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花妍
摘 要 本文對現階段黃河上游流域梯級龍羊峽水電站至劉家峽水電站之間的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其涉及多業(yè)主應急聯動機制、工程管理及保護范圍、信息化建設、應急預案體系等方面。
關鍵詞 黃河上游;流域;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黃河上游流域陸續(xù)開發(fā)了多座水電站,形成了一定規(guī)模的梯級水電站群。2000年至2010年,黃河上游流域龍羊峽-劉家峽段水電站建設發(fā)展尤為迅速。社會的進步使安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風險可接受標準更嚴格,這對流域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對黃河上游流域龍羊峽水電站至劉家峽水電站(以下簡稱“龍劉段”)之間的梯級水電站的安全與應急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建議,以期為提高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能力拋磚引玉。
1龍劉段梯級水電站概況
黃河上游流域龍劉段已建成13座水電站,從上游到下游依次為龍羊峽、拉西瓦、尼那、李家峽、直崗拉卡、康揚、公伯峽、蘇只、黃豐、積石峽、大河家、炳靈、劉家峽水電站,并分別由5家業(yè)主進行管理,具體管理情況如下:
(1)黃河上游水電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管理龍羊峽、拉西瓦、李家峽、公伯峽、蘇只、積石峽水電站;
(2)青海省三江水電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尼那、康揚、黃豐、大河家水電站;
(3)甘肅電力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管理炳靈水電站;
(4)青海大唐國際直崗拉卡水電開發(fā)有限公司管理直崗拉卡水電站;
(5)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管理劉家峽水電站。
2現狀調研概述
本文對前述5家業(yè)主均選取了代表電站進行現場調研,共涉及10座水電站,包括:龍羊峽、拉西瓦、李家峽、尼那、直崗拉卡、康揚、黃豐、大河家、炳靈和劉家峽水電站?,F場調研采用座談會、實地察看、查閱資料等多種形式相結合[1]。
3龍劉段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存在的問題
通過現場調研,了解到龍劉段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龍劉段梯級水電站業(yè)主眾多,未形成多業(yè)主安全與應急聯動機制。目前,龍劉段各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模式多以電站自身為主要力量,并接受上級主管單位的領導。部分水電站與當地消防部門、醫(yī)療機構等外部機構建立合作,在必要時向地方政府請求支援。各家業(yè)主處于各自為政狀態(tài),缺乏應急聯動。
(2)水電站工程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不明確。部分水電站庫區(qū)存在旅游船只、撈沙船只、水產養(yǎng)殖網箱,給水電站庫區(qū)安全管理帶來隱患。庫區(qū)管理涉及旅游業(yè)、養(yǎng)殖業(yè)、海事、水政等部門,利益關系較為復雜,責任邊界不明晰。此外,部分水電站大壩對外交通,也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3)水電站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不利于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青海省境內的水電站均建立有水情測報系統(tǒng),并接入青海水情系統(tǒng),各電站通過該系統(tǒng)可了解上下游水電站的水情信息。甘肅省境內的炳靈水電站與劉家峽水電站均未建立水情測報系統(tǒng)。研究范圍內的少部分水電站之間施行水情共享,但方式相對傳統(tǒng),主要采用打電話的方式,緊急情況下預警和響應受人為因素影響大。
(4)水電站應急預案體系不夠完善。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發(fā)布的《水庫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編制大綱》、《水庫防洪預案編制導則(試行)》明確要求:在水庫防汛搶險預案、防洪預案中需進行潰壩洪水計算,根據計算成果提供潰壩洪水淹沒圖。根據調研了解到,黃河上游流域各梯級水電站的防洪、防汛應急預案普遍未進行潰壩洪水計算,未繪制潰壩洪水淹沒圖。此外,水電站應急預案與主管單位及政府應急預案銜接不緊密[2]。
4龍劉段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所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1)從政府層面建立多業(yè)主模式的流域安全與應急聯動機制。
建議政府建立多業(yè)主模式的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機制。根據現場調查情況了解到,黃河上游所有業(yè)主單位均認為有必要建立多業(yè)主模式的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機制,對流域進行統(tǒng)籌管理,且均有意愿參與到機制中,尤其規(guī)模相對較小的水電站,因其自身水庫、大壩的安全受上游大型水電站的約束較大。因此建立黃河上游流域多業(yè)主模式的安全與應急聯動機制成為迫切需求。
(2)政府相關部門明確劃分流域梯級水電站工程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
水電工程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的劃分標準尚未明確。工程管理范圍及保護范圍的劃分涉及水政、漁政、旅游業(yè)等多方的利益,需要相關政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劃分。
(3)加強黃河上游流域梯級水電站信息化建設,搭建黃河上游流域安全與應急綜合管理平臺。
建議建立流域安全與應急信息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實現流域各梯級水電站之間的涉及流域安全的信息共享,尤其是不同業(yè)主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打破不同業(yè)主單位之間以及青海、甘肅兩省之間的管理壁壘,使黃河上游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更加順暢、高效。
(4)從國家層面建立流域性應急預案體系,各梯級水電站完善應急預案。
在流域層面,我國尚缺乏流域應急預案編制規(guī)范及管理標準。建議國家研究、制定流域安全應急預案的編制規(guī)范及管理標準,制定流域各類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流域梯級水庫防洪聯合調度應急預案等,并建立流域多元、完整的救災物資儲備體系。我國也尚未制定水電行業(yè)的應急預案編制規(guī)范,建議國家研究、制定水電工程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編制規(guī)范,各梯級水電站依據規(guī)范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5結束語
現階段黃河上游流域龍劉段梯級水電站安全與應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超出了梯級水電站個體能力的范圍,需從政府層面加以解決,由政府來主導流域安與應急管理工作,水電站業(yè)主履行協(xié)同管理責任。唯有多方共同協(xié)作,方可提高流域安全與應急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杜德進.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應急管理芻議[J].大壩與安全,2015, (2):21-26.
[2] 吳武生,徐三元,陳國華.協(xié)同理論視角下安全監(jiān)管機制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4):15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