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己亥年,俗稱“豬年”。自古以來,豬在中國人的家庭里代表著一定的經(jīng)濟地位,在漢字“家”中,寶蓋頭下的“豕”就是豬的形象;在《詩經(jīng)》中,“豕”就是“豬”。在人們的既定印象中,豬既憨厚可愛,又好吃蠢笨,它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本期專版,請跟隨編輯的視角,一同領(lǐng)略那些與“豬”有關(guān)的文化吧!
“豬”的別稱
在文獻中,“豬”字大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它較早的字形是“豬”,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時期,秦代《睡虎地竹簡》中就有此字。然而,古漢語里“豬”所表示的是今天的“小豬”,而“豕”字才表示“豬”的意思,而“豕”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是象形文字?!墩f文解字》中“豬”的解釋是“豕而三毛叢居者”,對“豕”的解釋為“彘(zhì)也”,所以,提到“豬”就不得不提及“彘”字?,F(xiàn)在大量的文章對這三字作了強烈的區(qū)分,可以得出“彘”的本義是被箭射中的野豬,后來轉(zhuǎn)指為一般的豬。此外,在文獻中,也用“豚”來表示小豬,如“雞豚狗彘”。而且,在不同的方言里,豬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如“豨(xī)”字,揚雄《方言》卷八:“豬,南楚謂之‘豨,關(guān)東西或謂之‘彘。”
除此之外,《說文解字·豕部》中記錄了與豬的年齡、性別相關(guān)的字?!柏j(ji?。焙汀柏^(b?。狈謩e表示公豬和母豬,這種對豬性別的識別,在農(nóng)村里依然保留著?!盎俊弊帧墩f文解字》解釋為:“用谷在圍欄中喂豬”,這和現(xiàn)代人喂豬的方式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在《豕部》中,還有對豬的年齡作區(qū)分的字,如“貕(xī)”表示三個月的豬,“豵(zōng)”表示六個月的豬,“豣(jiān)”表示三歲的豬。
上述字多為直接表達豬身份的字,而在古漢語里,豬還有其他有趣的別稱。又名“黑面郎”“黑爺”“烏金”“糟糠氏”等。據(jù)《朝野僉載》說,唐代洪州人養(yǎng)豬致富,稱豬為“烏金”。同樣,從“黑爺”的“爺”字,足見豬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那么,在先民的心中,豬有著怎樣的地位呢?在先秦很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豬被飼養(yǎng)的主要目的不是拿來食肉,而是用來祭祀。豬是一種生命力和生殖力極強的動物,人們用它來祭奠祖先正反映了心中的崇拜。在上古時代,豬是財富的象征,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部分。
“豬”為何排在十二生肖最后?
關(guān)于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有各種傳說。
有一種傳說是:天地成于子時,因其初成,沒有縫隙,里面的氣體跑不出來,物質(zhì)無法利用。老鼠是損耗器物的小獸,深夜是它最活躍的時刻。初成的天地被它一咬,密封著的氣體就漏了出來,物質(zhì)就可以利用了。因為老鼠能打開天地,子時就屬鼠。老鼠打開了天地,那么,誰來開辟無垠的大地呢?據(jù)說牛是最早耕耘大地的家畜,循序推理,丑時就屬牛了。傳說“人生于寅”,有生就有殺。殺人者,老虎也,“寅”字還可以解作敬畏,敬畏就是害怕,人又害怕老虎,所以寅時就屬虎了。早晨五六點鐘,太陽快要離開黑夜而進入黎明,但畢竟還是在“太陰”(即月球)控制的時間里,而月球中唯一的動物傳說就是“玉兔”,因此卯時也就屬兔了?!叭罩浴闭f,早上七八點鐘,正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這對莊稼來說是及時雨,所以辰時就屬龍了?!八脑轮浴闭f,春草至此深而茂,蛇利用春草來掩護其身體,而且據(jù)說在此時蛇不會在人走的路上出現(xiàn),這樣就更不會傷人了,所以巳時就屬蛇了。午時,陽氣到了極限,而陰氣剛欲產(chǎn)生,馬能行千里,但跑時腳不完全離地,所以是屬“陽”類動物,午時就屬馬。傳說未時的青草被羊吃了以后,草根的再生能力會愈來愈強,所以未時就屬羊。夜幕即將來臨,猿猴要叫了,“申”即“伸”字,猴子最喜歡伸臂跳躍,伸臂次數(shù)多了,就有“亂”和“橫行”的意思在內(nèi),申時就屬猴了。酉時正是月出之時,“月本坎體(坎,卦名??采峡蚕拢湎鬄樗铝燎宄稳缢?,而體內(nèi)含有“太陽金雞”的傳說,所以酉時就屬雞了。戌時是“夜”的開始,狗是守夜的家獸,其功莫大,戌時就屬狗了。晚上九十點鐘,天地最混沌之時,其中蘊藏著能養(yǎng)育萬物的機能,亥時是一段模模糊糊、含含混混的時刻,所以亥時就屬豬了。
關(guān)于“豬”的成語、俗語 你知多少?
