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丹
【摘 要】桂枝、肉桂屬于臨床上常見的兩味中藥。二者屬于同株植物,但其藥性以及化學成分存在一定差異,在臨床使用中存在顯著差異。本次研究針對桂枝、肉桂二者的化學成分進行實驗研究,為臨床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
【關(guān)鍵詞】桂枝;肉桂;化學成分
【中圖分類號】R28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1-0171-02
桂樹屬于樟科植物的一種,肉桂、桂枝均屬于桂樹的產(chǎn)物,桂樹皮去除外層皮栓后的樹干皮即為肉桂;而桂樹嫩枝即為桂枝[1]。從中醫(yī)角度而言,二者雖藥性存在一定差異,但二者均可作為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等癥,針對有寒血滯、陰虛患者均有良好的散寒止痛效果。但二者的化學成分是否存在差異?在臨床用藥上可否替代?本次實驗針對二者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現(xiàn)有如下報道。
1 材料與方法
1.1桂通、桂枝折光率差異
1.1.1實驗材料
肉桂:臨床上用藥肉桂均為經(jīng)加工后的桂樹樹皮,規(guī)格較多,桂通、板桂、企邊桂等均為市面上常見的肉桂。本次實驗中所用肉桂為桂通,和桂枝購于同一中藥公司。
桂枝:桂樹木質(zhì)心嫩枝。
1.1.2實驗儀器:
阿倍折射儀
1.1.3實驗方法
對桂通、桂枝揮發(fā)油進行提取。主要方式為①將桂通外層的栓皮去除后進行研磨,研磨成粗粉狀態(tài)后運用紗布進行包裹。②將1Kg桂通粗粉包裹放置提取容器中,加入8Kg的清水開始蒸餾。③蒸餾至揮發(fā)油含量穩(wěn)定(蒸餾時間>12h),最終得油率0.6%(6.0ml)。桂枝提取方式同上,得油率0.35%(3.5ml)。④運用阿倍折射儀在室溫狀態(tài)下(20攝氏度)進行檢測[2]。
1.1.4測定結(jié)果
經(jīng)三次測定后,二者的折光率無顯著差異,詳見表1.
1.2桂通、桂枝化學成分差異
1.2.1實驗儀器
漏斗、冷凝管、PH試紙、燒瓶(圓底)、95%乙醇。
1.2.2實驗方法
①制備乙醇提取液:分別取桂通、桂枝粉末各6g混合50ml乙醇(95%)后進回流,經(jīng)1h水浴回流后取得提取液。②制備水浸提取液:分別取桂通、桂枝粉末各6g混合50ml蒸餾水后進行加熱,加熱溫度保持在50~60攝氏度之間,加熱1h后對剩余混合溶液進行過濾取得提取液。③制備石油醚提取液:分別取桂通、桂枝粉末各1g混合10ml石油醚,將混合溶液在室溫狀態(tài)下放置3~4h后進行過濾,待石油醚揮盡后得到提取液[3]。
1.2.3測定結(jié)果
經(jīng)測定后,二者均含有有機酸、酚類、香豆、糖、多糖、內(nèi)脂以及生物堿等。二者化學成分基本相同,詳見表2.
1.3桂通、桂枝醛含量差異
1.3.1實驗儀器
氯仿、容量瓶(50ml)、石油醚、掃描儀等。
1.3.2實驗方法
在105攝氏度條件下將硅膠G進行1h的活化并展開,將醋酸乙酯和石油醚以1:9的比例作為展開劑將其以12era展距展開后進行掃描。
1.3.3測定結(jié)果
經(jīng)測定后,桂通中醛含量在3.37%,顯著高于桂枝0.858%,詳見表3.
2 討論
從中醫(yī)臨床角度而言,桂枝和桂通二者在鎮(zhèn)痛和止血方面均具有顯著療效,二者均含有桂皮醛成分,其中桂皮醛的主要作用在于解熱。鎮(zhèn)痛。桂皮醛主要存在于桂枝和桂通中的揮發(fā)油成分中,而從本次實驗結(jié)果來看,二者中均含有揮發(fā)油。但臨床對于桂枝和桂通的用藥習慣為水煎服,因此本次實驗在進行桂皮醛含量測定時,均對二者水煎液中的含量進行實驗,實驗結(jié)果提示桂皮、桂通二者水煎液中桂皮醛含量較為相似[4]。這表明了二者之間具備相似的化學成分的結(jié)論支持二者解熱、鎮(zhèn)痛作用無顯著差異。
肉桂、桂枝均性辛、甘,其性狀無顯著差異。但藥物的性能和性狀無顯著聯(lián)系,屬于藥理學中截然不同的概念?,F(xiàn)代藥理學實驗證實,肉桂歸于心、肝、腎、脾經(jīng),在治療腹痛虛寒、痛經(jīng)吐瀉中具有良好療效,可有效散寒補虛、通經(jīng)脈、行血氣。除此之外,肉桂屬于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和附子、枸杞等藥物合用對夜尿頻多、腎陽不足患者均有良好療效。配合鹿角膠、炮姜、麻黃等,對血滯陽虛患者療效較佳。
桂枝則歸于心、肺、膀胱經(jīng),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可解肌通脈、發(fā)汗化氣。在臨床上配合不同藥物常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血寒閉經(jīng)、心悸等癥。例如配合甘草、芍藥等藥物,對于風寒有汗患者臨床療效較佳。在《金匱要略》中提出,枳實薤白桂枝湯中配合和薤白、枳實等藥物,可化瘀止痛。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也有過相關(guān)記載,將桂枝和附子同用,配合其他藥物成附子桂枝湯,可有效改善關(guān)節(jié)疼痛、起到祛風止痛效果[5]。除此之外,桂枝可通血脈、具有助心陽、止悸動之效,臨床上常運用桂枝加桂湯降逆助陽。
本次研究對肉桂和桂枝的化學成分、醛含量以及折光率等進行測定,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二者在折光率和化學成分上無顯著差異,但桂通的醛含量則顯著高于桂枝。表明藥物的作用應(yīng)從臨床實際應(yīng)用中得到答案,而桂枝、肉桂在溫里方和解表方中哪一味藥物療效更佳,則需要大量的實驗研究證實。
參考文獻
[1] 楊羽君,鄂秀輝.HPLC法測定不同外觀形態(tài)的桂枝中肉桂酸的含量[J].天津藥學,2019,31(01):4-8.
[2] 夏天衛(wèi),周國威,姚晨,張超,蔣青,沈計榮.桂枝及肉桂治痹的中醫(yī)認識與現(xiàn)代藥學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9,25(06):218-226.
[3] 劉浩.中藥桂枝與肉桂的成分及藥理作用比較[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8):19398-19399.
[4] 劉永好,嚴妲妲,魯萍,羅捷華.近紅外光譜法測定桂枝藥材中肉桂酸與桂皮醛的含量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17,33(05):85-88.
[5] 石婷婷,陳翠微,吳鑫,曹崗,蔡寶昌.桂枝和肉桂混合揮發(fā)油的包合工藝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31(02):7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