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起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市政工程的規(guī)模逐漸擴大,市政工程對于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城市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市政工程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對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促進作用,但是在現(xiàn)階段,市政工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對于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通病對于市政工程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本文主要從市政工程施工技術通病進行分析,找出處理這些問題的對策,希望可以推動市政工程的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技術通病;對策
市政工程是我國城市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城市基礎建設市政工程便捷了人們的生活,因此對于市政工程的質量更加重視。市政工程在發(fā)展中存在著一些通病,并且市政工程工作人員技術水平低,施工材料不符合標準,道路出現(xiàn)沉陷,交通堵塞等等問題都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因此要對市政工程質量加強重視,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希望可以對市政工程存在的通病進行改進,促進市政工程發(fā)展。
1市政工程施工技術通病
1.1測量標準存在差異
市政工程在進行施工之前要對施工現(xiàn)場的地形、地質等條件進行測量,方便后續(xù)的施工,保證施工的安全和質量。因此測量數(shù)據(jù)必須科學、有效,但是在實際的測量環(huán)節(jié)中往往流于形式,比較敷衍,對于測量的標準也沒有規(guī)范,測量數(shù)據(jù)存在偏差也沒有及時進行糾正,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影響工程質量。
1.2施工質量不合格
市政工程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不足,施工中缺乏專業(yè)知識,導致施工質量存在差異,同時施工人員對于質量缺乏重視,沒有足夠的質量意識對于質量監(jiān)管體制不健全。對于施工方的審查不夠嚴格,施工方缺少施工的資質,因此對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導致施工質量不符合標準,影響使用效果。
1.3質量監(jiān)管體系不健全
市政工程工作內容多,工程量大,施工較復雜,對于材料以及設備的使用較多,因此需要健全的管理體系。但是在實際工程中對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缺乏必要的質量監(jiān)管體系,因此管理不到位,部分市政單位制定了監(jiān)管體系但是在施工中并沒有得到貫徹落實,因此都是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加以改進。施工中設備準備不足也是通病之一,施工人員對于設備操作不規(guī)范,不僅造成測量的結果不準確同時對設備帶來損傷,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由于市政工程的資金有限,因此對于設備的使用往往只使用小型的設備,容易達不到質量要求,存在安全隱患。原材料也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如果過分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對于質量的要求,就會對原材料的選購壓低成本,造成原材料不合格,產生豆腐渣工程,投入使用后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形成橋梁裂縫,道路沉陷等等問題。
2市政工程施工技術通病改進方式
2.1加強對于市政工程的質量控制
市政工程的要想提高施工的質量,對于工程中施工人員的技術提升必不可少,施工人員要加強培訓,提高施工水平,學習專業(yè)知識,對于施工中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同時從思想上對施工人員進行教育,提升質量意識,將質量放到施工的重要位置。在招投標環(huán)節(jié),對于投標單位進行詳細的了解,了解施工單位的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根據(jù)以往施工的工程質量以及信譽度對施工單位進行綜合評價,同時對施工單位的對施工人員進行綜合考量,慎重選擇施工單位可以有效有效保證工程的質量,提高安全意識以及質量意識。對于施工質量的控制應該貫穿于施工的整個過程,施工前的準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施工后的竣工階段,都應該對質量進行嚴格把控,施工前的準備階段要對施工材料以及設備進行準備,施工材料要選擇質量符合標準的材料,選購過程中要全程監(jiān)管,保證材料進行合理的存放,保持干燥整潔。施工設備要加大投入力度,購買施工中所需的設備,對設備進行檢查和調試,防止施工中存在問題,同時操作人員應該按照流程進行操作,對涉筆進行定期的養(yǎng)護,確保測量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施工設計時設計人員要到現(xiàn)場進行實地勘察,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施工方案。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監(jiān)督,施工應該按照流程進行,一旦有不符合程序的施工現(xiàn)象應該予以制止,防止施工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對于施工材料比如混凝土、砂漿的運用中,要按規(guī)定配比進行攪拌。施工單位要對施工質量控制制定明確的目標,這樣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有效對質量加以把控。
2.2健全施工管理體系
施工單位以及相關部門應該針對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通病,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體系,相關部門應該進行監(jiān)督,提高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以及質量意識,建立健全責任制度,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工作人員,讓工作人員了解到自己的職責,做到權責一致,遇到存在的質量問題可以快速找到負責人進行解決。要對施工過程進行抽查,可以有效對施工單位進行督促,同時成立監(jiān)督小組與施工單位一起針對階段性的市政施工工作進行總結以及探討,針對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通病以及隱患進行討論,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施工單位中對于基層工作人員的建議要加強重視,基層工作人員對于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要比管理人員更加清楚,因此要與施工人員加強溝通,定期開會,讓基層工作人員進行發(fā)言,同時提供建議欄,開通建議渠道,對于工程的問題以及改進措施積極聽取意見并且改進。單位可以將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以及提出建議的人員在公司網絡上進行表揚,并且給予一定的獎勵,激發(fā)其他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在施工管理體系中要加強對于原材料的管理,將原材料所需型號、標準、數(shù)量、尺寸等等都進行記錄,在購買回的原材料要與記錄信息相一致。對于施工設備記錄型號、規(guī)格,施工前進行檢查,嚴格遵照施工標準,保證施工質量。
2.3加強施工中的動態(tài)管理
市政工程工程量較大,施工周期較長,施工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資源較多,施工較為復雜,因此對于施工的質量監(jiān)管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施工中加強動態(tài)管理,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施工中應該對施工設計方案加強重視,對于施工質量、施工周期、成本等都要與施工單位以及管理單位進行充分的溝通,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勘察,保證施工方案符合施工需求,同時在施工計劃中具備風險意識,將風險降低到可控的范圍內,減少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有效規(guī)避風險。要想在施工中具備完全之策應該施工前制定應急預案,預測施工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將應急方案進行規(guī)劃,一旦發(fā)生問題可以將影響降至最低。施工動態(tài)管理可以讓監(jiān)管人員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管理,促進技術人員在施工中保證施工技術的合理運用,進行工程質量的抽查,一旦不符合質量要求,要對施工單位要求限期整改,質量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后續(xù)的工作,推動工程的順利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對于人們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市政工程在發(fā)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通病有待解決,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可以促進市政工程更加完善,可以通過加強對于市政工程的質量控制提高工程質量,對管理體系進行完善,加強對于施工過程的監(jiān)督工作以及動態(tài)管理,通過制度的完善,質量的嚴格要求一定能夠將市政工程中的通病有效改善,促進市政工程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