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摘 ?要:隨著全球教育的發(fā)展,我國教育也正從課本知識之上轉變?yōu)樽⒅厝轿坏陌l(fā)展,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指導新課改的引擎與指導方向。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主要學科,理所應當地要順應這種新課改后的教育發(fā)展趨勢,也應該做到教育、課程、教學目標的“三位一體”,并將全方位的教學內容添加到語文教學當中。本論文就“核心素養(yǎng)”作為初中語文課改“再出發(fā)”的引擎進行討論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課改策略
隨著全球教育的發(fā)展,我國教育也正從課本知識之上轉變?yōu)樽⒅厝轿坏陌l(fā)展,為了響應新課改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指導新課改的引擎與指導方向。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主要學科,理所應當地要順應這種新課改后的教育發(fā)展趨勢,也應該做到教育和課程、教學目標“三位一體”,并且要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容添加到語文的相關教學中去。語文這門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不僅是知識技能與學習動機、態(tài)度、興趣的疊加,而且是在重視運用知識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提高思考與表達能力。在初中語文課改再次起航的狀況下,“核心素養(yǎng)”成為了一個明確的指導方向。
一、“核心素養(yǎng)”標準定位的課改目標
(一)發(fā)展與提升思維、思考能力
教師的具體教學實踐過程的目的應該在于將課程的重點給學生,在給學生安排任務時,多讓學生團結協(xié)作,通過學生之間互相合作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其次是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按照學生的想法來創(chuàng)新學習,通過給學生自由性、讓學生自己多思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是教師在教學中多注重自己的指導身份,多引導學生在難題面前勇往直前,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fā)展思維,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授業(yè)解惑的能力,來讓學生鍛煉思維,引起更大的學習興趣;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并培養(yǎng)其集體協(xié)作精神,為學生思維空間的擴展還有協(xié)作素養(yǎng)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基礎條件。
(二)提高和完善語言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在學生的學習時代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口語表達能力也是新課標改革的重點關注內容,教師們應該在課堂中給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一定的空間,讓學生多向同學和老師展示自我。對于一些積極、活躍的學生,教師應在課堂上多給他們發(fā)言、討論的機會,并在它們發(fā)言的過程中給予一定指導性的建議,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內向靦腆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重視這部分學生的問題,多讓他們展現(xiàn),多鼓勵這一部分學生讓他們首先大膽地表達,在他們已經可以放得開的時候再對它們進行表達能力和技巧的糾正。同時,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設計的時候進行一些口語鍛煉的設計,以此來將語言的語境、意境和語言的正確性、欣賞性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提高審美鑒賞與實踐應用能力
課改需要核心素養(yǎng)來驅動,有一部分原因也來源于審美鑒賞。首先,審美鑒賞更偏向于感性,在情感方面更容易觸動學生,通過對一些美文進行鑒賞,學生可以學習品讀課文的技巧并提高鑒賞能力。其次,審美鑒賞也能促進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不僅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也能在輕松的氛圍里將教學深入拓展,并且情感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升華。最后,語文的審美中更容易讓學生帶起主觀色彩,也更容易催化學生對審美鑒賞的判斷與實踐的動力。在教學過程發(fā)展出多種互動與活動,那么這個語文的課堂教學就是審美鑒賞與綜合實踐的完美結合。
(四)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語文這門課程是代表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課程,也是給中華學子學習中華文化和歷史的很重要的途徑和機會,語文的教學與學習相當于是炎黃子孫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近幾年的教學改革中,語文學習的比重越來越大,但是難免有很多學生認為只要會說中國話就行了,因此針對這種不對的思想要在批判的學習中吸收古典文學等中華文化知識,在語文學習中提高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這不僅僅是學習上的理解與表達,更關系著以后生活與工作中的理解與表達。在致力于學生獲得理解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中華文化的發(fā)展,最終達到對本國文化的傳承和對國際文化的理解。
二、“核心素養(yǎng)”引入語文課改的內容
(一)將“核心素養(yǎng)”引入教育目的內容
現(xiàn)階段教學“核心素養(yǎng)”作為新課改的引擎,應該在全民綜合素質共同發(fā)展的階段,在知識并不僅僅是教育核心的時期,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作為目前教育的一大重點,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育學生的一大重要目標。將“核心素養(yǎng)”設置成教育目標,應該糾正“重視智育輕視德育”的觀點,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在語文學科中的核心素養(yǎng)更要把握住最關鍵的時期,在教學中多將知識與德育結合,培養(yǎng)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從課程目標中挖掘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
在新課標中,“核心素養(yǎng)”是其中的一大重要概念。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讓學生從小樹立積極向上的品質與生活態(tài)度,同時也從小樹立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自身的自覺性。拋開這些不講,語文學科內容的“核心素養(yǎng)”還可以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以后要想在社會中生存和發(fā)展,就不僅要有能力,更要學會共處、學會適應,要有可以解決問題和溝通的能力,這都是由“核心素養(yǎng)”可以達到的。語文課改中引入“核心素養(yǎng)”的因素才是課改中的關鍵所在。
(三)在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師應該在平時教學中就開始從點滴做起,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語文教學更為重要。在閱讀中注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性格;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韻律和嚴謹的思維;在課堂互動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團結合作的精神等。語文教學課堂應該從以前的“灌輸式”課堂轉變得更加開放,更加活躍,在一種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感染學生,提升學生的人文綜合素養(yǎng),最終讓核心素養(yǎng)在新課改中起到引航標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蓉.素養(yǎng)導向課堂優(yōu)質提問教學實踐初論[J/OL].英語廣場,2019(11):148-150[2019-10-26].https://doi.org/10.16723/j.cnki. yygc.2019.11.078.
[2]彭瑩,羅浩波.“核心素養(yǎng)”是語文課改“再出發(fā)”的引擎[J].教學與管理,2017(12):77-80.
[3]柴葳,劉博智. 六大素養(yǎng)樹立學生成長“標桿”[N]. 人民日報,2016- 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