課堂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關系。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在《坐井觀天》一課講授中,“……得很哪!”句式運用次數較多,充分展示了井底之蛙的各種心理活動,因此,我在課堂中讓學生用“……得很哪!”造句,“同學們舉手整齊得很哪!”“同學們的校服漂亮得很哪!”“我們的教室明亮得很哪!”讓學生充分運用自己生活中的素材來造句,快速理解并掌握該句式的運用方法,加了他們的知識內化過程,教學效果可人。
2.用課堂有效問題來創(chuàng)設情境
筆者在《自己去吧》這篇課文的講授過程中,首先在課堂播放了一段視頻動畫:夏日的清晨,鴨媽媽帶著小鴨子來河邊游玩,小鴨子看到清澈的湖水,瞬間有了想要下河戲水的念頭,礙于自己不會游泳,只能在河邊干著急。此時筆者拋出了課堂的第一個問題:“小鴨子是退縮還是勇往直前呢?媽媽會教他們游嗎?”問題問出之后,堂下的學生積極發(fā)言,有學生說鴨媽媽會教自己的孩子游泳,還有學生說鴨媽媽不會教他們游泳,會讓小鴨子自己下河摸索。這樣的課堂討論在鍛煉學生課堂發(fā)言膽量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思考、勇于質疑的良好習慣。
3.教師要善用故事來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教師要抓住小學生愛聽故事的這一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發(fā)言機會。筆者在講授一年上冊口語交際課“小白兔運南瓜”時,首先在課堂講授初期,首先向學生交代清楚課文背景,然后提出問題:南瓜這么大,小白兔可怎么把它搬回家呀?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小兔子呢?講到這里,我發(fā)現學生的小眼珠定定地看著我,示意我接著往下講。但是我并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小白兔是怎么把南瓜運回家的,而是讓學生接著我的故事自主思考,鼓勵學生上臺講故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們的表現十分積極主動,紛紛表示要上臺講故事,這不僅僅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思考問題的意識。
四、結束語
總之,情境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科學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涵。小學語文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時,要立足于學生實際,避開情境教學的雷區(qū),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科學的教學情境,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最大價值,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為其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小蓮.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7):227-227.
[2]季桂蘭.創(chuàng)設小情境,成就大課堂——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的運用[J].學子(理論版),2017(1):41.
作者簡介
劉沿凱(1982.04—),男,漢族,籍貫:重慶江津;工作單位:西藏昌都市丁青縣教育局教研室,一級教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