在中文里,許多時候都用豬表示低下、笨拙的含義。文言文中也是如此,涉及豬的成語,一般“豬”字并不出現(xiàn),而以“彘”或“豕”替代。豬性莽撞,所以用“狼奔豕突”來形容莽撞蠻干的人。受人之恩而不懂回報的人,稱為“豕交獸畜”。
有關(guān)豬的成語最常用的應(yīng)該是“豬狗不如”,表示卑賤。此外像“一龍一豬”“贈豬施計”等成語,都表達了豬的地位低下,反映了人們對豬的鄙視態(tài)度。
“死豬不怕開水燙”是一句有關(guān)豬的使用率比較高的俗語,指已經(jīng)丟了面子的人,不怕再丟面子,潛臺詞有死皮賴臉的意思。
“槽內(nèi)無食豬拱豬”,比喻內(nèi)訌。還有歇后語“豬鼻子插蔥——裝象”,也表達一種自不量力的意思。
人們常用“抱一顆豬頭,還怕找不到廟門”,比喻有本事,不愁無處施展。與此語有聯(lián)系的另一句諺語則是“廟里豬頭,有主”,指某物已有歸屬。
豬養(yǎng)尊處優(yōu),但肥壯就被宰殺。所以有時名聲遠揚常給人帶來煩惱,這就是“人怕出名豬怕壯”。“過年的豬,早晚得殺”,比喻人要遭殃是遲早的事情,體現(xiàn)了人生的悲劇?!俺糌i頭,自有爛鼻子聞”,該語突出了壞人之間的臭味相投,也是成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形象闡釋。
『豬』姻緣
在我國民間,男婚女嫁與生肖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因為十二地支分別對應(yīng)五行,而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間有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所以生肖之間也有了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根據(jù)這些就推演出了十二生肖在婚姻上的禁忌關(guān)系,即所謂的“犯大相”。
民間流傳的所謂屬相相合者是:子與丑合——鼠與牛相合;寅與亥合——虎與豬合;巳與申合——蛇與猴合;卯與戌合——兔與狗合;辰與酉合——龍與雞合;午與未合——馬與羊合。
豬在人們心中是踏實、可愛、真誠、執(zhí)著的象征,雖然有時給人以好吃懶做的印象。根據(jù)五行說法,屬豬的人取名原則是:宜有“豆”“米”“魚”字,福祿雙收,名利永在;有“氵”“金”“玉”字,智勇雙全,精明公正,克己助人,溫和賢淑;有“山”“土”字,英俊才人,重義重信;有“月”“木”“禾”字,子孫興旺,環(huán)境良好;有“糸”“刀”“兒”“父”字等,不利健康或忌車怕水,不利家庭。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關(guān)于生肖“命理”“婚配”“取名”的種種說法,其實并無科學根據(jù),有的作為習俗被人樂道,有的則是宿命觀的表達。
“豬”習俗
民間過年,鄉(xiāng)間多宰豬,或自食,或與鄰里分食,俗稱“殺年豬”。舊時山東、山西等地還有“殺豬還愿”的風俗。天津、河北等地有“肥豬拱門”的節(jié)日飾物,為春節(jié)時門屋所貼窗花的一種,用黑色蠟光紙剪成,豬背上馱一聚寶盆,多貼于屋門的窗玻璃上,左右對貼肥豬窗花,以此表示招財進寶之意。
漢族民間有“牽豬?!钡墓?jié)日風俗,流行于貴州西山區(qū)。每年正月初一下午,由孩子用兩根繩子各拴一塊大、小石頭,左右兩手各拉一根繩,大石頭代表牛,小石頭代表豬,牽進牛棚、豬欄,口中不斷喊“我趕豬牽牛來了,趕豬牽牛來了!”寓意新的一年六畜興旺。
舊時漢民族民間有一種驅(qū)邪活動,叫“打母豬鬼”,流行于四川、重慶偏遠山區(qū)。凡遇家事不順利,人畜有疾病時,家中長者便設(shè)香案,以“打母豬鬼”來祭,向神靈許愿,以求驅(qū)邪。民間以為“打死一母豬鬼,驅(qū)除一個邪”。
漢族民間還有“吃燒豬”的婚姻風俗,流行于廣州等地。婚禮后,新娘返回父母家,必須以燒豬隨行,其豬肉多少視夫家經(jīng)濟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