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月秋
摘要:高中地理知識相對復雜抽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會存在著很多困惑與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工作,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學習與掌握,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采用高效靈活的教學方法,要將地理知識直觀、趣味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地理教學更加現(xiàn)代化、信息化與高效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地理
引言:多媒體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在帶來了一些優(yōu)勢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如果教師與學生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將會導致課堂教學流于形式與表面。因此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來高效靈活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快地理教學工作的改革步伐。
一、教具模型的構建
高中地理的知識較為抽象、復雜、繁瑣,學生很難直觀形象的了解與掌握。因此在高中地理的課堂教學中,就要適當?shù)慕柚叹吣P?,來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全面的掌握地理知識,通過多個角度去展開學習、分析、思考與研究。教具模型屬于較為立體的、詳細的教學資源,可以彌補圖片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形成一個立體、實際的概念與印象,輕松了解各種知識點。比如地球儀就是一個非常實用與常見的教具模型,可以幫助學生直觀的了解到地球上的各個國家與地區(qū)的分布、經(jīng)緯度的劃分、各種地形地貌等[1]。但是地球儀所涵蓋的知識有限,無法在所有的教學中都高效使用。因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中的3D打印技術與全息投影技術,將更多的地理知識直觀、立體、形象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從各個角度、各個方位去了解地理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授《地球的圈層結構》時,就可以借助3D打印技術,將地球內(nèi)部構造示意圖的細節(jié)知識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全方位的了解、分析,通過觀察學會如何劃分地球內(nèi)部結構,并且展開總結與記憶。
二、微課視頻的制作
將多媒體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價值與優(yōu)勢,為學生帶來更加生動、形象、趣味的課堂活動。多媒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獲取知識的途徑較多,知識面較廣,速度較為便捷,呈現(xiàn)方式較為直觀、新穎與趣味,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制作,將地理知識濃縮為五到十分鐘的視頻,將重點知識整合優(yōu)化,將難點知識拆分簡化,將教學目標明確細化,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了解教學內(nèi)容。在一邊觀賞中,還可以幫助學生找出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將其圈畫出來。教師在針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堂上通過微課視頻的播放,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快速掌握知識,展開個性化學習,加深對地理知識的印象與理解。教師在微課視頻的制作中,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學習情況,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搜集、整理、歸納豐富、靈活、高效的教學內(nèi)容,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縮短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氣壓帶與風帶》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視頻的制作。如:知識目標為:掌握大氣環(huán)流的概念以及三圈環(huán)流的形成原理,全球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分布規(guī)律等;技能目標為:通過實例的分析掌握氣候的五大因素,能夠比較分析不同區(qū)域的氣候特征;教學重難點為氣壓帶與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季風對大陸東岸的影響等。
三、3S技術的應用
3S技術,就是指地理信息系統(tǒng)、全球定位系統(tǒng)、遙感技術,這些技術已經(jīng)廣泛的應用在各個行業(yè)與領域中,為社會發(fā)展、國家建設帶來了非常大的價值與作用[2]。隨著教育事業(yè)的全面改革,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先進的技術應用在教學工作中,幫助學生展開高效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且能夠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與潮流,快速適應將來的社會發(fā)展。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先為學生講解3S的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對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能夠初步掌握其功能與價值,樹立不斷進取的科學觀念與思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3S技術的學習應用中。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遙感圖片和定位圖片展開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加直觀、深刻的了解到地理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將更多實際生活中的遙感圖片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辨識與分析。接下來教師可以通過地形圖的出示,讓學生用不同的色彩去描繪遙感圖像,提高自身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力,對地理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
四、VR技術的應用
VR技術,已經(jīng)在當今社會發(fā)展中并不陌生,并且廣泛的應用在各行各業(yè)中。VR技術,是虛擬與現(xiàn)實的結合體[3]。將其應用到教學工作中,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全身感官,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各種缺陷,讓學生進入到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去觸摸、去體驗、去感受、去思考、去探究,讓概念知識更加真實化。在多媒體的背景下,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真實的VR教室,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地理知識與事物,形成一個較為完整、形象的感知空間,更好的理解、掌握與應用地理知識。
結語:綜上所述,將多媒體應用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能力,還促使學生獲得了全面發(fā)展。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就要通過教具模型的構建、微課視頻的制作、3S技術的應用、VR技術的應用等,將多媒體高效靈活的應用在教學活動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瓦麗娜.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9,(21):294.
[2]胡山丹.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42):159.
[3]陳開塔.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