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绷己玫膶W習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yǎng)成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學生;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2-0071-01
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绷己玫膶W習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而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yǎng)成的,我覺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那么語文教學中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我就結合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我的做法。
1.家校配合,共同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說小時候形成的習慣和天生的一樣牢固。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辈ハ乱环N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可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習慣成自然,為此每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我首先要做的是:和家長進行溝通。
和家長進行溝通的方式有多種:對于上課認真,習慣較好的學生,我多數(shù)選擇的是電話溝通;對于逆反心理較強烈的我采取家訪的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對于單親家庭及極特殊的孩子我則先與孩子溝通后帶著孩子與家長共同溝通……每次溝通之前,我都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擬好溝通提綱,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有目的的,多種形式的與家長溝通,既了解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手段,溺愛程度,期望值……。同時也了解了孩子的三觀,據(jù)此和家長達成一致,共同致力于對孩子的教育。
由于家校聯(lián)合,共同制定目標,共同致力于學生生活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特別是發(fā)現(xiàn)問題,老師和家長及時溝通,及時督促為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了先決條件。
比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家長要求他回家后必須先做完作業(yè)后才可以玩,他每次到家后都會對家長說:老師沒留作業(yè)或者在學校已經(jīng)寫完了,或者為了蒙騙家長,讓附近的同學作證……到校之后常找些作業(yè)落家了等理由。為了讓該生改掉說謊的壞毛病,養(yǎng)成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我每天放學前都把作業(yè)發(fā)給家長,家長每天都要按照我所給的作業(yè)單陪孩子完成作業(yè)簽字后把作業(yè)再發(fā)給我這樣堅持了一年后,這名學生基本改掉了說謊和不完成作業(yè)的壞習慣,成績提高幅度很大。由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該生自信心增強,把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成為了具有激勵帶動作用的典范。
2.一分鐘記憶的習慣
我們都知道: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yǎng)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與學生是否有良好學習習慣有關。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一分鐘記憶的習慣,我讓學生專門準備了一個一分鐘記憶本,每節(jié)課前都要規(guī)矩的放在課桌的左上角,及時準確地把記憶內(nèi)容記在本上,每天新授課之前我都習慣性的安排一分鐘記憶檢查,檢查的結果有的由小組互查,有時我親自檢查,對于記憶不扎實的地方,自動反復記憶。
一分鐘記憶,讓學生注意力長時間高度集中,使大腦細胞處于高度活躍的最佳學習狀態(tài),上課溜號現(xiàn)象越來越少,一分鐘記憶習慣的養(yǎng)成,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均能夠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3.一分鐘誦讀的習慣
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每節(jié)課預備鈴打響之后,科代表都會起一些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既陶冶了情操,又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更主要的是誦讀過程中好帶差,既增強了學生的語感,又提高了學生的誦讀能力。
4.講究方法,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育其實很美》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最好的教育就是用50種方法教育一個學生,最糟糕的教育就是用一種方法教育50個學生”。的確呀,最有效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環(huán)境的不同,生活習慣自然也不同,如果我們千篇一律的采取同一種教育手段,肯定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長期的教學實踐告訴我: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我教的學生中有一個孩子,在他兩歲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他跟年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對他很溺愛,他有一個凡事拖拉,超慢的壞習慣,從來都是A時間做B事,為了讓她改變這一習慣,我采用了限定時間做事法,也就是別人十分鐘完成的事他最開始可以15分鐘完成,如果提前我就會適時表揚,如果完不成我盡量不批評,幫她分析原因,盡量去做……由于長期的堅持加之在不斷的成功中這名學生增強了自信心!好習慣逐漸養(yǎng)成。成績突飛猛進!她的改變也激勵帶動著別的同學。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總有學生問我:老師我還差在哪?趕、幫、超養(yǎng)成好習慣的風氣在班級蔚然成風。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任重而道遠,堅持就是勝利,只要我們目標明確,與家長達成共識,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并配之以行之有效的方法就一定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可欽.教育其實很美,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12月.
作者簡介:陳希,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