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梅
【摘要】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chǔ),是小學生提高文學素養(yǎng)的最好途徑。近些年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閱讀成為小學語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也成為學校和社會關(guān)注的重點。但是由于小學生心理、智力發(fā)育還不成熟以及某些教育方式的偏差,導致整本書閱讀的工作沒有辦法進行下去。在此,筆者將就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狀問題和教學策略兩個方面來進行論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閱讀現(xiàn)狀;教學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電視網(wǎng)絡(luò)侵占了我們的生活,人們已經(jīng)進入快節(jié)奏的時代,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沖浪,閱讀和學習的空間一點點被擠壓,社會的閱讀量不斷下降。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教育部不斷深化改革,增強語文在日常學習中的比重,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從而提高綜合素養(yǎng),提高中華軟實力。針對此種情況,筆者認為,教育要從小做起,尤其是語文這種需要積累的科目,只有對孩子從小教育起,才能達到厚積薄發(fā)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加強小學語文整本書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為其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一、整本書閱讀現(xiàn)狀和問題
(一)小學生閱讀時間少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現(xiàn)今所有家長的呼聲,因此為了這個目的,大多數(shù)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報各種才藝班,比如圍棋班、書法班、小提琴班、鋼琴班等,學生每天游走于補習班,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業(yè)余興趣上面,導致閱讀的時間大幅減少。
(二)小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低
小孩子整體上還處于發(fā)育啟蒙期,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什么事情都想去嘗試。但是,由于整本書閱讀耗費時間比較長,且書本里的知識和描述的內(nèi)容又大都與現(xiàn)實生活脫節(jié),讀起來晦澀難懂,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他們讀書的難度。小學生耐性一般較低,如果所讀的整本書又不合心意,很可能增加他們心里面的逆反情緒,長久之下對整本書的閱讀興趣越來越淡薄。因此語文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整本書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適當?shù)剡x擇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目,比如低一些的年級可以先讀《綠野仙蹤》《愛麗絲夢游仙境》等這類有趣的、充滿奇妙幻想的書;等到他們大一些的時候可以嘗試著讀《小王子》《夜鶯與玫瑰》等更高一點的書,層層推進,既要考慮他們的心智發(fā)展問題,也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讓他們愛上閱讀,從而愛上語文。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對自我沒有很明確的認知,能夠驅(qū)動他們?nèi)プ鍪虑榈淖畲髣恿褪桥d趣。因此,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尤其關(guān)注學生的需求,并以此為著眼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堂是教師的主戰(zhàn)場,同時也是傳授學生學習方法最好的地方。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提前做好對書籍、作者、背景等內(nèi)容了解,然后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分析其寫作狀況,從而拓展更多的課外知識,在這之中提高他們讀書的欲望和興趣。比如,教師在選擇帶著學生閱讀《小王子》這本兒童讀物的時候,可以以那只被馴養(yǎng)的狐貍和嬌嫩的玫瑰花為切入點,和學生講解他們對友誼的純粹以及堅守,然后再慢慢地轉(zhuǎn)到小王子的天真、不諳世事,之后慢慢連接到當下現(xiàn)實,由此及彼,層層深入,在對文本進行略讀和講解之前就引起學生對整本書的興趣,這樣教師之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能夠很容易展開。
(二)教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千個人都一千個不同的閱讀方式。但是針對小學生而言,閱讀處于發(fā)展階段,最基本的還是要把基礎(chǔ)打牢,然后才能去發(fā)展適合自己的方式,不然會導致根基不牢,學問不到家。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指導學生以正確的方式進行閱讀,從而實現(xiàn)效率最大化。比如在閱讀的時候,教師要提前告知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要做哪些工作:遇到優(yōu)美的句子記得在下面劃線和摘抄下來,以后在寫作的時候可以當作自己積累的素材;另外文中可能有一些比較生疏的字詞,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也要記得記下來并在課后記得查閱詞典,畢竟閱讀的過程也就是提高自己的過程,千萬不要泛泛而讀,最后既浪費了時間,也沒有收獲到知識。最重要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教師要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隨時記下自己的感悟,不懂的地方也要隨時發(fā)問,這樣在后來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的時候才會有所思,有所感。
(三)培養(yǎng)質(zhì)疑精神
學生腦袋里總有十萬個為什么,這是他們思考的表現(xiàn)。作為語文老師,自然要培養(yǎng)他們的敢想、敢問的精神。在進行整本書閱讀的時候,開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遇到問題可以大膽地提問并且能夠和同學一起商討如何去解決。比如,在閱讀《誰偷了我的奶酪》這部書的時候,就可以一步步地引導他們思考為什么不同的人在面對困境的時候的想法不一樣?如果是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會選擇怎么樣?教師要不斷地激勵小學生,讓他們多加思考。
三、結(jié)語
整本書閱讀有利于提高小學生閱讀的連貫性,增強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另外,由于整本書閱讀需要耗費時間長,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有利于他們集中注意力,從中獲得美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杜立筠.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5):77.
[2]吳擢敬.談?wù)勑W高年級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J].新課程·上旬,2019(1):32.
[3]錢荃,周姮.小學高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研究綜述[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7(11):96~98.
[4]趙福樓.完善中小學語文閱讀體系——“整本書閱讀”倒逼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J].語文教學通訊·A刊,2017(9):23~26.
[5]羅春梅,陳恩湖.探析小學語文單元整組·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5):73.
[6]袁橋玉.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將閱讀與積累落到實處[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3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