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少琨
摘 要:興趣作為決定學生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提升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對語文知識剛興趣,從而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體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優(yōu)化教學流程設計,確保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及理念,轉變學生以往被動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基于此,本文將分析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應用
前言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如何提升教學質量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具有積極作用,從而實現(xiàn)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師生交流互動予以高度關注,給予學生科學合理的引導,從而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品質。
一、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增強學生自學意識
伴隨和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期間,教師要予以學生科學有效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分析和研究的過程中,增進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或生字詞,教師可以予以學生恰當指導,例如,讓學生通過查閱字典認識生字詞,或尋求老師同學的幫助。通過優(yōu)化教師指導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從中獲得滿足感,從而領略到學習的趣味性,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目標。
二、完善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改革持續(xù)深入的當下,教師必須注重和諧友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立足實際,合理規(guī)劃教學流程,確保教學方案的可行性,并細致觀察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的表現(xiàn)及能力,確保教學活動設計的針對性,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并采取適宜的激勵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師生關系作為影響學生學習態(tài)度的重要因素,以和諧友好的師生交流互動為前提,有利于增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梳理學習思路。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對學生學習進度及理解情況予以高度重視,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引導方式,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譬如,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閃光點,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秉承由淺入深的原則,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確保課堂導入的趣味性,優(yōu)化教學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屬于其中極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關系到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對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予以高度重視,在深入分析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導入方式。為確保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立足于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及身心發(fā)展特點,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故事或問題,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圍繞著具體問題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學習《奇怪的石頭》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給學生展示有關李四光的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喚起學生對李四光事跡的好奇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從而實現(xiàn)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目標。
四、科學運用多媒體設施,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在互聯(lián)網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下,多媒體設施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科學利用多媒體設施,將教材內抽象內容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種方式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增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為有效發(fā)揮多媒體在教學活動中的價值,教師要在全面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優(yōu)化教學課件設計,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喚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課堂活動中。對于學生存在理解障礙的地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展示,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此外,在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展示學生需要自主學習的內容及問題,科學利用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
五、靈活運用繪畫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為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立足于教學內容,將繪畫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其中,讓學生圍繞著教材內容,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對應畫面創(chuàng)作。學生在繪畫的過程中,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回憶和加工,此種方式有助于增加復習鞏固的趣味性,還能夠增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加深印象,從而起到寓教于樂的目標,切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譬如,在帶領學生熟讀古詩詞后,需要講解古詩詞的內涵,讓學生明確詩詞的寓意和情感。在完成這部分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基于古詩詞繪畫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依據自己的理解完成獨立創(chuàng)作,此舉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為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需要上交自己的繪畫作品,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予以客觀評價,并將優(yōu)秀作品在班級內展示,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致力于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將具有趣味性的游戲靈活運用其中,秉承寓教于樂的原則,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總結
小學語文教學階段作為學生夯實基礎的關鍵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及效率。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開展趣味課堂建設,貫徹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略到其中樂趣,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標,對師生交流互動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李純.激情寫作——淺析興趣教學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0):160.
[2]王利國.以興趣激發(fā)動力——淺析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學周刊,2018(24):134-135.
[3]王森.書山有路“樂”為徑,學海無涯“趣”作舟——談小學語文教育的興趣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